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金鷹獎變金鷹節的思考

    10月19—21日,首屆中國金鷹電視節在長沙舉行。本報記者專赴採訪,親眼見證了這一由獎變節的盛大活動,雖然只是短短的三天且天天下小雨,但明星的熱力讓長沙城這幾天持續高溫,人氣極旺。回過頭來看,由一個“獎”變成一個大的“節”並非只是單從規模或時間長短來説,它更意味著電視界一場大的變革。鋻於此,有幾個問題是不能不思考的。

    首先是金鷹節包含的內容更寬泛了,但它的規模及影響就真正達到了嗎?原先只是單純的觀眾評選的電視獎,但現在將名稱改變後,包含著中國視協對湖南電視的一種期望:希望能像戛納、夏威夷等電影節一樣,具備節的規模和影響。所以這次電視節還是強調以頒獎為主體,但從旁衍生出巨星演唱會、狂歡夜等活動,而且由以前的純開幕式及頒獎晚會變成了五台晚會活動,中間還有專家講座,這就不純是頒獎了,有了電視交流和學習的意味。巨星演唱會是用來聚人氣的,狂歡夜也使當晚的世界之窗人氣極旺,長沙這幾天,不論是電視還是電臺都滾動播出金鷹節的進展情況,幾乎做到了全民總動員。唯一不足的是,這些媒體中除了湖南衛視是上星的可讓全國觀眾收看,其他都只限于湖南本地。如果要辦全國性的電視節,電視傳媒的全國影響力就不得不考慮。加上湖南衛視並非每個省市都能收到,這也使得節目收視大打折扣,失去了全國影響。

    其次是金鷹獎落戶長沙究竟是不是壟斷?這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湖南電視業這幾年迅猛發展,它的《快樂大本營》、《真情對對碰》、《有話好説》、《娛樂無極限》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電視節目在全國都有很廣泛的影響,尤其在圈內有口皆碑,電視湘軍聲勢威猛。而中國視協主席楊偉光也告訴記者,確實是看中湖南電視的實力才讓金鷹落戶長沙。但東道主在今年的頒獎晚會上卻完全沒有勝利的感覺,獎盃大部分都落入其他電視臺囊中,最佳長篇、中短篇電視劇、最佳電視文藝獎、最佳電視紀錄片獎等幾個大獎都沒份,只拿了一個小獎。這説明在過去一年中湖南電視很可能是停滯不前,沒有進步。如果金鷹獎長期落戶長沙,豈不是不給後來居上者一個機會?再説這個電視節雖是一項文化活動,但不可否認的是它也會帶來很多經濟效益,湖南廣電局局長在廣電系統開會時就表示: “今年也就虧個幾百萬嗎?如果辦得好,明年爭取賺回來。”而冠名權自然也會升價。可見大家都心知肚明,現在答應承辦金鷹節其實是買了優質原始股。長期定在一個地方舉辦金鷹節,當然有利於穩定,至少主辦者再不用發愁每年去拉贊助了。不過沒了競爭就容易滋生懶惰的情緒,希望湖南廣電局能時刻有危機感不斷進步,將金鷹節辦得更好。

    第三,由一個獎變成節後,是否意味著對獎項含金量的要求有所淡化?最突出的是本次節的宣傳聲勢完全大過頒獎,而為了體現人氣,今年還新增“最受歡迎男女演員”和“最幸運觀眾獎”,獎品分別是一輛價值50萬的轎車,由此看出這幾個獎項的份量之重。但什麼叫“最受歡迎”呢?無非是人氣。對人氣獎的獎勵居然大過對演技的肯定,從這方面來説,金鷹獎變得越來越從眾,換句話説,就是變得不那麼專業。加上由觀眾投票容易做假,更為這些新生的獎項增添了不少水分。12位候選人,“最受歡迎男女演員”按大會規定是以最後三天的電話投票産生,完全拋開之前幾個月的選票數,使得這個獎更具“懸念”。這樣做的結果似乎是與金鷹電視獎的權威背道而馳。

    最後,組委會在活動的安排方面是否應該突出學術氛圍?作為一個頒獎可能就是一次熱鬧的圈中人聚會,但如今發展成一個節就應該注重它對電視界的影響。光靠明星來捧場造氣氛的工作現在已經做得很夠了,對他們的宣傳超出了對電視本身的關注。本次學術交流會發給記者的資料就非常簡單,記者也參加過今年的北京電視周,那次的組委會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好,將代表的演講內容詳細地製成一本冊子,與會的代表可以清晰明白地閱讀並留作資料。而這次電視節的重點似乎全在隆重的明星活動上,對於講座是最後才列入第六大活動。沒有學術交流就等於這只電視的金鷹還沒插上飛翔的翅膀,飛不高也飛不遠。

    《南方都市報》 2000年10月23日

相關新聞

金鷹節節外大獎

金鷹獎贏家逐個評

金鷹獎風波

金鷹獎 網上掙扎

“金鷹節”欲造東方“奧斯卡”

中國研製出移動衛星通訊和電視接收系統“動中通”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