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生涯:在加拿大當老師  

    1997年年初,在結束了英國的求學生涯後,我們一家3口遷居到加拿大小城金斯頓市。由於急著找份工作,我也效倣眾多求職者,向幾個不同的方位散發了個人簡歷,其中有一份電傳到了當地教育局。教育局人事部把我的那份簡歷轉給了局裏主管國際教育項目的教育中心主任波娜戴迪。

    不期而至的機會

    1998年耶誕節前夕,我突然接到市教育局打來的電話,對方是個陌生人。她告訴我,她是市教育中心的主任,受教育局局長的委託與我聯繫。他們準備與當地另外一個教育局聯合為在校高中生開設一個題目為“學習中國”的課程,正需要一位中文老師。

    這突如其來的消息對我這個中文科班出身,曾在國內當過老師的人來説,如同天上掉下的餡餅,求之不得。於是,我馬上肯定地回答“我喜歡這份工作”。對方也爽快,當即約我第二天去見那位局長,一切面談。

    根據我在西方的生活經歷,我知道所謂的面談實際上就是我們中國人所説的面試,這是西方找工作必經的一關。第二天下午我按時到達了教育局。接待室的工作人員徑直把我領到了局長辦公室。當門被打開的時候,一位女士和一位年齡偏高的先生正坐在一個圓桌兒前,每人的面前還擺放著筆電。不用猜他們準是“考官”了。見我進來,那女士首先站起來,熱情地一邊與我握手,一邊自我介紹説:“你好!我是波娜戴迪,實際上我們已經在打電話中認識了。請坐吧。”接著,她指著那位長者説“這是我們主管教育的局長彼德。”彼德局長也微笑著與我握了手。一陣寒暄之後,談話進入了正題。

    在西方求職面試有一定的套路,比如一般情況下,面試中雇傭一方通常向應聘者提些一般性的問題,根據應聘者的回答決定取捨。通常説來,這些問題側重於了解人的表達能力、反應速度、應變能力以及專業水準等。常常被提到的問題大約有30個,無論你申請什麼性質的工作,一般都會遇到諸如此類的問題。那天我被問到的第一個問題是“簡單談談你的學習和工作經歷。”我在海外找工作的經歷雖説不多,但較大的面試場面倒也經歷過幾次。因此,回答這類問題我還是綽綽有餘的。當然,我的話,曾不止一次地被彼德局長和波娜戴迪主任的插問打斷,但我還是左右逢源,非常利落地結束了第一問。

    第二個問題是波娜戴迪主任提出來的:如果你的學生根本不懂中文,你認為怎樣才能讓他們在有限的時間內具備基本的聽説能力?這實際是個技能測試題。基於自己在英國教洋學生漢語的經歷,我早就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學路子。於是,我提綱挈領地對我的教學設想作了陳述。最後又補充道:基於我幾年來的海外教學經驗,我堅信我不會讓我的學生失望。這種充分顯示自信的做法是我剛到加拿大時從一本求職技巧書中看到的。因為加拿大人很器重個人自信心。

    看來第二個問題的回答也沒什麼破綻。這時,兩人悄聲嘀咕了一陣之後,彼德局長又把話題拉向了我:“今天我們就談這些。回去後請儘早把授課大綱擬訂出來,同時考慮考慮選哪本書作教材合適。如果有什麼問題可直接與波娜戴迪聯繫,她將負責我們這個中文項目。”

    那次面試後,大約有一週的光景我沒有收到任何來自教育局的消息,一切都顯得很平靜。但這不是我所期待的。因為我想知道他們的招聘廣告打出去之後,是否又有新人被列入候選人名單。

    終於有一天,讀高中的兒子告訴我,他們學校已經組織參加中文班的學生報名,據説兩周後開課。兒子帶回的消息多少有點強心劑的作用,但我還是打通了彼德局長的電話。不巧的是彼德局長和波娜戴迪主任去美國開會,一週後才回來。接電話的是局長的秘書琳達。當我告訴琳達我受彼德局長和波娜戴迪主任的委託正在準備中文授課大綱時,她馬上説出了我的名字,並熱情地告訴我,她正準備與我聯繫,通知我兩周後中文班開課。

