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三峽文物大搶救

    三峽工程,舉世矚目,三峽文物,世人關注!

    “時間緊迫”、“刻不容緩”!2003年三峽庫區一半以上的文物將被淹沒水下,2009年庫區所有文物將“全軍覆沒”!

    日前,記者隨三峽文物保護規劃組,沿重慶至宜昌600多公里三峽工程淹沒區採訪文物搶救和保護工作,所到之處,看到最多最醒目的就是即將被淹沒區域的紅色水位線、淹沒區文物保護標誌和搬遷倒計時牌,聽到最多的就是“時間緊迫”、“刻不容緩”兩句話。“文物不能再生”,三峽庫區是文物寶庫,決不能讓三峽古代文明沉沒江中,眼下數百位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和文物保護髮掘人員奮戰在三峽庫區。搶!搶在水淹之前,保住地上國粹,救出地下珍寶!

    庫區文物大排查

    在三峽庫區已發現地上和地下文物1282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1處,省級重點文物10處。有專家説,三峽庫區堪稱“文化長廊”,地下埋藏著一部“中國通史”。

    犁庭掃院式普查、勘探、補查、試掘是三峽庫區文物搶救與保護的基礎工作。由於三峽文物現狀不清,文物搶救工作必須從基礎工作開始。三峽文物大排查分別在重慶和湖北兩個轄區同時展開。三峽工程重慶庫區的範圍包括整個庫區25個市縣中的21個。1996年三峽工程庫區文物保護規劃組邀請全國各地的300余位考古、地質專家,跋山涉水,進行地毯式普查,查清重慶庫區文物點共計883處,佔整個三峽庫區文物點1282處的2/3。此後,國務院三峽建設委員會多次組織有關部門和國內專家對重慶提出的三峽文物保護規劃進行復核和論證。今年6月,將三峽庫區的1074處文物點列入保護規劃,重慶庫區為752處,其中,白鶴梁題刻、張桓侯廟(張飛廟)和石寶寨,以其特有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被單列為專項保護項目。

    湖北省採取拉網普查的方式在轄區內全面“過篩”,武漢大學、山東大學、廈門大學、南京大學等院校及部分研究所的200余名精兵強將,跋涉在三峽工程淹沒區及遷建區的每個角落,通過兩年的努力,摸清了一線水位(135米水位線)以下文物130處、地上文物63處,自新石器時代早期至晚清各個時期都有,整理出官廟坪、廟坪、楊地灣等大型遺址,出土了大量東周文物。

    據重慶市政府特邀顧問、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徐光冀先生介紹,前期的三峽文物考察工作,動員了全國30余家文物考古、建築、地學、人類學等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的300多名科研人員參加,最終摸清了底數,確定文物搶救保護點1282處,其中經全國專家論證,三峽保護文物被審批為1074處。

    地上文物大搬遷

    重慶市雲陽縣的張飛廟、巫山縣的大昌古鎮、湖北省秭歸縣的新灘民居群、屈原祠、巴東縣的秋風亭將異地搬遷,按原貌復建,重慶忠縣的石寶寨、奉節縣的白帝城將就地保護。

    三峽庫區地面文物包括祠廟、民居、牌坊、橋梁、古井、縴道、石刻等等。重慶市文物局三峽辦副主任邵衛東介紹説,隨著三峽工程的進展,到2003年6月三峽庫區水位將達135米,一半以上的文物將被淹沒水中,到2009年庫區水位達175米時,庫區的文物將全部被淹。為了保護和搶救三峽地面文物和古跡,國家已制定了原地保護、搬遷保護和留取資料等措施。目前已開展了45處文物點資料留取、8處文物點原地保護和66處文物點的搬遷初步設計。搬遷和就地保護的重點大項有:重慶市雲陽縣的張飛廟將搬遷至雲陽新縣城對岸的磐石鎮陳家院子村;湖北秭歸縣的屈原祠將整體搬遷至新秭歸縣城——鳳凰城;大寧河邊具有1700年曆史的著名古鎮——大昌古鎮也將搬遷至幾裏以外的新址;重慶忠縣依山而建的石寶寨是我國現存最高和層數最多的穿鬥式木結構建築,堪稱我國南方建築的一顆明珠,其保護方案為“護坡仰墻”,即用水泥打造護坡,保護其賴以生存的山體,並在護坡上修建1米高的仰墻,防止水流侵蝕;世界上絕無僅有的、被譽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的涪陵白鶴梁石魚石刻,是三峽庫區惟一的國家級文物,三峽水庫蓄水後將被淹沒,有關專家提出了建水下博物館、岸上博物館、整體搬遷等幾種保護方案。目前,國內幾家科研院所正在對方案開展模擬實驗,年底將提交成果。三峽庫區地面文物保護的三大項——白鶴梁石刻、張飛廟、石寶寨土木工程預計明年開工。瞿塘峽入口的古棧道、孟良梯及粉壁墻將移至175米水位線以上;巫峽的孔明碑和西陵峽的眾多石刻,將通過拓片、拍照、另選懸壁重新鑿刻或切割下來運至陳列館展覽等方式予以保留。

    地下文物大發掘

    三峽庫區目前已發現100多處古代巴人的遺址和墓地,包括夏商周時期巴人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地巫山雙堰塘、雲陽縣李家壩、忠縣中壩遺址等和戰國晚期至秦代前後的巴王墓地,隨著三峽庫區文物發掘的進行,千古巴人之謎有望揭開。

