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業亟待政府扶持  

    為香港電影業救亡而舉行的「振興香港電影工業會議」上,多位電影工作者批評特區政府視電影為普通的工業,忽略它的文化價值。有與會者表示,外國政府如法國、南韓,均把電影清晰定位為本地與國際社會交流的橋梁,給予業界充足的支援,因此特區政府有必要改變思維,急起直追,向外國的成功經驗「取經」,否則,本地的電影業將面臨「滅亡」的危機。

    特邀韓法官員出席

    昨日會議為目前面對嚴峻考驗的電影業把脈斷症,尋求出路,大會特別邀請南韓及法國有關政府部門的負責人出席,與本港電影從業員分享當地的電影政策經驗。

    會議主持岑建勳表示,特區政府只把香港電影業視為一項工業,但法國政府卻把它視為文化活動,大量補貼片商的宣傳費,而南韓政府亦由電影融資、後期製作至扶植新人,每一步驟都「一手包辦」,比特區政府積極得多。他説:「十年前的南韓片什麼也不是,但南韓政府三年前重組電影業,定下五年發展計劃,並預留一億美元。」

    雖然十多年前,南韓電影還藉藉無名,香港已有「東方荷裏活」的美譽。不過,近年香港大吹「韓風」,本地電影甚至被反超前。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會長吳思遠感慨地説:「去年我到康城影展,看到南韓的攤位美輪美奐,而香港的,就只有兩三個國家參觀。」

    韓額外注資億六美金

    南韓電影發展局製作支援部總經理Lee Kwang-Jin講述當地電影政策時表示,由官方資助但決策獨立的南韓電影委員會,自九九年重組後,不但專注處理電影界的資助、教育、研究及培訓工作,還擔起在國際社會中宣傳韓片的重任。

    Lee Kwang-Jin表示,南韓政府在九九年投入一億美元,為電影業定下五年大計,並將會額外投入一億六千萬美金,資助目前三十個投資項目。事實上,南韓電影委員會共設立至少十個獎助金或貸款,資助不同崗位的電影工作者。

    重視本地片國際地位

    除了資助業界外,對於電影工作者的福利、電影院的改建、設施的增加,南韓政府亦有設立不同的基金。對此,吳思遠表示,香港的電影后期製作極為落後,但仍沿用二十年前的機器,使業內人士紛紛轉投泰國或澳洲的後期製作中心懷抱,完全是因為政府不肯花錢。

    此外,南韓政府亦非常重視本地電影的國際地位。南韓電影委員會轄下的國際推廣部,負責在大型國際電影盛會中設置展覽館,並印刷精美的南韓電影年報英文版,在展覽中免費派發,又替電影公司在國際雜誌中刊登廣告。該部門義務替有國際市場的韓片,加上鐳射印製的英文字幕,必要時更可加上法、德、意、日、中等字幕。而榮獲國際獎項的南韓電影,則可獲政府頒發的現金獎,以示鼓勵。

    法國設16億港幣基金

    另外,南韓政府提供一百三十萬平方米的電影工作室大樓,內設多個室內與室外的工作室、攝影室、布景街、電視實驗室、服裝及道具倉、錄音室及博物館。而電影教育及研究,也是由南韓政府「一手包辦」。

    至於法國政府成立的國家電影中心,為電影及錄影帶從業員,設立一個超過十六億港元的基金。另外,法國的文化及傳訊部亦為國家電影中心提供額外二億多港元撥款,用來資助文化政策,例如建電影館或進行教育活動。 (黃倩怡)

    香港《文匯報》2002年9月19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