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六年間:香港金融業在風雨中毅然前行

    在美麗的維多利亞海灣邊,一座高425米、88層的大廈拔地而起,聳入雲霄。作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二期工程的標誌性建築,它不僅是香港金融業在風雨中毅然前行的一個象徵,也充分顯示了香港鞏固和發展其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決心和魄力。

    沉著應對各種風險的嚴峻挑戰

    香港作為一個外向性極強、自由度極高的經濟實體,回歸以來在面對內部經濟轉型挑戰的同時,又遭遇了亞洲金融風暴、世界經濟衰退、“911”事件、伊拉克戰爭,以及非典襲擾等多種風險的衝擊,但香港都能沉著應對,成功地一次次化險為夷。

    亞洲金融危機是香港特區成立後遇到的最大的一次考驗。面對國際炒家對金融市場的反覆衝擊,特區政府從善如流,以果斷和智慧,動用鉅額外匯儲備,在匯市、股市和期貨市場同時行動,直接與國際炒家搏殺,最終擊退了國際金融大鱷的大舉進攻,成功地捍衛了港元聯繫匯率制度,使港元成為在亞太經濟區資本項目開放的國家和地區中,惟一保持匯率與金融危機前一致的貨幣。

    今年3月以來,香港在受到伊拉克戰爭影響的同時,又遭遇非典的襲擾,市民穩定的生活和經濟秩序被打亂,飲食、旅遊、零售、娛樂業以及相關行業受打擊沉重,金融業也難獨善其身。以作為經濟晴雨錶的股市為例,在非典肆虐期間,恒指連日下挫、成交清淡,恒指一度跌至4年半以來的最低位,日成交額僅60多億港元。但特區政府迅速採取非常措施,使非典擴散的勢頭很快得到有效的遏制。政府還有針對性地採取了多項紓困救市和振興經濟的舉措,使市民心態趨向平和,經濟重現生機,港股也因此一路攀升,恒指再破萬點大關,成交額達到百億港元,經濟漸入上升軌道。

    開拓創新使金融發展動力強勁

    香港回歸祖國後,《基本法》以立法的形式保障了香港經濟制度的延續性和規範性。

    銀行是金融業的基礎,汲取亞洲金融危機的經驗教訓,香港採取了包括放寬境外銀行在香港設立分行的限制、分階段撤消銀行利率管制、簡化三級發牌制度,以及加強銀行內部財務管理和風險控制等措施,監督銀行在保證資産品質的基礎上開拓市場。

    善於開拓創新是香港銀行業長久保持較強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來,香港銀行業著力推出網上銀行、電話銀行等新業務,加上新的支票影像和資訊處理系統也將投入運作,將使客戶的交易效率更高,銀行的經營空間更大。

    香港證券業和債市的電子化、無紙化建設目前也取得突破性進展。香港交易所已經告別公開叫價時代,恒生指數期貨和期權交易均實現了電子化自動交易系統買賣;美元結算系統和歐元結算系統的先後推出,使香港的金融機構可以在亞洲時區內進行美元、歐元的即時結算交易。

    為了提高股票市場的素質,確保其監管水準與國際水準看齊,經過3年多時間的諮詢和研究,香港今年4月1日正式出臺了新的《證券及期貨條例》。該條例要求香港交易所和證監會必須有效把關,確保在港上市公司的素質,並有效地監管有關專業人士,包括保薦人和會計師等,確保上市公司和董事能夠有效地履行責任。

    國際金融中心風采依舊

    回歸6年來,香港經受住了來自各類風險的嚴峻考驗,依靠其頑強的拼搏精神和驚人的應變能力,背靠欣欣向榮的祖國內地,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風采依舊。

    作為全球最大的銀行中心之一,香港目前擁有本地和外國銀行以及存款機構224家,其中外資銀行達107家,全球最大的50家銀行中90%在香港從事經營活動或設有辦事機構。目前,香港銀行業的財務狀況依然健全,資本充足率為15.8%,遠高於國際8%的標準。

    香港的外匯市場發展成熟,交易活躍,以成交額計算是全球第七大外匯市場。由於沒有外匯管制,投資者在這裡可以24小時與世界各地的外匯市場進行交易。

    作為全球第十一大香港股票市場,在2002/03年度終結時,共有985家上市公司,總市值為34289億港元。

    香港的保險公司數量列居亞洲第一位, 在香港經營業務的獲授權保險公司共有197家,其毛保費收入約佔香港本地生産總值的6%。

    香港債務市場近年來發展迅速,已成為亞洲區流通量最高的市場。去年的發債量超過1700億港元,不少海外機構包括世界銀行,都紛紛選擇在香港市場發行中長期債券。

    截至今年5月底,香港外匯儲備資産為1161億美元,相當於流通貨幣的7倍多,在全球排名第五。

    香港近年來財赤問題突出,但仍然是凈債權的經濟體系。截至去年年底,其對外金融資産凈值達26461億港元,相當於當年本地生産總值的210%。

    香港一直是中國內地最大的外來投資者,累計投資額已超過2050億美元,約佔內地已變現直接投資總額的46%。在慶祝香港回歸6週年之際,內地與香港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即將出臺,這將為進一步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國家首選的集資中心的地位,奠定更加雄厚的基礎。與此同時,香港金融業通過不斷改革與創新,必將以更加活躍的姿態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王健平)

    新華社2003年6月22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