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代文物證明:中國石刻印章的出現早于元朝

    在中國金石界,一直流傳著“文人以石制印始於元朝書法家趙孟頫”的説法,但近年來在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出土的遼代文物證明,中國石刻印章的出現應早于元朝。

    記者近日從赤峰市巴林右旗博物館了解到,赤峰市考古工作者不久前從遼上京(今巴林左旗)漢城遺址發現了兩枚巴林石刻製的契丹字印章,一枚是契丹大字,另一枚是契丹漢字。

    記者在赤峰市巴林右旗博物館看到了這兩枚石刻印章,其中一枚像小鎖一樣,上面刻了十幾個契丹大字;另一枚只刻一個契丹大字。據巴林石協會理事張玉祥講,契丹人使用契丹大字、契丹小字和漢字3種文字,其中契丹大字是通過對漢字減半增損而創作的。

    張玉祥説,遼代之所以取得了包括石刻印章在內的許多巴林石藝術成就,首先得益於遼朝創建者耶律阿保機,他是一位通曉漢語,積極推進漢文化與遊牧民族傳統文化互相吸收、共同發展的少數民族政治家。同時,巴林石藝術的發展還得益於內地賞石文化的滲透與交流。

    巴林石因石質較軟便於雕刻,所以是石刻印章的上等石材。巴林石協會是以巴林石相關聯産業、學術社團為基礎,巴林石愛好者及美術界、書法界知名人士為基本對象,研究巴林石文化的社會組織。該協會成立於2000年7月,現有會員500多人。

    這個協會通過對巴林石使用歷史的研究發現,遼代是巴林石文化鼎盛時期,文人以石制印十分普遍。近年來的考古成果證明,用巴林石刻製的遼代印章在赤峰市巴林左旗、巴林右旗、敖漢旗、寧城縣等地均有發現。

    據赤峰市博物館考古隊隊長、文物鑒定師趙國棟介紹,這些印章印面極具文化品位,是遠在遼代即以巴林石制印的有力實物佐證。如果以此來考證石刻印章出現的年代,那麼石刻印章的出現至少要比趙孟頫所生活的元代早150餘年。

     新華網2003年7月8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