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20世紀芭蕾的三大變化

    芭蕾從15世紀中期起源到19世紀末古典芭蕾的輝煌,芭蕾藝術呈線型遞進式發展,即一個歷史階段覆蓋、替代另一歷史階段,芭蕾形態則藉此逐步演進、升級而日臻完善;20世紀芭蕾的發展進入多元時代,出現了風格多樣而互動、流派爭妍且融通的態勢,圖示則呈傘型焦點輻射狀。現代探索型新作魅力四射,19世紀經典舞劇依舊風光,交響芭蕾與戲劇芭蕾並行不悖,長篇巨著和精緻小品相映成趣,各民族文化的注入使得芭蕾愈加異彩紛呈。這種態勢,與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的變化密切相關。二次大戰結束尤其冷戰結束後,多元發展成為時代主流,新的政治經濟格局反映在文化現象,則呈現多元、互補、變異和昇華。

    與上述發展態勢並駕齊驅的,是20世紀芭蕾的創作觀念與創作手法發生了三個明顯變化:一、與現代舞由對立、排斥而相互吸引和交融;二、交響芭蕾的興起;三、戲劇芭蕾的昇華。

    世紀初鄧肯以反叛芭蕾傳統規範為標誌的“自由舞蹈”似乎對芭蕾構成威脅。可是,一個世紀過去了,芭蕾非但沒有被現代舞替代或消亡,反而獲得空前的大發展。這是在更新階梯上的發展而不是墨守陳規的勝利,鄧肯的挑戰,促進了芭蕾的變革。

    芭蕾美學要素“開、繃、直”,是現代舞意欲衝破的芭蕾程式化約束,因此芭蕾視現代舞為大忌而拒之於千里之外。但隨著人們對現代舞認識不斷加深,芭蕾同現代舞由相互對立而趨向接近、借鑒、融會,促進了各自的發展。由於現代舞強調體驗和感悟的抽象性表達,往往蘊含某種深刻的理念,具有社會性和人性的呼喚;在形式上又注重力度與情感的結合,所以芭蕾吸收現代舞手法和素材,便擴充了舞蹈的語匯量和表現力,增強了作品的感染力。而現代舞借鑒某些芭蕾規範美,同樣增加了現代舞的表現力。總之,消除隔膜形成芭蕾和現代舞雙贏的局面。

    交響芭蕾發端于30年代,一些芭蕾編導採用交響樂曲編舞,建立起一種音樂與舞蹈之間的新的結構關係,産生了一種新的芭蕾品種——不含戲劇因素地表現音樂,即交響芭蕾。交響芭蕾把芭蕾藝術帶到一個新的環境,這裡不再刻意説明什麼,一切任憑觀賞者自己去想像。在交響芭蕾作品中,各種舞蹈、雙人舞、獨舞、群舞在同一時刻、同一節拍中相互交錯,令人目不暇接,恰似一支交響樂隊。透過明亮的音色、清晰的線條、規範的動作之相得益彰地組合,描繪出形象化的音樂圖形,向人們傳輸著層次豐厚的意蘊,傳達著與樂曲同步的情感。交響芭蕾作品裏沒有充塞輝煌技巧的表演性插舞,卻極為流暢地舞個不停。它不矯揉作態,不追求浮艷,捨棄堂皇富麗的布景,演員著裝也十分簡便,因此愈顯樸素、自然。交響芭蕾的出現,是對古典芭蕾的突破傳統的戲劇芭蕾的構成要素,離不開一個核心故事,交響芭蕾則把舞蹈同故事剝離開來,變得抽象而愈加音樂化也愈加詩化。

    交響芭蕾的興起深刻影響了芭蕾走向,擴展了芭蕾的創作思維。20世紀任何形式任何風格的芭蕾創作,都不能不參照交響芭蕾的成功系數,追求交響化的體現。

    由於淡化情節、交響處理等現代舞劇觀念流行,似乎戲劇芭蕾的生命力已經萎縮。然而20世紀中期,一部部新舞劇《奧涅金》、《曼農》、《村居一月》、《梅雅林》的相繼問世,徹底打破了這種悲觀的判斷。這些舞劇保持純正的古典風格,卻用不同於古典舞劇的格式、結構和編舞手法,成功地把戲劇芭蕾的傳統領進現代劇場,信心十足地面對現代觀眾大聲説:請看吧,戲劇依舊是芭蕾的靈魂。這些嶄新的舞劇,既是傳統的繼續,又是傳統的背離。它的敘事結構依然是舞劇,而舞蹈編排卻是超越傳統的。它們將情感表達與技巧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舞劇的結構重心最終落到了心理的、情感的軌跡的描寫,舞蹈的肢體運動,變成了明確的心理活動的投影,舞蹈便成了舞劇主人公的心象外延。因此,心理描寫構成20世紀現代舞劇創作觀念的一個支柱,使得舞劇選題超越了神話模式的簡單貧乏與唯美表現。人們常説舞蹈長于抒情拙于敘事,如何揚長抑拙《奧涅金》等舞劇做了最好的回答。這些舞劇使戲劇芭蕾得以昇華。

    《中國文化報》 2001年4月24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