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橋大街工地奇洞本是元朝金水河(圖)

    上周,北京市西城區太平橋大街豐盛醫院門前挖出了老下水道,出土了大量城磚。筆者當天去工地探訪,並核對了有關資料,確定,這條老下水道就是民國時期北京市當局改造大明濠,砌築暗溝,興建馬路的遺跡。

    古時按“五行”説法,西方屬“金”,此河由西方引來,所以叫“金水河”

    大明濠的前身,是元大都時代的金水河。元初,著名水利專家郭守敬在引昌平白浮泉水,經甕山泊(今頤和園昆明湖)、高梁河由和義門(明、清時的西直門)北水關入城進積水潭的同時,又在高梁河以南開闢了一條河道,引玉泉山水由和義門南水關入城,經今西直門內柳巷一線,南折流入大都城。古時按“五行”説法,西方屬“金”,此河由西方引來,所以叫“金水河”。

    進入明朝,因金水河上游斷流,河道逐漸演變成排水溝,名稱也改叫了“大明濠”(“明”是明溝、露天之意,不是“明朝”之意)。大明濠,北起西直門內的橫橋,順著京城北高南低的地勢,向南流經今趙登禹路、白塔寺路口、太平橋大街,折向東,經今35中學門前,再折向南,經民族飯店西側,穿越今復興門內大街,再沿佟麟閣路走向,向南從宣武門以西的象房橋下(今新華社西側),流入內城南城墻外的護城河。

    每逢暑季入伏,還要帶大象到宣武門外護城河中洗浴,號為“洗象節”

    大明濠由北向南蜿蜒十余公里,濠上曾建橋35座(據《燕都叢考》附圖統計),連接著兩岸街道、衚同的交通。大明濠沿線留下許多與水有關的地名,有些地名沿用至今,如八道灣(魯迅和周作人曾居此)、馬市橋(今白塔寺路口)、太平橋、前泥洼、後泥洼、二龍坑(清朝鄭親王府在此,今名二龍路)、臭水河(今名受水河衚同)。大明濠南端終點象房橋,西鄰象來街,得名于明、清時代的象房。象房養有大象,供朝廷舉辦朝會時,排列在紫禁城午門前作為儀仗。每逢暑季入伏,還要帶大象到宣武門外護城河中洗浴,號為“洗象節”,引得市民圍觀,曾為京城一景。舊時,為確保雨季排水通暢,每年開春,還要派人給大明濠挖泥清淤,所挖淤泥,堆積兩岸,臭氣熏天,人稱“臭半城”。

    因明、清所遺皇城阻隔市區交通,正在陸續拆除,遂利用拆除皇城所得之磚,砌築大明濠暗溝

    大明濠作為縱貫京城內城西部的排水幹渠,一直沿用到民國初年。當時“京城市政公所”提出《籌劃改築大明濠》方案,説“大明濠係明溝……為西城一帶各暗溝之總匯。年久失修,已多淤積,而鄰近居民復任意傾入垃圾、穢水等物,以致逐段堵塞。且溝墻崩圮,行人車馬時慮傾躓……擬定全段改築暗溝,上修馬路。”改築工程于1921年開工。恰逢此前後,北京當局因明、清所遺皇城阻隔市區交通,正在陸續拆除(只留天安門周邊皇城未拆),遂利用拆除皇城所得之磚,砌築大明濠暗溝。這種磚,尺寸小于建築城墻之大城磚,故有“二城磚”之稱。

    據筆者在太平橋大街豐盛醫院至政協禮堂路段(此地曾有清朝順承郡王府)工地的觀察,開挖暴露出的暗溝,截面下方上圓,溝底及兩幫用“二城磚”襯砌,寬度約1.8米,頂部用兩排“二城磚”起券成雙層拱圈,高度約2.1米,頂部距地面土層厚度約1米。每隔一段距離,還築有直通地面的豎井,蓋有鑄鐵井蓋。

    佟麟閣路和趙登禹路就建在元朝金水河之上

    “改築暗溝,上修馬路”的工程于1930年完成。自此,歷經明清兩代的大明濠從地面消失。沿暗溝之上建成的馬路,在當時被評定為“一等乙類”道路,統稱為“溝沿大街”。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件”爆發,日寇向北平倡狂進攻。駐守北平,軍部設在南苑的中國陸軍第29軍奮起抵抗。1937年7月28日,副軍長佟麟閣和第132師師長趙登禹在南苑激戰中壯烈殉國。抗戰勝利後,由佟、趙二將領的老上級馮玉祥將軍發起,經當時的“北平市臨時參議會”決議,在1947年3月13日,由北平市長何思源(何曾在北平和平解放中作出貢獻)簽發了“北平市政府戶字第59號訓令”,決定將南溝沿大街命名為“佟麟閣路”,將北河沿大街命名為“趙登禹路”。(陸元 徐莉)

    《北京青年報》2003年4月16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