日本産業空洞化論不攻自破  

    日本經産省今年2月公佈了一項關於日本企業向海外轉移生産的調查報告。其結果顯示,平均每7家製造業企業中有1家在過去數年間向海外轉移生産,轉移的地區近80%在亞洲,其中40%的企業選擇了中國。近兩年來,日本國內總有一部分人大喊大叫,認為日本企業向中國等海外轉移生産,造成了日本國內産業空洞化,導致失業增加等諸多社會問題。然而,這項調查的結果卻讓此類歪理不攻自破。

    該項調查採用抽樣方式,從製造業中選擇了有實力的700家企業,其中在過去已實施海外轉移或準備實施轉移的企業約100家,佔日本製造業企業總數的14.28%。這些企業轉移生産的目標地集中在中國、泰國、台灣等亞洲國家和地區,約佔總體的80%。這些企業在海外生産的産品中,有43%是銷往對象國和地區市場和所在地區。調查結果還表明,日本企業向海外轉移生産,佔80%的是勞動密集型的組裝和加工業;另一部分是子公司或零部件生産廠家,為在當地進行組裝加工的母公司或為相關客戶提供配套産品和散裝零部件。日本的研究開發部門向亞洲地區轉移的幾乎沒有。

    日本部分企業向海外轉移部分生産,是日本經濟結構調整,特別是為實現産業的升級換代所必須經歷的過程。日本企業所真正要做的,是加快這種國際産業分工,儘快完成産業升級換代的過程。專家還強調指出,日本企業之所以加快海外轉移,主因是日本長期形成的高生産成本體制和複雜封閉的國內流通市場(流通成本也較高)。此外,日本産業的升級換代已幾乎被拖延了整10年,導致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急速下降。企業要生存和發展,只有追求更有利的海外投資環境。可以看出,日本國內不利的競爭環境導致了部分日本企業向海外尤其是中國轉移生産,這種轉移只不過是一種産業結構的調整,其結果並非所謂的“空洞化”,相反,倒是相關日本企業的腰包越來越厚實了。

    日本經産省直屬的日本貿易振興會去年做過一項調查顯示:在中國的日本三資企業的6~7成為盈利,2成左右是收支平衡,1成多為赤字或撤退。同是貿易振興會的調查,在2000年的中國對日出口中,有60%左右是日資在華企業的返銷産品。經産省的調查和貿易振興會的調查説明,不是中國低價格産品威脅了日本,造成了日本的物價下降,而是日本企業既賺了在中國低成本生産的錢,又賺了返銷産品在日本高消費市場的錢。在這種情況下,還有那麼一些政治家和知名經濟團體負責人,居然對日本企業這種按經濟規律辦事的生存發展之道説三道四,的確令人費解。

    此次調查還顯示,日本海外企業的産品68%銷往海外市場,只有32%的産品返銷日本。這説明,日本企業海外轉移的目的還是在於擴大日本企業的出口,佔領國外市場。日本所説的進口增加,衝擊日本國內市場,完全是為實行貿易保護主義找藉口。這對已加入世貿組織40多年,享受自由貿易恩惠最大的國家日本來説,是非常不合時宜的。

    正如有的日本經濟專家所指出的那樣,目前日本和中國的經濟關係,正處於與20世紀80年代日本和美國的經濟關係非常相似的時期。中日經濟關係有著很強的互補性和互利性,但在局部或個別領域,雙方存在一些競爭,也是市場原理下的正常現象。中日在投資、生産、市場以及服務貿易方面開展廣泛的合作,不僅有助於日本企業渡過難關,而且有助於日本順利完成産業結構調整。負責調查工作的經産省官員中島誠就明白了這其中的道理,他在就該項調查結果發表評論時説,“不能一概認為向海外轉移就必定使國內産業空洞化”。 (趙文鬥)

     《經濟日報》2002年02月20日


日本建立人體組織庫
日本男女平均壽命世界第一
日本開發出新型光催化劑
日本連續9年成為我國第一大貿易夥伴
日本2002新家電亮相
日本股市創18年來新低
日本是全球經濟最大威脅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