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武林街道社區僑務工作有新舉措  

    近年來,杭州市下城區武林街道的社區僑務工作,建立了“指導員、工作員、聯絡員”社區三大員僑務管理機制,並推出“月訪制”、設立“困情卡”、組建“僑務站”,形成了僑務工作上有人管、中有人抓、下有人幹的良好局面。

    一、推出“月訪制”,建立聯絡感情的紐帶。

    社區僑務工作者定期走訪、看望三胞眷屬,掌握情況,聯絡感情。竹竿巷社區的三胞眷屬周儀笙説:“社區幹部每月主動到府拜訪,讓人倍感溫暖。一回生二回熟,我也被邀請擔任社區僑務聯絡員,為社區工作感到很光榮。”僑眷尤新蘭説:“儘管我目前住的是舊房子,按照我的經濟條件完全可以換更大的新住房,可以到國外居住。但是我不願意離開這裡,不願離開社區和這些關心我們僑眷的社區幹部,這裡是我真正的家。”

    二、設立“困情卡”,為歸僑僑眷施援解困。

    武林街道的各社區僑務幹部都有記載完整的“困情卡”,把每位歸僑僑眷的困難、大小要求都記錄在“卡”,三天內得到反饋處理資訊。安吉社區僑眷麗磬若老人的丈夫生病,子女又不在身邊,每次替丈夫抓中藥都十分不便。這個事情被社區幹部在走訪中知道了,被“困情卡”如實記載下來。此後,麗磬若只要把藥方交到“三大員”手中,不到半天準能在家中拿到中藥。為了表達感激之情,麗磬若經常參加社區的各種公益活動,春節前還參加了政府組織的“春風行動”活動,給困難居民送錢送物。已經出國定居的僑眷金寶文把孤身在家的女兒托給社區幹部照顧,他説,“卡”就是合同,問題一上“卡”,社區幹部一定會履行照管義務的。

    三、組建“僑務站”,歸僑僑眷又多了一個溫馨的娘家。

    按照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要求,各社區都組建了“僑務站”,它既是歸僑僑眷休閒的活動室,也是各種僑務活動的“策源地”。各社區經常開展豐富的僑務活動,如吉安社區多次組織歸僑僑眷參觀浙江博物館、參加“公民道德建設綱要”圖片展和學習講座、參加“我看杭城新變化”等活動。歸僑僑眷都把“僑務站”當作娘家,有空就來坐坐,感到特別溫馨。

    《華聲報》2002年5月10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