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湖南文化産業前景廣闊

    四月的風輕柔地吹拂著三湘四水,火紅的杜鵑與滿目的青翠渲染著不盡的春意。近年來,隨著我國第三産業的迅速發展,文化産業如春芽破土,日益煥發生機。由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思卿率領,政協委員傅庚辰、李文珊、王慧炯、王世光、馬玉濤、畢克官、王成喜、李維康、李靜及金一偉等為成員的全國政協聯合調查組,近日奔赴文化産業春色漸濃的湖南,對長沙、岳陽、衡山、常德、張家界等地進行了考察。文化産業發展的廣闊前景令人欣喜,文化産業發展中如何解決一系列矛盾引人關注。

    湖南文化産業異軍突起

    湖南人很謙虛,説自己的文化産業發展剛剛破題。其實湖南的文化産業這幾年經營得有聲有色。他們實施了報業、廣電、出版、文藝演出“四輪驅動”戰略,且成績不菲。出版業形成“出版多勁旅,無湘不成軍”的整體形象;演出市場方興未艾,交易活躍;以湖南日報為龍頭的省報業集團和以長沙晚報為主體的市報業集團正在形成。全省文化産業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長,尤其是廣電、新聞出版利用政策上的優惠和自身行業的優勢,在全國同行業中領先一步。

    去湖南電視臺參觀時,天正飄著小雨。雨中的經視大廈和依山傍水的休閒度假村相映成趣,清新雅逸,“世界之窗”、“海底世界”公園也都無聲地展示著湖南廣電人的“托拉斯”大手筆。更令同行矚目的是,他們組建了全國第一家廣播影視集團,成立了湖南電廣傳媒股份公司,開全國廣電行業資本重組營運和實現規模經營的先河。

    市場經濟條件下,商品的買與賣人們已司空見慣。可是買斷一個節,確需非凡的氣魄。湖南廣電去年投資三千萬主辦了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今年更果斷出手買斷了“金鷹節”,他們看中的是廣闊的市場空間,他們想經營一個知名的文化品牌。去年辦節門票500元一張,黑市炒到1000元,10萬人冒雨觀看,明年“金鷹節”僅冠名權一項可望收入1000萬。

    湖南的《體壇週報》是一張富有傳奇色彩的小報。它最初只有2人,現在有84人;原先發行5000份,現在每週發行280多萬份;原先一個開印點,現在全國30多個開印點。它的異軍突起得益於準確的市場定位和寬鬆的政策環境。

    《週報》一開始就跳出省體委機關報的小圈子,放眼全國乃至全球,將讀者對象定位於體育迷而不是省內各級體委機關幹部,體育迷中又緊緊鎖定青少年這一消費群體,將青少年喜愛的足球、籃球、棋類作為黃金項目,迅速報道重大精彩賽事,形成以短文章為主、資訊密集型的體育報道風格。湖南體委十分開明,他們放水養魚,不干涉日常報道,成為《週報》發展的堅強後盾。最終使《週報》在我國“刀槍”般林立的2000多家報紙、6000多種雜誌中殺出重圍,笑傲“江湖”,每年上交利稅近3000萬元,躋身於全國地方報業百強。

    當一個國家在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取得重大進展之際,人們必將開始追求文化含量更高的生活和消費,開始向精神文化消費轉型。現在,隨著我國居民收入水準的不斷提高和閒暇時間的增加,人們對文化消費的需求會越來越大,越來越多樣化。這是社會進步和市場經濟為文化産業提供的條件和機遇,在同樣的條件下,誰能實行現代經營管理方式和組織形式,抓住機遇,掌握市場運作規律,誰就能搶佔文化發展的制高點。