    在三峽庫區採訪中,記者從重慶順江而下,採訪了中壩遺址、李家壩遺址等重大考古發掘現場。據隨行的重慶文物局三峽辦副主任邵衛東介紹,在重慶庫區的地下文物中,各類遺址、墓葬年代自舊石器時代到明清時期,年代相連。萬州中壩遺址出土了商周時期的巴文化陶器;雲陽縣李家壩遺址可能是巴人在長江支流澎溪河流域的區域性中心,這裡出土了戰國前後的居住址、墓葬及精美銅器等;忠縣哨棚嘴遺址出土了典型的楚墓,是目前已知楚墓分佈的最西端,為研究戰國時期巴楚關係提供了重要材料;忠縣中壩遺址出土的大量東周時期房址,有助於對三峽地區聚落形態的研究。

    三峽文物保護規劃領導小組專家徐光冀向記者介紹説,巴人是我國歷史出現較早的古代民族之一,成語中有“陽春白雪,下裏巴人”,其中的“巴人”即指這個民族。巴人的歷史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已留有記載。大約3000多年前,巴人就以勇猛善戰、能歌善舞著稱,巴人的歌舞曾對中原文化産生很大影響。隨著歷史的行進,巴人雖已在歷史長河中逐漸湮沒,但至今仍活躍于三峽及其周圍湘鄂川等省的土家族等民族中,仍能反映出他們昔日的輝煌。三峽及其周鄰區域是古代文獻中記述巴人起源、發展以及與漢族長期共存的主要地區,因此,三峽地區是探索史書少有記載的古代巴人歷史的最重要地區之一,目前所知的三峽地區考古工作中的系列發現,將有望揭開千古巴人之謎。巴人曾創造過怎樣的文明,他們和土家族有何淵源等歷史難題將可破解。繼19世紀末中原地區著名的商文化遺存“殷墟”發現之後,我國有望在長江三峽庫區發現西周時期巴人活動的中心區“巴墟”。

    據了解,在重慶三峽庫區已出土了2000多件珍貴文物。眼下,來自全國各地的文物部門和科研院所的51支考古隊伍正奮戰在庫區的各個發掘工地,在爭分奪秒地搶救著三峽地下珍寶。

    文物專家大匯聚

    到2000年,來自全國各地參加三峽庫區文物搶救和保護的單位已經達到55家,如果加上重慶和湖北庫區參與配合工作的各文管所等部門,總數則達70多家,奮戰在庫區的專家、學者和工作人員則超過3000人。如此規模的文物保護群英會,不僅在我國過去沒有過,在世界上也是罕見的。這樣的舉動,必將在我國文物保護的歷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135米”、“156米”、“175米”。進入三峽庫區,無論墻體、街道、山坡,到處可見紅色水位線,隨處可看到新建移民城市高大漂亮的樓群,與千年古城的灰磚老墻形成鮮明的對比。三峽工程作為人類文明的傑作,在庫區千萬年的歷史上,書寫著新的一筆,而考古工作者正是利用自己的勞動,連接著這古與今的人類創造。只要你到每一個考古發掘現場,你總能看到來自大江南北的考古專家和身穿“三峽考古”T恤的年輕人忙碌的身影。這次在三峽庫區採訪中,記者就遇見了正在忙著考察研究保護忠縣石寶寨和大昌古鎮的北京建工學院建築系女教授湯羽揚。對城市規劃和古建保護頗有研究的湯教授從1993年起開始參與三峽庫區文物點普查和規劃保護工作,現在她每年假期都要帶學生來三峽,平均每年呆在三峽的時間將近兩個月。在三峽庫區採訪常能碰到像湯教授這樣為保護三峽文物而奔波的老專家。65歲的國家文物局考古專家、三峽文物保護規劃領導小組成員、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員徐光冀就是其中的一位。徐先生幾乎把庫區當成了自己的家,他時常像年輕人一樣在庫區各文物點之間穿梭考察指導。他這次一路陪同記者採訪,向記者介紹文物點情況。一路上,他不止一次對記者説:“到2003年6月三峽工程開始蓄水、發電,只有兩年多時間了,到2009年全部完工也不過9年多時間,而庫區急需搶救保護的文物點還有1000處,時間太緊了!”

    據了解,重慶市政府為搶救保護庫區文物,在全國範圍內聘請了包括考古專家、古建專家和博物專家在內的顧問組,而其中11名成員中就有10名北京專家。目前奮戰在三峽庫區的考古隊伍有55支,各地高等院校和國內一些知名考古所、博物館、文物工作隊都有專家、學者、考古專業學生和工作人員在庫區的各個文物點。如來自北京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歷史博物館、中國文物研究所、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建工學院,還有復旦大學、吉林大學、四川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山東大學、中山大學、廈門大學、南京博物院、陜西省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建設部綜合勘察設計研究院等等。如此龐大陣容的文物保護群英會,在我國從未有過,在世界範圍也屬罕見。三峽庫區考古工作者只有一個願望,在水淹之前搶出三峽史前文明、搶出中外關注“巴人之謎”的答案。三峽庫區有如此豐富、寶貴的文物,遠遠超出了考古工作者的最初估計和想像,這些價值連城的文物,不僅對中國歷史研究將産生深遠影響,而且對整個人類歷史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國有能力建設跨世紀宏偉工程——三峽工程,也同樣有能力保護好三峽庫區文物。

    《北京晨報》 2000年11月01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