    我的第一堂課

    中文班開課了。這是一門為高中生設置的拿學分的選修課,也是一個很有特點的教學項目。教學要求指出,學生們不僅要學書本知識,還要做實地考察。也就是説,一旦書本學習結束後,學生們要飛往中國進行為期15天的參觀訪問。這種非同一般的內容安排,吸引了許多的學生。教育局還決定,中國一行全部費用的80%將由他們提供。這樣算下來,每個學生只需交付750加元就可以參加這個教學項目,這些錢實際只夠買半程到中國的機票。政府的資助對學生及其家長來説,可是個不小的誘惑,這又為本來就很熱門的項目引來了更多的報名者。據説最後報名的人數多達300多人。但局裏下達的指標只有36人。經過層層篩選,最後過關斬將留下的基本都是優秀生。

    正式開課的那天是個星期六,當我到校的時候,波娜戴迪已站在學校大門前迎候學生。雖然離上課時間還早,可很多學生已經陸陸續續地趕來了。我也靠在門邊,向到來的學生一一打著招呼,還插空問問他們的名字。因為我想早一點兒讓腦中的名字與那一張張活生生的面孔對上號。

    既然是新班,大家來自不同的區域,不同的學校,開課前的第一件事自然是讓學生們互相認識一下。我所採用的方法是給每個學生大約兩分鐘的時間向大家介紹自己,介紹的內容不限。一位坐在前排的女學生搶先開了頭。她説她叫凱蘊,17歲,讀11年級,來自歐達沙中學,家住在70公里以外的歐達沙小鎮,目前還沒有拿到駕駛執照,只好由媽媽開車送她來上課。她喜歡游泳、滑雪和種植各種花草。她還非常喜歡貓,家裏養了3隻小貓。當她談到自己的寵物時,臉上笑瞇瞇的。看得出,這是一個非常快活、溫情的女孩兒。

    第二個講話的是一個長著東方人面孔的女學生,她説她叫“Lingμling(玲玲)”,為了方便起見,大家可以叫她“Ling(琳)”。她是第三代中國移民。因為祖上是香港人,她們在家裏講廣東話,耳濡目染她也會講廣東話,雖説不太正宗,倒也不差。但遺憾的是對普通話她一點兒也不懂。她渴望能説一口流利的漢語。因為她準備將來大學畢業後去中國工作。

    繼玲玲之後發言的是一個叫伊麗莎白的女孩兒。她長得又高又壯,説起話來聲音大、速度快。她告訴大家她出生在溫哥華,但後來移居過許多城市和不同的國家,去年剛從魁北克省遷徙到我們這座城市邊上的一個小鎮。因為她的父親是軍人,工作調動非常頻繁。她現在最大的願望是在我們中國之行以前,她爸爸工作穩定,不再搬家。因為她非常想去中國。

    伊麗莎白的話剛停,一個小夥子便站出來發言了。這個男孩兒叫斯科特,17歲,正在讀12年級,家住在另外一座小城。他對中國很感興趣,但從來沒去過中國。他説,他參加這個班的目的,是通過學中文來了解中國的歷史和文化。還有,就是將來有機會去中國,親眼看看普通中國人的生活。聽説他住在另外一座小城,我順便問道“你家離這兒遠嗎?你怎麼來這兒上課?”他説,不是很遠。他還開玩笑説:“我是自己的出租汽車司機,我開車把自己送到這兒。”當我問高速公路上單程行駛要花多長時間才能到校時,斯科特認真地告訴我,如果他不超車的話,要一個小時多一點兒。

    斯科特的回答真讓我大吃一驚。高速公路上行駛一個多小時,那麼往返就要兩個多小時,甚至更多!這確實是一個不短的車程,對於一個尚未成熟的孩子來説真是不容易。我深深地被學生們這種在學習上不辭辛苦的精神所感動。我對眼前的這群孩子肅然起敬。同時我感到在我內心深處有一股熱流在奔騰:“你一定要用你120%的努力來教這門課,否則你將有愧於你的學生啊。”

    就在我開課的前幾天,我還擔心教這些學生會遇到什麼大麻煩。因為不止一個人告訴我,其中包括一個曾經做過高中英文老師的朋友,他們都認為,教初高中的學生非常辛苦、非常操心,因為他們沒有主動學習的積極性,非常散漫,課堂上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一般的老師是管不住他們的。但是後來給他們上課,使我改變了原來的想法,因為,他們真的很努力,很優秀。(曉達)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02年07月11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