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陳凱歌《黃土地》當選“亞洲之最”

    英文版《亞洲週刊》近日公佈一項“亞洲之最”的名單,其中陳凱歌導演的《黃土地》被評為過去25年亞洲最好的電影。

    《黃土地》描述的是中國所特有的知識分子“下鄉史”,表達的是知識分子對中國農民的認識的心理過程。曾有一段時間有人用西方理論中的“後殖民語境”這個概念來形容第五代導演在國外獲獎無數的原由。而忽略了影片本身所具備的種種體驗、懷念與自責,用外國人的獵奇一筆代過,是非常不負責任的,那個年代可怕的貧窮,驚人的愚昧和像黃河一樣深沉的情感,不是那些搬弄著西方文學理論名詞的朋友們能讀懂的。

    《黃土地》簡介

    陜北黃土高原的一個村子裏,一場婚禮正在進行,新娘是個只有十二、三歲的娃子。下鄉採集民歌的八路軍文藝工作者顧青看到了這一幕,哀傷卻無能為力。晚上,顧青住在一位老漢家,家裏有個很會唱歌的女兒,叫翠巧,還有個兒子,叫憨憨。顧青談的有關延安婦女們婚姻自主的事打動了翠巧的心。共同的勞動中,翠巧把顧青當一家人來看待,他們一起唱著解放區的歌。父親仍要翠巧在四月出嫁,翠巧表面上答應了,心裏卻有另外的打算。顧青要走了,翠巧欲言卻止,老漢為他唱了一曲,憨憨送了他一程又一程。翠巧在山頂上等著顧青,她要與他同走,由於沒上級的批准,顧青婉拒了她。四月,翠巧出嫁了,她在新婚之夜逃出來,東渡黃河,去追求新的生活去了。六月,顧青又來了,憨憨把姐姐給顧青做的鞋墊給了他。黃河奔騰向東流去……

    陳凱歌簡介

    1952年8月12日生於北京,原名陳皚鴿。原籍福建長樂。

    1982年北京電影學院導演係畢業,後任北京電影製片廠導演。

    1984年開始執導影片。1987年赴美國進修,1990年回國。

    《黃土地》于1985年獲瑞士第38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銀豹獎,英國第29屆倫敦及愛丁堡國際電影節薩特蘭杯導演獎,第五屆夏威夷國際電影節東西方文化技術交流中心電影獎。

    《大閱兵》于1987年獲加拿大第11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評委特別獎,義大利都靈青年國際電影節大獎。

    《孩子王》于1988年獲第八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導演特別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影視委員會特別獎、比利時1988年電影探索評獎活動的探索影片獎、第四十一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教育貢獻獎;

    《霸王別姬》于1993年獲第4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其作品從不同領域,以不同方式對歷史和文化進行反思,具有風格化的視覺形象,新穎的畫面結構,寓言化的電影語言和深沉的批判力量。

    1994年執導《風月》。

    人民日報8月15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