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王朔:我們的網站六親不認

戴方

    王朔與葉大鷹聯手籌備“文化在中國”網站已經有不短的時間了,這其間正是網路從最高峰跌向最低谷的劇烈震蕩期。幾個月前,人們見面的第一句話往往是又有哪家網站開張,或誰誰誰又去了哪家網站。而在不久前一家網站的開通儀式上,大家見面的第一句話則是:“居然還有新網站敢開通!”在大家對網路似乎完全喪失信心時,王朔他們的“文化在中國”將於8月15日開通。下面便是本報記者就文化與網路的一些話題對王朔的採訪。

    記:現在人們對網路的興趣已經不再是浪漫和理想化的。人們似乎很快地就向悲觀情緒靠攏了。那麼,這種情緒對新網站會不會很不利?

    王:事實上,網路仍然是未來經濟的必然發展方向,這種認識並沒有改變。只是人們必須面對網路也要生存,也要賺錢的現實。從目前看,投資商仍然處在持幣觀望狀態,並沒有完全遠離這一行業。就近期開張的新網站而言,它們的存活幾率可能會更大。因為,它們大多有一定的資金儲備;運營管理模式更科學務實;成本控制也會很合理。像我們的"文化在中國"是一個小的網站。但在目前情況下,我們的運營成本可能更小,因而也就更沒有大網站的那種資金壓力。

    記:現在的網站數量很多,但內容品質卻十分薄弱,相對的吸引力與影響力也不大。那麼,“文化在中國”會怎樣呢?

    王:現在,即使是大的門戶網站在內容上也大多以轉貼為主。就像是他們買下了整條大街,為填補內容只能在整條街上貼滿別人的大字報。我們開的是一個店。我們沒必要去批發或銷售別人的東西,我們要做的是前店後廠。具體地説,我們希望自己能製作更加具有原創性或獨創性的內容,使“文化在中國”成為一些文化熱點、爭議的發生源頭。

    我覺得訪問量和商務模式這兩個標準並不十分重要。比如,如果大量傳統媒體關注並報道你的網站內容,受眾影響力肯定比網站本身的訪問量要大得多。再比如,你建立了某種電子商務模式與你能夠掙到的錢還有很大的差距,這點你是騙不了人的。

    如果我們有好的內容,一方面能獲得很大的影響力,另一方面,我們可以成為網站內容提供商,最終獲得商業回報。

    記:現在,網路媒體與傳統媒體都在快速變化,以適應新的環境,你怎麼看兩者的特點?

    王:我覺得傳統媒體的壓力感很強。它必須快速不斷地製造有爆破性的東西。或者説,傳統媒體的目的性很強。而網路媒體的空間更自由,對一些問題可以處理得更靈活,更從容,或者説,網路可以養一些題材,而傳統媒體恐怕等不及。就文化而言,現在的傳統媒體更加娛樂化、簡單化,而網路可以更深入化和話題化。網路媒體沒有篇幅、時間上的局限,各種可能性都很大。

    記:在傳統媒體上,無論是娛樂文化,還是前衛、另類文化的報道都很多,那麼,“文化在中國”會有什麼新的空間呢?

    王:我覺得文化是無限的。娛樂是一種商業驅使下的文化,而純文化則是一種精神本能。中國文化的特點是:文化雖不特別燦爛,但形形色色的各種文化還是有的。這一切也就決定了文化和人物的爭議會很多。

    我們會選擇一些人物,比如説,你太有名了,你真名副其實嗎?咱們得分析、了解一下。再比如,你現在很活躍、衝勁很大,咱們也得關注、議論一番。我們通過有深度的梳理,可以看清一些文化人物的真面目,文藝作品的真實價值。其實,成功有時就是對缺憾的一種掩蓋。一方面我們可以發現一些假冒偽劣,另一方面我們也能發現一些我們過去忽視的、被埋沒的東西。

    我們的一些原則是:

    1.六親不認,但剛開張時暫不犧牲什麼人。

    2.將無人所知或只為小眾所熟悉的新觀點向大眾傳播。

    3.儘量擺脫任何概念。不管前衛,還是主流,我們追求泥沙俱下的效果。

    我們主要經營線上訪談。力爭邀請各領域最有主見的文化創作人、批評家、研究人員參與。這種交流和爭議達到什麼程度是未知的、不可預測的。這也許正是我們的挑戰所在:也許一舉成名,廣受關注,也許一錢不值,毫無反應。內容是否精彩是生死攸關的。

    記:在文化領域,堅持品位和向市場低頭總是矛盾的,“文化在中國”會怎樣?

    王:我想如果在頭3個月到半年引起很大關注,“文化在中國”向娛樂化、大眾化轉變是肯定的。這一方面是後繼投資商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大眾口味的強勢影響。不向娛樂化轉變倒不正常了,我在這方面有心理準備。

    北京晚報8月14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