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國寶”芋頭古侗寨探幽

    在國務院新近公佈的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縣的芋頭古建築群赫然榜上有名。近日,筆者專程驅車至古寨領略其古韻遺風。

    芋頭侗寨位於該縣雙江鎮芋頭村,面積約十二萬平方米,現有村民八百五十人。古寨于明洪武年間興建,歷經明、清兩代。後遭火災,幾經復建,既成今日之格局。現在,大量清中期以前的建築物仍依稀可見,其中有鼓樓、風雨橋、門樓、古井、薩歲壇、吊腳木樓居室、古驛道等。由於寨內的建築包含了侗族建築的所有內容,故中國民居研究會的專家稱之為侗族建築的“實物博物館”。

    進得寨子,首先躍入眼中的是一個山谷型侗寨,五十多棟民居鱗次櫛比,一百多年的煙熏火燎使得部分木柱、板壁發出錚錚亮光。蘆笙鼓樓高高聳立在寨中,它始建於清道光九年,屬方形,九重密檐攢尖蘆笙頂式建築.

    沿古驛道繼續往前走,就來到依山脊而建的牙上寨,在山下看上去,一棟棟吊腳樓依山排開,一層疊一層。要登上山脊就必須沿青石板拾級而上一百零八級臺階。再沿著石板路走到山腳下時,只見井棚下一口古井四面被青石板圍定,井內清澈見底,旁邊一塊石板上乾隆五十年的字跡依稀可見。幾百年來,正是這口古井滋潤了一代又一代的芋頭村民。

    同行的民俗專家認為,芋頭侗寨,從建寨選址,佈置建築物,到規劃村寨于周圍環境的協調及人們衣食住行、祭祀,都是傳統堪輿學説在侗民族地區現實生活中的運用。寨內各類建築因地制宜,依山勢,順風水分別佈置建築物,將自然風光與人為創造結成天、地、人三位一體,充分展示了侗民族的古樸憨厚和聰明才智。芋頭侗寨的建築屬於典型的山地溝谷侗寨山脊型和山谷型建築模式。

    寨內所保存的建築,無論是從整體到局部,還是從佈局到工藝,都融匯了侗族工藝的傳統和山裏人的樸實風格,全面反映了侗族的民族史和民俗史。

    中新社 2001年8月31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