    避免各自為陣重復建設

    文化産業在我國是一個新興的産業,諸多方面還是摸著石頭過河,但出現的一些問題不容忽視。

    調研中,委員們聽到的比較頻繁的字眼是:蓋樓;擴大印刷能力;資金短缺等。不論是報業、出版界,還是廣電、文藝界在介紹中都雄心勃勃地表示要將自己的硬體“蛋糕”做大。湖南日報投資2.4億元新建了32層的湖南新聞大廈,長沙晚報投資3億元蓋起了25層的長沙報業中心;湖南日報投資六千萬元更新印刷系統,長沙晚報斥資2500萬元從德國引進世界一流的高寶捲筒紙高速彩色膠印機,新聞出版業的3家印刷廠也投資1.7億元,購置了目前最先進的鐳射排版、高速彩印等現代化設備;廣電國際會展中心、湖南新聞出版大廈、湖南電子出版大廈、湖南高科技出版基地等都相繼竣工或投入使用。

    面對入世的挑戰和社會的發展,文化産業必須規模化經營,小打小鬧成不了氣候。但在一些同類項目建設上,地區、行業各自為陣,重復建設,勢必造成資金、資源的閒置和浪費,一邊是“吃不飽”,一邊是“上不了”,惡性迴圈,不利於競爭。

    這是文化産業管理政出多門、體制滯後所帶來的弊端,文化行業交叉管理、多頭管理現象嚴重,上有“三國演義”,下有“八國聯軍”,進行宏觀調控,改革體制,理順關係已迫在眉睫。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思卿指出,若能根據市場運作的規律,研究市場結構,消除地區壟斷、部門分割,通過兼併、聯合、重組等形式,形成一批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乃至跨國界的大型文化企業集團,清除市場壁壘,實行有序流動而不是“自我傾軋”,文化産業更有實力迎接入世的挑戰。

    強化旅遊文化品牌意識

    湖南的旅遊資源和人文景觀十分豐富,但在擴大知名度和文化旅遊宣傳促銷力度上,還大有潛力可挖。

    有人曾打聽,張家界在哪?其實湖南的張家界在自然景觀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享有“擴大了的盆景,縮小了的仙境,大自然的迷宮”之美譽,有我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有亞洲第一洞“九天洞”,有世上罕見的“人與生物圈”自然保護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産名錄》。如此景觀,沒有把品牌不斷做大,沒有在社會的大螢幕中鮮明地跳出來,不能不是一種遺憾。

    湖南還有許多讓人嘆為觀止的旅遊景觀和人文景觀都應該大打文化牌,進一步火起來。浩浩蕩蕩,無涯無際的八百里洞庭,因范仲淹《岳陽樓記》而成名的岳陽樓,以及“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名句都可以大做文章。

    “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唐代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不知傾倒了多少文人墨客,陶翁筆下的“世外桃源”就在湖南常德,這裡早已辟有“桃花源”風景區。多少年來,名篇《桃花源記》灼灼其華,而桃花源景區卻聲名不播。此外,湖南還有令人遐思萬千的瀏陽河,有號稱五嶽之一的南嶽衡山,更有長沙馬王堆出土並保存完好的千年女幹屍,超過全國考古收藏數量總和的三國吳簡,唐代開釉下彩先河的民間藝術瑰寶銅官窯……

    湖南的旅遊産品也沒有形成特色,缺少讓人進得來、留得住的整體環境。委員們認為,在提高知名度,營造知名品牌上,湖南需解放思想,優化環境,增強自身宣傳意識。以文化旅遊業的發展帶動飲食、旅館、交通、商業、娛樂業的配套發展,讓不可再生的自然和文物景觀中的經濟價值得到充分釋放。

    文化産業是21世紀世界最有前途的産業,由於在我國還處於起步和培育階段,所以至今沒有一個全面系統的指導政策,調研中人們對制定和完善政策有著強烈的呼喚。委員們提議,國家應及早出臺系統的文化産業政策,如財政稅收政策、社會資金準入政策、産業結構政策等;對文化産業從認識到體制都轉換觀念、改革體制、理順關係;湖南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機制;優化資金和資源配置,大打文化旅遊牌,努力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相適應,政府調控市場,市場引導企業的文化産業運作框架。

    

    《人民日報》 2001年05月15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