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中外作品互譯 緣何比例懸殊

 靜渝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紅與黑》等文學名著有二、三十個譯本

    中外作品互譯的比例懸殊為1:10

    外籍華人作家在國外獲獎,在國內卻未必有市場

    魯迅先生視翻譯為“從別國竊得火來煮自己的肉”。他所理解的翻譯,是我們應該善於從西方文學中吸取營養變成動力,並非像郭沫若先生指責的“重視媒婆,不重視處女。”但實際上,我們翻譯了外國文學作品,成為“挂上匾以後就這麼個貨色”,不像日本,看《三國演義》《水滸》,竟然剖析到其中的戰略戰術,運用到商業中來。從五四以來我們學英文,學外國文學史,並作為常識納入知識結構,如果哪個“有點知識”的人不知道莎士比亞、海明威就成為笑談,而在國外,對中國文學有一知半解的人鳳毛麟角。翻譯的問題甚至影響到諾貝爾獎,諾貝爾獎評委馬悅然説中國近百年無獲獎者的關鍵問題是沒有好的英文譯本。

    我們不得不把焦急期待的目光投向中國文學作品的翻譯。

    南京大學外國文學系教授張子清曾出版過《地球兩面的文學》,對中美當代文學做過深入的調查研究。他説:“這是有歷史根源的。中國不強大,哪個學中文?而我們從五四以來,都在學英文,這是不平衡的。這種現象不是個別人能改變的。”張子清認為中國文學要在西方有影響,必須由國外著名的作家參與,有些作品不是中國人能翻譯好的。艾青在中國算得上是詩歌泰斗,但在國外卻沒什麼影響,就是因為缺乏國外知名作家參與翻譯。國外家喻戶曉的是北島、舒婷、顧誠,名氣之大甚至超過巴金,這裡面有很大的機遇性,主要還是翻譯。翻譯的問題甚至影響到諾貝爾獎。國外著名作家在語言操作方面更為專業,更合國外讀者的品味。俄美有一部分學者在研究中國古典文學,像龐德、賽珍珠等對宣傳中國是有很大的貢獻的。龐德翻譯中國古典詩歌,在20世紀影響了幾代人,已成為美國文學教材的一部分。中國有很多翻譯過去的作品,但是因為英文不“地道”,沒人看。美國存在“大眾文化”的現象,並左右了讀者的趣味和出版社的選擇。“大眾文化”成為國外的“刻板印象”,他們帶有陳見地認為中國是落後的,只要迎合了他們的口味,作品就會受到歡迎。

    人民文學出版社王培元認為,中國文學翻譯作品少和中西方文化不平等有關。中國的傳統文化曾對周邊國家産生影響,是“輸出文化”,清末以後成為“輸入文化”。有人説21世紀是趨向建設獨立文化的時代,中華民族確實處在文化的黃金時代,實際上還得翻譯別人的東西。現在歐美對中國的情況就所知甚少。這是大的背景。其次還有技術問題。中國的傳統文化歷史悠久,文字那麼繁難,我們自己都學著費勁,何況外國人。

    作家劉心武的作品《樹木與林同在》已與法國一家出版社簽約,同時還有幾部作品在洽談中。他説,中國翻譯的作品很少進入讀者的視野和出版市場,評論家也極少選擇翻譯作品。原因是出版社認為翻譯過去的作品不好包裝,在接受中國文學作品時非常慎重,加之國外真正了解中國文學狀況的人很少,因此選擇翻譯的作品有很大的隨機性。改革開放後,我們對西方文學的閱讀興趣濃厚,購買群體大,而一般的外國讀者卻不關心中國文學。

    中國社科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的李德純剛從日本回來,他説,目前在日本最有影響力的中國文學作品仍然是四大才子書、唐詩、魯迅、林語堂。郭沫若在日本是被瞧不起的。在歐洲,資産階級對中國有偏見,仍然是大辮子、小腳女人。中國文學翻譯的作品幾乎沒人看,認為寫抗日戰爭的作品很“水”,日本是戰敗了,但沒那麼“水”;日本人當然是站在他們的立場上看待戰爭。

    近年來,中國文學作品已經走出國門,並産生較大影響。如馮才、殘雪、莫言、蘇童、劉心武等。但相對而言,中國浩浩千年的文學作品被翻譯的還是九牛一毛。外文翻譯出版公司綜合編輯室賈桂楓在解釋西方翻譯中國文學作品相對較少的原因時説,他們有文化、經濟上的強勢,英美不太關心別國,這從新聞就可以看得出來,他們總是以國內新聞優先。另外還存在中國推廣介紹的問題,真正達到較大影響力的文學作品很少,主要問題還是能否拿出好的作品來。

    中國文學作品在國外很少被關注,而我國翻譯外國的作品無論數量、種類、速度上都在不斷地增長。南京譯文出版社宣傳科袁蘭説,譯文出版已出版文學類圖書170余種,包括當代外國流行小説名篇叢、譯林世界文學名著叢書,另外還有外國文學最新佳作叢書,最近正準備版華裔美國文學叢書,包括湯亭亭的《中國佬》、任碧蓮的《典型的美國佬》、趙健秀的《庚加西高速公路》、雷祖威的《愛的折磨》、李健孫的《中國仔》。在所有已出版的外國文學作品中,古典文學名著銷售情況最好。他們選擇翻譯的標準一般都是已獲得公認影響的,翻譯都採用規範的現代漢語,基於原文,並著力填補空白。

    與此同時,中國作家直接用西方語種寫作,並頻頻獲得大獎。金的《等待》獲去年美國國家圖書獎;今年4月,女作家高安華的《天邊》在英國企鵝出版社出版發行;戴思傑的《巴爾扎克和他的小女裁縫》在法國嘎裏瑪出版社出版,引人注意。劉心武説,他們直接用外文寫作,解除了翻譯這個中間隔閡,更易被西方讀者接受。中國當代作家翻譯過去的作品,很快被這些光芒遮蔽了。這也許將成為更能代表中國文學的一種寫作方式。

    賈桂楓認為,中國血統的外國作家頻頻獲獎,只是偶然的,實沒有那麼大的影響力。近10年翻譯外國文學作品沒間斷過,從《上海生死劫》到《第一滴淚》等等。他選擇翻譯作品特別注意內容和形式,更看重文字。他曾經看過《鴻》,感覺小説文字拙劣,在藝術上沒有價值。但無論如何,用西方語種寫作將來會成為趨勢。賈桂楓説,國外有一大批從在兩種文化間遊移,走出了以前那種對中國文化的依戀,甚至抗拒別國文化的圈子,在有一批受過系統教育的人正進入外國文學領域。在國外從事文學行業,必須進入主流,如果再找人翻譯中間會有差距、有隔閡。所以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直接用外文寫作。

    生活時報8月21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