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當殺豬變成藝術

    常言“亂世出英雄”,如今太平盛世,英雄不常見,各種新奇玩意兒倒是層出不窮。也難怪,世道太平之時,人們吃飽喝足之後就好琢磨新點子、新花樣兒,況且正趕上思想觀念百花齊放、個人行為五花八門的好時候呢?人們面對各種新奇玩意兒時可以邊搖頭邊説“看不懂”,卻沒有辦法阻止甚至忽視它的存在。這不,現在有人將藝術和殺豬聯繫在一塊了,聽説過“殺豬藝術”或“藝術殺豬”嗎?當然沒有,人家雖然玩的就是拿殺豬當藝術的招數,卻不會承認這是“殺豬”,而硬説是“藝術”,頂多加上“行為”二字,名曰“行為藝術”。

    像筆者這樣的凡俗夫子,如果遇到一個自稱搞藝術的人,必定羨慕之至,敬仰不已,即使遇到一個説自己喜歡藝術、並能對塞尚、梵谷指指點點的人,也會另眼相看之。在筆者眼裏,藝術無疑是高深莫測、雍容雅致的代名詞,更何況“行為藝術”這等有著新銳之氣的藝術呢?故而,筆者儘量以新潮的心態、藝術的角度來理解分析各種各樣的“行為藝術”,有的看得出一點名堂,有的看得一頭霧水,有的看得忍俊不禁。下面這位“行為藝術家”的“行為藝術”著實讓人哭笑不得,不信你也瞧瞧。

    這次“藝術創作”是在成都郊區某花園內進行的,“行為藝術家”名叫朱昱,來自北京,他給自己的作品取了個很生動的名字《復活節的快樂》。“創作”一開始,嗷嗷亂叫的大肥豬被七手八腳地抓住,打了一針麻醉劑後抬上手術臺,捆住四肢。第一刀下去,血冒了出來。用紗布將血抹去,再來第二刀。然後止血鉗有條不紊地進入豬胸腔,開始止血。由於藥量不夠,豬叫得越來越頻繁,血伴隨著劇烈的掙扎而大量涌出。不一會兒,這頭豬吐下最後一灘粘液,四腳朝天咽了氣。

    想來這頭豬也算榮幸,畢竟是為藝術而“獻身”,可謂“死得其所”。豬平時好吃懶做,不如牛馬辛勞,殺豬與殺牛殺馬比起來,較少引起人們的悲憐之感,且個頭足夠大,殺豬“行為藝術”可供眾人觀賞。選擇豬作為藝術創作的素材,作者大概也頗費了一番心思。不過此次失敗的創作還是讓朱昱備感遺憾,甚至很難過,因為按照他本來的意圖,作品結局應當是豬的“復活”而非血腥的屠殺,以此展現一種人與動物間的良好關係——蹶倒!如果某個罪犯在殺人時手下留點情,在受害者奄奄一息之時送往醫院搶救,是否也表明瞭罪犯和受害人之間的“良好關係”?筆者聽説過人死後“復活”的動人傳説,卻沒有聽説過為了“復活”而故意將他人殺死的事兒。這次創作縱然成功,那頭被開膛破肚而又奇跡般“復活”的豬將如何度過余生,恐怕創作者根本無暇顧及了。

    筆者不太懂藝術,據説也沒有人能給藝術下一個人人都能滿意的定義。但是藝術在筆者心中有個最起碼的標準,即藝術肯定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得來的東西。不知道在我國是屠夫多還是藝術家多,但如果把殺豬行為也叫做藝術,那麼必定有很多屠夫變成藝術家而有很多藝術家變成屠夫,藝術家或者屠夫的數量定會大量增加。莫非藝術真要以此種方式走向民間、普及大眾了?筆者不才,卻也身夠強力夠壯,憑著對藝術的崇拜與景仰,願從此拜師學殺豬手藝,説不定也能弄個“行為藝術家”的頭銜玩玩兒呢。

    其實想討個“行為藝術家”的名份並非只有學殺豬。不久前也是在成都,一個名叫周斌的“行為藝術家”創作了名曰《溺墨者的N次尖叫》的“藝術品”,這個名稱比起《復活節的快樂》來多了幾許時尚新潮的意味,頗讓人浮想聯翩。作品創作過程如下:全身赤裸、披散著長髮的周斌快步穿過圍觀的人群,來到一口盛滿稀釋墨汁的巨大瓦缸前,在眾人還沒回過神的當口跨入缸中,然後一頭溺進水裏,半天才露出一顆濕淋淋的頭顱,仰天長吟一句詩:“太多的酒!”又一頭扎進墨水中。在快憋不住氣的時候,鑽出頭來叫出第二句詩:“太多的肉!”如此反覆18次,在念完最後一句詩後又潛入缸底。這時,缸底傳來“砰、砰、砰”的敲擊聲,“嘩”的一聲,缸破水流,眾人驚叫四處逃散,躲避橫溢滿地的墨汁,而周斌則蹲在破碎的瓦片中喘息片刻後飛快地消失。

     比起殺豬來,用墨汁洗澡來進行藝術創作,沒有了血腥,較容易成功,且瓦缸、墨汁等物似乎有些傳統文化的色彩,容易跟藝術沾上邊。看來,要想成為“行為藝術家”,並不需要高深的知識和過人的才華,只要敢想敢做就行了。只是一旦此等“行為”真叫藝術,那麼藝術家一多,豈不就變得不值錢了?大概筆者守舊得很,總把藝術看成高雅之物、把藝術家看成稀罕之人,那麼是筆者的觀念該改改了,還是這些“行為”根本稱不上藝術呢?

    千龍新聞網2001年8月23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