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秦皇陵邊考古邊參觀 項目投資5個億

    《秦始皇陵遺址公園可行性研究報告》日前已經國務院批准。這標誌著秦始皇陵遺址公園這一全國規模最大、投資最多、歷史文化內涵極其豐富的國家文化重點建設項目已由前期準備轉入建設實施階段。

    秦始皇陵遺址公園項目建設是新世紀我國文化建設中的重大工程之一,它與國家博物館建設並列為我國文物保護事業的兩大重點建設工程。項目總投資5億多元人民幣,預計三年完工。

    那麼,這樣一個國家文物保護事業的重點建設工程在三年後又將以什麼樣姿態展現在人們的面前呢?為此,記者採訪了秦始皇陵文物保護建設工程指揮部副主任、秦俑博物館總工程師李乃夫。

    關於綠化 盡力恢復陵園自然風貌

    驪山以它特有的溫泉和風景而聞名於世。關於秦始皇為什麼特別迷戀驪山這塊風水寶地學術界一直有不同的觀點,其中北魏時期的酈道元解釋為:“秦始皇大興厚葬,營建冢壙于驪戎之山,一名藍田,其陰多金,其陽多美玉,始皇貪其美名,因而葬焉。”酈道元的觀點受到學術界多數學者的肯定。不過也有學者曾著文提出過異議,覺得秦始皇陵選在驪山一是取決於當時的禮制,二是受“依山造陵”傳統觀念的影響。

    “但無論怎樣,我們仍舊能從歷史零星的記載中找到秦始皇陵原貌的影子,因此在這項工程中,還將採用退耕還林政策將文物遺址區及周邊地區3.2平方公里的範圍綠化。”李總告訴記者,《史記》記載:秦始皇陵“樹草木以象山”。根據歷史研究和考古資料,鋻於陵園外城以內80%為遺址,在不破壞文物遺址和陵園風貌的前提下,加強綠化種植,以防水土流失,改善陵園的生態環境和保護,展示環境,並運用草木的品種、形態標誌地上、地下遺址,顯示陵園的整體格局、規模和內涵,盡力恢復陵園的自然風貌,這次的綠化面積約為2700畝,退耕還林(草)4800畝。

    關於博物館 動態性的參觀

    中國秦始皇陵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秦始皇陵于秦始皇即位起開工修建,前後歷時38年之久,比著名的埃及胡夫金字塔的修造時間還長8年,動用修陵人數最多時近於80萬,幾乎相當於修建胡夫金字塔人數的8倍。

    李總告訴記者,為貫徹執行“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這次秦始皇陵遺址公園的建設首先是為了秦始皇陵文化遺産的保護。秦始皇陵遺址公園主要包括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和3.2平方公里的綠化面積,而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包括現在的秦俑博物館,另外就是將建的石鎧甲坑博物館和文吏俑坑博物館。石鎧甲坑博物館的建築面積控制在1萬平方米以內,文吏俑坑博物館的建築面積控制在1800平方米。

    據介紹,石鎧甲坑博物館和文吏俑坑博物館都將建為地下博物館或者半地上博物館,“這在國內外是很少見的,主要建的是遺址性的博物館,要尊重原貌,在原址上建立博物館,即使是半地上也要掩映在綠陰之中,另外,與別的博物館不同的是,參觀者可以直接觀摩考古工作的開展,隨時來都會有新的發現,也就是説,我們的博物館是邊考古邊參觀,這也是與別的博物館不同的地方,這樣你隨著來都會有不同的進展,這是一個動態中的博物館。當然在建設地下的博物館雖然在有溫度濕度上利於文物的保護,但是在採光、通風上沒有地上博物館有優勢,因此這些不利條件要靠高科技手段來解決。”

    關於文物保護 採用現代科技手段

    記得2002年9月17日上午8點,全世界人們跟隨著“金字塔漫遊者”機器人上的攝像鏡頭走進胡夫金字塔,共同探究埃及金字塔的神秘。

    而這次的秦始皇陵遺址公園建設是新世紀我國文化建設中的重大工程之一。李總告訴記者,為了這個工程,他們曾經去埃及金字塔、義大利的龐貝古城、法國的盧浮宮進行考察,借鑒了他們在文物保護上的先進經驗,尤其是在利用現代科技進行文物保護。“比如,陶俑的顏色保護,它埋在地下的時候不會變色,但是一齣土,幾天工夫它的顏色就褪了,我們現在正在和德國共同來研究這個顏色保護的項目,現在的文物保護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運用現代化的高科技手段尤為重要。”

    關於徵地 農戶不利於文物保護

    提起秦始皇陵的深邃與廣闊,秦俑博物館的李總略顯激動,“秦始皇陵遺址公園的主要建設內容有:徵用秦始皇帝陵外城以內土地2902畝,將秦始皇帝陵外城以內的企事業單位和居民整體搬遷,採用退耕還林政策將文物遺址區及周邊地區3.2平方公里的範圍綠化,建設石鎧甲坑(含百戲俑坑)博物館、文吏俑坑博物館。而在這幾項中,尤其以徵用秦始皇帝陵外城以內土地為重。”秦俑博物館的李總告訴記者,“目前説我們發現的文物只佔秦陵全部的極少的一部分,因此這次徵用秦始皇帝陵外城以內土地2902畝和綠化的面積只是秦始皇陵的核心部分,而原先住在文物遺址範圍內的農戶以及單位不利於秦陵的文物保護。”

    據介紹,這次徵用土地上的農戶、單位將整體搬遷到另外一個已經規劃好的地方,“項目總投資為5億多元人民幣,其中用在徵地、拆遷及補償上的資金就佔總投資的70%。可以説徵地拆遷是此項工程的一個重頭。” (陳漢辭)

    《北京娛樂信報》2003年5月30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