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旋:基因工程制藥前景無限  

    張旋個人檔案:1961年生人,現任山東格蘭百克生物制藥有限公司總裁。1979年考入河北醫科大學並獲醫學學士;1986年成為青島醫學院外科及生物化學專業研究生並獲得醫學碩士學位;1990年為河北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主治醫師;1995年獲美國辛辛那提大學醫學院博士;1996年美國國立癌研究院博士後。

    記者:目前基因工程新藥在國內外的發展情況如何?

    張:由於基因工程藥物臨床應用上獨具的卓越安全性和有效性,世界範圍內掀起了一股基因工程新藥的熱潮。以美國為例,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總署(FDA)目前已批准上市116種基因工程新藥;美國制藥協會2000年的統計報告也表明,FDA批准396種基因工程新藥進行臨床I期——III期試驗,試驗藥品涉及200余種疾病的治療。隨著基因研究的不斷深入,將會發現更多的基因工程新藥,並由此引發臨床治療學上的深刻變革。中國的基因工程制藥業方興未艾,正在蓬勃發展,前景一片光明。目前中國已批准上市的基因工程新藥21種,已批准的進口基因工程藥品19種。

    記者:就我所知,你家學淵源,父母都是醫學院教授,他們希望你成為一名優秀的外科醫生,對你的最後選擇,老人家是否有些失望?

    張:當一名優秀的外科醫生不僅是父母寄予我的希望,也是我少年時就有的夢想。在醫學界,人們比較佩服外科醫生,一個完美的外科手術絕不亞於一件藝術品,人們也常説外科醫生的手和鋼琴家的手一樣珍貴,一樣不可思議。然而外科學的治療哲學是“3R”即“Resect,Reconstruction,replace”即切除、重建和更換(移植)。有趣的是基因工程技術在臨床治療學上的應用也承襲這一治療模式與哲學。因此相信父母是可以理解的。事實上,我父母總是在家中營造一種使孩子們自由發展、開拓的環境。他們總是支援我們每一個更高目標的追求。實際上制藥也是治病救人,從某種意義上講,救治的病人更多。

    記者:有人説你好像工作狂,每天都加班加點,以廠為家,沒有一點休閒和娛樂時間,你為什麼把自己搞得那麼苦?

    張:苦嗎?我不覺得。也許這與每個人的追求和滿足感不同有關。我認為精神滿足是第一位的。我們生産的藥品品質無可挑剔,我們的研究項目“血清白蛋白”,是國家重點攻關課題。這些都使我感到充實,也很有挑戰性。如果攻下這一難關,人類就可以有效避免因為輸血而感染艾滋病、肝炎等的困擾。

    可是,要完成這些對人類具有重大意義的工作,就得全力以赴工作,就得學會放棄。我老覺得時間不夠用。在辦公室、實驗室加班加點,查文獻、上網瀏覽最新的醫學成果、了解最新的醫療動態資訊、閱讀文獻原文,這些都是我每天的必修課。我不喜歡應酬,也沒有別的娛樂,最大興趣就是閱讀英文文獻。我讀書是出於濃厚興趣和愛好,當然樂此不疲。

    記者:創業過程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麼?

    張:和許多海外學人一樣,1996年我放棄美國優厚的工作生活條件,滿懷激情回國創業。期間也經歷許多創業的艱辛,也吃了不少苦。創業成功的關鍵在於能夠找到一個好的合作夥伴。基因制藥企業投入非常大,必須通過融資途徑獲得資本方的支援。只有通過股東也就是投資方的良好合作,雙方步調一致,才能使事業不斷往前推進。

    《光明日報》2002年8月30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