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文物:泰山古樹名木

    

    泰山古樹名樹繁多,自古即“茂林滿山,合圍高木不知有幾”。這些古樹中尤以古樸蒼勁的松柏構成了泰山奇特的風貌,使人産生美感,被人傳誦、敬仰。

    

    泰山不僅有融入歷史文化靈魂的“秦松挺秀”、“漢柏淩寒”、“六朝遺植”、“唐槐”等千年古樹,更有姿態各異的古油松林,構成了“對松最絕奇”的景觀。眾多的古樹名木,或傍倚峭壁,或佇立幽處,或點綴在寺廟四週,襯托著岱廟的古樸與森嚴。參差錯落的古樹名木擴展了空間,濃縮了時間,折射了歷史,成為泰山特有的景觀。

    

    後石塢是泰山的奧區,萬松羅列,松濤陣陣。“石塢松海”為泰山十大自然景觀之一,被列入聯合國世界自然遺産目錄。“姊妹松”(見左下圖)是後石塢的一顆明珠,兩棵古松虬枝騰空,枝葉迎風婆娑,似一對姊妹相依相從。“天燭松”則鑲嵌在拔地而起、直插雲天的天燭峰之巔,它雲來飛舞,風來搖曳,呈現出“造化鐘神秀”的絕妙意趣。

    

    人們通過長期的審美活動賦予泰山古樹名木以某種特有的品格,使這些閱世數千載的古樹名木融入了深刻的文化內涵。從“松為人君”、“槐之言懷也”的美譽,到“一品大夫”、“摩頂松”、“五大夫松”、“赤眉斧痕”等古樹名木與泰山寺廟的建築史、宗教文化史配合默契,動靜結合,使人文的“古”與自然的“古”和諧地融為一體。

    

    古樹名木是泰山悠久歷史的“見證”,是考古學可靠的參照物。我國古代著名地理學家酈道元所著的《水經注》裏説:“泰山廟中,柏樹夾兩階,大士十圍,蓋漢武帝所植也。”今岱廟尚存6株。在漢柏院內,有清代乾隆皇帝親繪的《禦制漢柏圖讚》,刻碑立於樹旁,並有“漢柏曾經手自圖,鬱蔥映照翠蔭扶”的詩句。另外,泰山上還有著眾多的唐槐,據傳是唐高宗、玄宗兩代皇帝登封泰山時,于沿途栽植為名山增色,以增皇威。隨著宗教的發展,寺廟宮觀建立,古樹名木大量存活于寺廟周圍,成為研究泰山宗教文化的重要史料之一。

    

    從大量有關記載泰山古樹名木的古籍、碑刻上,還可以看到泰山的植被變遷史及林業史。漢武帝劉徹,曾8次登封泰山,植柏樹千株,首開泰山植樹之先河。泰山景區內較大面積的植樹,是清嘉慶年間所植,前後共植柏樹22054株,其範圍從岱宗坊沿盤路直至南天門下之升仙坊和獨秀峰。

    

    泰山有許多古樹名木獨立成景,引人入勝。如普照寺內的“古松篩月”,“壺天閣”下1000多米長的“柏洞”。南天門下第一佳景“對松山”,大片的古松層層疊疊,氣象非凡,真是“兩壁蒼松若乾坤之對峙,千岩飛雨響萬壑之雲濤”。“望人松”傲然屹立,猶如一巨人,傾身探臂,向中外遊人熱情招手,它作為泰山的三大標誌之一,早已成了畫家筆下的水墨丹青。

    

    泰山古樹名木不愧為稀世國寶,活的文物。泰山有23株古樹名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産!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01年11月30日


《文物保護法》修改座談會在南京舉行
圓明園國寶等百餘件珍貴文物28日啟程赴臺
工藝品廉價交易 誰來保護民族文物
工藝品廉價交易 誰來保護民族文物
保利藝術博物館文物珍品將赴臺展出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