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深供水改造工程提前通水 香港同胞喝上優質水

    東江水清,粵港情 深。經過7000多名建設者800多個日夜的奮戰,東江深圳供水改造工程18日提前開始向香港供水。

    18日上午11時30分左右,隨著廣東省省長盧瑞華在旗嶺泵站中心控制室按下泵組啟動鍵,一股清潔的水源從巨大的水泵中噴涌而出,向香港方向奔流而去。

    1963年,香港遭遇歷史罕見的特大旱災。為解決香港水荒的問題,中央政府撥專款于1964年2月開始興建東深供水工程,1965年3月建成投産。

    30多年來,東深供水工程根據香港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曾進行過三次擴建,向香港供水累計突破110億立方米,佔香港淡水供應量近八成,為香港的繁榮穩定和工程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據廣東省水利廳廳長、東深供水建設總指部總指揮週日方介紹,東深供水改造工程于2000年8月開始動工,全長51.7公里,共分ABC三段,總投資49億元,主要是改造現有東深供水工程的輸水方式,建設封閉式專用輸水管道,採用隧道、涵管、渡槽等多各形式,保障採自東江的源水在輸水過程中不受污染。

    今天通水的是東深供水改造工程AB段涉及深圳金湖泵站以北33.5公里的輸水管道,主要包括東江至旗嶺段人工渠改造工程、部分採用輸水管道工程和旗嶺至塘廈專用輸水管道工程。AB段建成通水比原計劃提前7個月。

    週日方説,對東深水質構成污染威脅的污染源三分之二以上集中在AB段工程經過的區域,該段工程的提前通水必將徹底改善沿線目前的水質,向香港同胞供應優質源水。

    廣東省省長盧瑞華表示,東深供水改造工程提前向香港供水,使得香港同胞提前喝上了清潔的東江水,這必將進一步促進香港的繁榮穩定,密切粵港兩地的血脈親情。

    據週日方介紹,東深供水改造全部工程將在今年8月全部完成,目前除C段個別標段外,土建工程已全部完成,正在進行機電安裝的最後衝刺。

    東深供水改造工程全部投産後供水規模將達到24.23億噸/年,其中供香港11億噸、深圳特區8.73億噸、東莞沿線鄉鎮4億噸。東深供水改造工程設計供水保證率99%,灌溉保證率90%。

    廣東省政府有關部門、東莞市政府以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水務署有關負責人參加了今天的供水開通儀式。

    綜述:親情濃勝清江水--寫在東深供水改造工程提前通水之際

    高大的渡槽,深長的隧道,蜿蜒的箱涵--東江水源源不斷順著東深供水這條全新改造的“水的高速公路”,由北向南進入香港,在送去清甜淡水的同時,更送去了內地人民對香港同胞血濃于水的手足親情,顯示著中央政府對保證香港特區繁榮發展的不懈努力和堅定支援。

    18日起,東江水通過新建成的全封閉式專用輸水管道,從東江左岸東莞橋頭鎮太園一級抽水站,歷經8級提升,輸送至香港泵站,確保了供港水質沿途無污染,實現輸水清、污分流。改造工程歷時約2年半,投資49億元,在建設中創下多項世界之最。

    這是中央政府根據香港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在啟動東深工程39年間的第四次大規模改造。這條綿延80公里的“水上幹線”從建設之日起就不是一項普普通通的工程,它徹底解決了香港同胞長期飽受的缺水之苦,奠定著香港國際競爭力日益提升的基石。

    香港,三面環海,年降雨不均,又無湖泊、河流調節,淡水奇缺,長期制約經濟發展,歷史上經歷多次缺水危機。香港曾流行著一首歌謠:“月光光,照得港,山塘無水地無糧,阿姐擔水,阿媽上佛堂,唔知幾時沒水荒”。這種狀況始終牽動著中央政府、內地人民的心。1964年,中央政府撥專款修建東深供水工程。

    工程寄託著內地人民濃濃的情誼和祝福香港的殷切期望。從首期工程到第三期擴建,前後16年,耗資20億人民幣,開挖的土石方總量可以築起一道從深圳到北京10米寬、1米高的道路。

    付出的汗水沒有落空。香港從此開始經濟騰飛,發展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世所矚目的大都市。“沒有東深供水工程,就沒有香港今天的繁榮”,香港同胞這樣評價東深工程。香港回歸前,每任港督到任之初,都要到東深供水工程巡視;在第四期改造期間,香港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親往現場視察。前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在回憶錄中評價東深工程是“關係到香港繁榮的特殊工程”。

    39年,14000多個日日夜夜。中央政府、承擔東深工程的廣東省始終把它作為關係香港的頭等大事來抓。在第四期改造期間,國家水利部、廣東省領導多次深入工地檢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在任廣東省委書記期間,特別前往檢查工程進展,勉勵建設單位和施工隊伍努力拼搏,爭時間搶速度保品質,早日給香港同胞送上優質水。

