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高雅藝術進駐北大

     四五月份,北京又進入了熱鬧的演出季,與以往不同的是,許多熱點演出已不再僅僅集中于市中心的幾家老場地,比如您想看《狂飆》就得趕到地點有點“偏”的北京大學百週年紀念講堂去。師生們喜歡親切地將它稱為“大講堂”。它是1997年校慶期間奠基,在原來60年代已有的大膳堂原址上興建,去年5月正式投入試運作的。“大講堂”建築面積12600余平方米,內設2167個座位,目前已入圍北京90年代十大建築的評選。但是單憑一流的硬體顯然還不足以説明眾多高水準演出團體為何不約而同地“捨近求遠”,甚至犧牲商業利益到此演出。更深入的原因值得思索。

    中央芭蕾舞團是北京大學的常客,且不説拿手的劇目都要到這兒來演,中國版的《胡桃夾子》、請瑞典人編導的洋味十足的《梁祝》等賣點十足的大戲也紛紛將首演地點擱在北大,中芭團長趙汝蘅一語道破了該團的良苦用心:“我們是到北大找知音去了。”她説,要繁榮芭蕾藝術首要是培養觀眾群,到北大去演出絕非經濟利益驅使,也不是單純響應“把高雅藝術送到高校去”的號召,他們希望通過北大這個文化基地的“點”帶出真正喜愛和欣賞芭蕾的觀眾“片”。至於將幾齣重戲的首演地點選在“大講堂”,趙團長認為,新作品的亮相最需要的就是觀眾能集中精力並與演員達到呼應和交流,北大及其周邊地區觀眾的文化素養以及北大開放、包容的文化傳統都使演出的整體效果得到了保證。她還舉例説中芭多次演出中國版《胡桃夾子》,而在北大首演的效果是最滿意的一次。

    話劇《狂飆》也將在不拿一分票房分成的前提下于明後兩天在“大講堂”首演,隨後再轉戰首都劇場。説起原委,該劇製作人李東介紹,他們實際是在劇本尚未成型時便已有了在北大首演的想法,因為這個戲就是為北大學生寫的。“《狂飆》描寫的是上世紀初新文化運動背景下,一群後來成為大師的熱血青年當時的狀態,他們有理想,但有時也會迷茫,而這恰恰與當今年輕人的心態有某種共同之處。”對於在北大首演的意義,著名田漢專家董健教授在看過此劇連排之後也認為非同一般:“以科學、民主、自由為主旨的北大精神正是中國大學之魂,也恰與田漢畢生的追求相吻合,希望《狂飆》能從北大吹向全國,吹往世界。”

    北大百週年紀念講堂的負責人之一張勝群認為,“大講堂”的吸引力除了具備師生的高欣賞水準能與演出要求相契合的軟體外,一流的演出環境、高檔次的演出水準以及自身精心培育市場等“硬”措施與之“裏應外合”共同促成了校內演出市場的繁榮,試運作一年來雖然是“摸石頭過河”,也總結了不少心得,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第一,面向師生,因而票價僅相當於校外劇場的1/3到1/4,維持在20-120元之間且中低票價的座位佔到50%,但是低價位卻維持了高上座率,去年平均達到80%以上,今年上半年因演出較頻繁對票房有一些沖淡,卻仍把平均每週一場半的商演上座率維持在70%左右,觀眾喜愛的中芭等團體演出依然火爆。第二,市場的紅火還得益於與眾多國家級演出團體建立了直接聯繫,“我們平時寧可空著也不和可信度低的團體合作,這種謹慎使得‘大講堂’在文化演出圈裏信任度直升,保證了北大演出市場的整體層次”。第三,將目光滲透到了周邊地區,成功利用質價優勢激活了周邊文化市場,中關村許多大企業的員工也成了熱心觀眾。

    在“高雅藝術火爆北大校園”這種令人欣慰的場面背後,張勝群留下一句話:“要是講堂大門開在街面上就好了。”“大講堂”作為校內演出場所首先需保證校內活動,有人曾有過社會上來看演出的人多了、車多了會影響校內安全的擔心;也有不少學生認為校內劇場可以隨便些,有過買了大包零食、夏天要帶西瓜進場邊吃邊看的,儘管類似管理上的問題已逐漸解決,但“大講堂”今後發展的難度仍在於這一堵校園的圍墻。其實“大講堂”不妨借鑒國外大學消除圍墻的開放姿態,以北大特有的包容與自由放開手腳接軌市場,少一分無奈多一分精彩。

    《北京青年報》 2001年4月29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