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加爾各答華人聚居區剪影

    離中國農曆春節還有幾天,印度加爾各答華人聚居的塔壩地區呈現一派節日景象。街區主要路口處,一座地道中國風格的節日牌樓已經搭建完成。通幽小巷裏,節日綵燈串串;深院高墻上,大紅福字高懸。男人們在忙著給自家的大門刷上一層象徵喜慶吉利的朱紅色油漆,主婦們則按照廣東客家人的習慣,在廚房裏蒸年糕、炸蝦片,準備年夜團圓飯。置身這充滿濃郁中華傳統文化氣息的氛圍中,如果不是時常有印度人從身邊經過,很難讓人相信是在異國他鄉,倒更像穿行在喜迎新春的中國南方小鎮之中。

    記者抵達加爾各答當天,正逢塔壩華人聯合會主席劉先生為兒子舉辦婚禮,新娘也是一位華人,模樣端莊漂亮。婚禮完全按照廣東客家人的風俗舉行。在有“印度華人文化搖籃”之稱的培梅中學校園內,主人擺下幾十桌宴席,款待遠近前來恭賀的鄉親。走進寬敞的新房,迎面長桌上,與四根紅蠟燭擺放在一起的,是完全按照中國民間習俗備下的棗、蓮子、茶、檳榔和糖果,其祝福新婚夫婦“早生貴子”的含義與國內別無兩樣。記者將從國內帶去的一塊絲巾送給新娘,權作祝福賀禮,新娘始終將這份來自中國的特殊禮物捧在懷裏,一直到人們離去。

    見到來自中國的記者,社區裏的華人大都顯得非常熱情。很多上了年歲的老人用帶有客家方言韻味的普通話與我們互致新春問候。他們當中的多數已經是在當地出生的第二代、第三代華人,悠悠歲月不僅沒有抹去他們濃濃的鄉音,反而激發起他們對中國更加熾熱的眷戀。從他們的言談話語中記者了解到,生活在印度的絕大多數華人儘管久居海外,但對故國的一片赤誠之心經年不改,1998年中國一些省份發大水時,許多印度華人慷慨解囊為同胞募捐。

    在主人的盛情邀請下,記者登門拜訪了幾位華人家庭。走進紅漆大門,印象最深的是廳堂中懸挂的字畫、吉祥物和各類裝飾品,幾乎無一不是來自中國。打開電視機,來自北京的電視節目聲音親切,圖像清晰。主人告訴我們,通過電視當地華人不僅能夠及時了解中國每天發生的事情,很多人還跟著播音員的聲音和中文字幕學習地道的普通話發音。

    在陪同採訪的加爾各答華人聯合會理事李萬城先生家裏,主人指著墻上的照片,講述他與其他幾位同鄉一起,代表在印華人參加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的國慶招待會的情景。李先生年逾七旬的父親是位深受同胞尊敬的老人,他中文功底紮實,每逢節日都主動為各家各戶書寫對聯、條幅,為整個華人社區增添了不少節日氣氛。在記者的請求下,老先生取出紅紙,飽蘸墨汁,當場揮毫寫下一副春聯:“一元復始,萬象更新”。

    老人告訴記者,大約從清代中期開始,一批以廣東客家人為主的中國人陸續漂洋過海,來到恒河奔向大海的地方,在當年英國殖民統治時期曾經作過印度首都的加爾各答落腳謀生。200多年來,幾代華人在此地生生不息,艱苦創業,歷經無數艱難坎坷,逐漸形成全印度最大的兩個華人社區———塔壩和新市,至上世紀50年代達到鼎盛,總數接近1.5萬人。

    塔壩地區的華人大多從事皮革加工業,方圓不足兩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密布著200多家以家族方式經營的小型皮革加工廠,其中也不乏少數在産量、品質上接近國際水準的企業。他們依託印度豐富的牛皮資源,按照國際標準組織深加工,並將産品銷往世界各地,其中有些還打入了中國市場。新市一帶的華人主要以加工銷售皮鞋為生。一位王姓先生對記者説,他們店裏賣的皮鞋有不少産自中國,他為中國日新月異的變化感到自豪,一再邀請記者與他一家共度新春佳節。

    在新市街頭舉辦的一場聯歡晚會揭開了當地華人慶新春活動的序幕。望著臺上朝氣蓬勃的舞獅青年和台下的新一代華人兒童,在記者身旁就座的一位老人動情地表示,“請告訴中國人民,中國強大是我們印度華人最大的福祉,我衷心祝願中國更加繁榮昌盛。”(張靜宇)

    《人民日報》 2003年1月30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