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濟動態
財經資訊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地方通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廣電總局領導透露最新電影動態

    近日,全國電影發行公司及影院經理培訓班在北京電影學院舉行,在培訓班動員會上,廣電總局副局長趙實帶來了“上層”的一些消息,這些消息涉及電影行業進一步改革的各個方面。

    影片,不公映不能評獎中國電影的政府獎

    “華表獎”,每年5月23日(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紀念日)前後評獎,只要是在3月底之前送審通過的影片,都可以報名參加。現在,這一延續多年的做法即將被打破。從明年起,“華表獎”很可能改在每年年底評獎,參評的影片,必須先進入市場接受觀眾的檢驗。

    調整“華表獎”的評選方式,很有意義。眾所週知,“華表獎”是一項政府獎,這一獎項不僅能提高獲獎者的社會地位,而且百萬獎金也很可觀。因為“名利雙收”,各製片廠十分看重。但這幾年有許多影片,在評到“華表獎”、領了獎金後,就沒了聲息。製片方寧可把影片賣給電影頻道,也不願發行公映。主管部門已經注意到,許多影片就是為拿“華表獎”、拿高額獎金而拍的,在論證影片題材、出品時間方面均以“華表獎”為準,由此就出現圖解政策、題材類同、手法老套等一系列弊端,評獎與市場成了風馬牛不相及的兩件事。

    先進入市場再參評的方式,將徹底改變各製片單位的指導思想———要先進入市場,就不得不考慮觀眾的觀賞要求,不得不關心市場業績。從這個意義上講,今後的國産影片將會越來越靠攏觀眾,越來越接近市場。

    筆者從經理培訓班上獲悉:中央高層對“十五”期間的劇本創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市場為重點,必須瞄準觀眾、瞄準市場,贏得觀眾、贏得市場。一位領導強調:“沒有藝術家的創作自由,就沒有觀眾的選擇自由。創作人員心中永遠要有觀眾,要記住電影是拍給觀眾看的。”

    電影評獎制度的改革要求電影作品走市場之路,今後電影創作也將與市場日益緊密地結合。電影事業管理局吳克副局長介紹道,今後的劇本論證會,不僅要請寫作專家、民俗專家,還要請“市場專家”。目前,已有一批活躍在發行一線、熟悉電影市場現狀的電影人被納入電影局的視野。

    權威人士透露,截止8月下旬,今年引進大片的數量已達到14部。明年引進的數量,肯定比今年多,但不一定達到20部。

    隨著加入WTO的臨近,明年我國將準入20部引進大片。所謂“準入”,是指“准許進入”,並非“必須”,如同我國《婚姻法》規定,“女子20歲可以結婚”並非“女子20歲必須結婚”一樣,所有引進的大片,事先都必須經過審查,“準入”是有前提條件的,“20部”只是上限概念。

    經理培訓班上透露的另一重要資訊是:“第五代”導演群起而動,正在拍攝一批大製作,如張藝謀的《英雄》(李連杰、梁朝偉、張曼玉、章子怡主演)、何平的《天地英雄》(姜文、趙薇主演)、孫周的《周漁的火車》(鞏俐主演)、田壯壯的《小城之春》等。

    此外,製片方面還有一些重要資訊:迎接十六大的《鄧小平》已開拍,即將拍攝的影片還有:再現周恩來外交業績的《你好,萬隆》、反映青島海爾集團發展的《當代英雄》、以中關村科技群英為描寫對象的《中關村》、馮小寧執導的《嘎達梅林》等。這些影片中,天津電影製片廠的《遠華大案》因直指舉國矚目的遠華走私大案而格外引人注目。

    今年的超級大片無疑是《珍珠港》,其全國票房已達9000萬元,其中上海就達到1500萬元,再執全國之牛耳;上海環藝電影城《珍珠港》的票房名列全國之首;上海影城緊隨環藝之後名列全國第二;柯達和大光明也在前10位之列。但是,在750家影院中,300家影院的票房佔到總票房的94%,可想而知,其餘450家影院會是一種什麼狀況。因此,影院改造刻不容緩。

    中國目前僅僅有5000家影院,平均12.2萬人擁有一個電影放映廳,設施達到90年代水準的不足1%;而美國平均8600人便擁有一塊銀幕。在好萊塢看來,中國的電影市場“不只是座金礦,簡直就是一座未開發的鑽石礦”。

    經理培訓班傳出消息:上海的電影院改造已走在全國前列。天山電影院經改建,已成了擁有7個影廳的天山永樂影城;地處徐家匯繁華商業區的港匯廣場6樓,也將建成一座擁有9個放映廳的豪華電影城,與已在美羅城5樓建成的超級電影世界遙相呼應;數字電影已被提上議事日程;電腦售票系統日趨完善。有著中國電影發祥地美譽的上海,已經在影院改造方面頻頻舉措,成為挑戰好萊塢的先鋒。

    《解放日報》 2001年10月18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