    為確保供港水質安全,廣東省先後制定10多部地方法律和文件保護東江水。其立法力度之大,在中國水系保護中十分罕見。廣東省部署東江上游惠州、河源兩市封山造林,實行水源生態涵養。供水沿線地區禁止發展有污染産業,撤除已建成的旅遊項目,省財政為此補償當地9千萬元。 1987年1月至1999年7月間,對東江上游新豐江水庫每年逐月監測的結果表明,水質均穩定達到一類標準,在全國位居首位。目前東江上游水質優良,東深取水口以上河段都在國家二類水質以上標準。

    在東江沿線,廣東大力削減污染物排放,儘管工業産值大幅增長,但工業廢水排放量一直呈下降態勢。按照規劃,5年內廣東環保投入將超過1500億元人民幣,平均每年資金投入佔GDP總值的2.5%,珠江三角洲佔3%。

    記者看到,蜿蜒的東深供水河渠上,排列著一批治污環保工程,已建和在建的有7處,全部建成後日處理污水能力可達11.5萬立方米。為興建這批環保工程,深圳市、東莞市和東深供水局累計已投入3億多元。

    東深工程專設水環境監測中心,配備現代化的水質監測設備和設施。專業技術人員長年累月奔忙在沿線27個監測段面和30個採樣點。為強化深圳水庫周邊地區水污染物含量的監控,東深供水局在這一范圍設5個監測段面和8個採樣點,並加大對污染企業的調查和處罰。

    親情濃勝清江水。2001年入秋,廣東秋旱連冬旱,冬旱連春旱,遭遇歷史罕見大旱之年,大部分水文站點、雨量站點降雨呈“0”或“微量”紀錄,部分大江小河、山塘水庫斷流甚至乾涸。但廣東仍咬緊牙關100%保障對香港供水,東深沿線城鎮、特別是深圳市居民將用水艱難之苦一力承擔。

    今天,當香港同胞飲用上更加清冽的東江水時,是否感受到了中央政府和內地同胞的深情厚意?眼下,時值香港面臨經濟轉型的重要時期,在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援下,廣東將配合香港的發展加速粵港融合,整個廣東及至內地960萬平方公里、十數億手足同胞,都是香港擺脫困境、實現新飛躍最深厚的基礎和信心來源。伴隨著晝夜奔騰的江水,傾聽那大江涌動的奔流聲,展望未來,人們有理由相信,世界必將為香港明日之繁榮而矚目,為眾志成城中國明日之復興而屏息!

    新聞背景:東深供水工程

    東深供水工程是為解決香港水荒而建設的。第四期擴建工程經東江左岸的東莞橋頭鎮太園一級抽水站,穿越石馬河進入東深渠道,注入深圳水庫,再通過涵管進入香港的供水系統。

    1963年,香港遭遇歷史罕見的特大旱災。為解決香港水荒的問題,中國政府撥專款于第二年2月開始興建東深供水工程,1965年3月建成投産。

    30多年來東深供水工程根據香港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進行了三次擴建,從首期工程到第三期擴建,前後16年,耗資20億人民幣。開挖的土石方總量可以築起一道從深圳到北京10米寬、1米高的道路。供水規模從最初的600多萬噸/年增加到17.43億噸/年。供水總量約200億噸,其中供香港130多億噸,佔香港淡水供應量的70%以上。

    目前正在進行的第四期擴建工程是摒棄原先利用開天然河道輸水的辦法,採用隧洞、涵管、渡槽等多種方式,建設全封閉式專用輸水管道,避免取自東江源的水受沿線污染,以改善供水終端水質。改造工程全長51.7公里,今天通水的是東深供水改造工程深圳金湖泵站以北33.5公里輸水管道,全部工程將在8月完成。

    投産後供水規模將達到24.23億噸/年,其中供香港11億噸、深圳特區8.73億噸、東莞沿線鄉鎮4億噸。實現輸水清、污分流,全密封拒污染。第四期工程2000年8月正式動工,國家計委批准投資為49億元,籌資方案為:香港預付水費25.3億元,其餘由廣東省政府籌措。

    東深供水第四期擴建工程的具體建設項目包括3座供水泵站、4座渡槽、7條隧洞、6條混凝土箱涵、5條混凝土倒虹吸管、總長3.4公里的預應力混凝土地下埋管、總長9.13公里的人工渠和分水建築。設計年供水規模將達到24.23億立方米,供水流量為100立方米/秒,供水保證率達99%。

    東深供水工程在世界上率先採用了直徑7米現澆預應力混凝土U型薄殼渡槽、直徑4.8米現澆預應力混凝土地下埋管、同類型最大的液壓式全調節立軸抽芯式混流泵,以及工程全線自動化監控系統。供水工程從起點的東江渠口到終點深圳水庫,將水向上提升了46米。改造工程建成後,形成一個由泵站、渡槽、隧洞、水庫和專用涵管組成的全長68公里的封閉供水系統。(張朝祥 徐清揚)

    新華社2003年1月18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