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經  濟
財  經
國  際
法  制
教  育
科  技
軍  事
文  化
體  育
健  康
旅  遊
讀  書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地方通訊
華人社區
域外評説
世界博覽
圖片中國
文化週末
魯迅又熱原因各有評説

     近一個時期以來,與魯迅相關的戲劇、電視、圖書開始增多,日前民謠史詩劇《魯迅先生》震撼了許多觀眾,電視劇《魯迅與許廣平》也引起了一定反響。尤其是出版界,今年有關魯迅的圖書五花八門:福建教育出版社推出《魯迅手稿全集》;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21世紀:魯迅和我們》;廣東出版社展示出《魯迅集》;吉林人民出版社有王吉鵬等人的新著《魯迅民族性的定位》和《中學語文中的魯迅》等。另外,還有《魯迅佚文集》、《魯迅與日本》、《魯迅研究爭鳴集》等十幾部著作將在今年與讀者見面。據悉,一個較大規模的魯迅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也將在年內召開,魯迅在中國文壇上持續走紅,已成了中國的奇異的景觀。自“五四”之後,沒有一個作家像他那樣引起後人如此眾多的話題,其中因由,頗值得深思。

    魯迅是説不完的

    去年,因《收穫》開闢的“走近魯迅”專欄,曾一度引起爭鳴,火藥味之濃,在文壇上是罕見的。罵魯迅者有之,捍衛者亦許許多多。這爭論後來延續到文壇之外,在史學、哲學界也很有反響。今年伊始,人們在一些雜誌和報紙上,仍能看到爭論的文字,比如應如何看待洋八股和知識分子問題,如何對待語言的問題,等等。每一次問題的討論,魯迅都成為了一個中心話題,他的影響之深,是別的作家無法相比的。其實,從抗日戰爭、延安文藝運動、解放戰爭、沉重的五十年代,“紅衛兵”運動,乃至八十年代的新啟蒙、九十年代的“人文精神”討論等,我們幾乎一直未能擺脫魯迅的余蔭。而在這個余蔭裏,各種不同的聲音也蘊含其中,尤其謾罵魯迅的,時常可見。針對這種情況,著名學者郭預衡指出:

    “這些年來,魯迅不斷受到貶抑和攻擊,這是勢所必至、理所當然的。有人為此而生閒氣,我看大可不必。

    試想,在今天,如果一些文痞不是貶抑、攻擊魯迅,而是尊崇、歌頌魯迅,那魯迅還是魯迅嗎?”

    魯迅研究專家王得後在《魯迅與二十一世紀》一文中也指出:

    “全球化嗎?這不過是一個新名詞,換了一個新説法罷了。自然,也許是我的不學,馬克思不是早就提出了‘世界市場’了嗎?

    全球化我不懂。在我感覺中的‘全國化’中,我覺得魯迅還很年輕,魯迅還葆有旺盛的強大的生命力。魯迅寫小説,‘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為的是‘改良這人生’。魯迅小説中所揭出的病苦,即使已經得到療救,而且已經痊癒,難道就沒有新的病苦,難道這人生已改良得盡善盡美?”

    不僅在現代文學界,在其他人文領域裏,魯迅也是出現頻率很高的名字,哲學家王乾坤是以魯迅思想為基點進行學術思考的;畫家龔沙、王偉君的繪畫主題就是魯迅;明清史料專家黃裳一生崇尚的就是魯迅風骨……説不完的魯迅,已成了我們民族文化的一道風景。

    仍是作家心目的英雄

    張承志一直是魯迅的崇拜者。在近幾年的孤獨跋涉裏,魯迅始終是他的靈魂的前導。關於魯迅,他寫過多篇文章,尤以《致先生》、《再致先生》而有名。張承志看重魯迅,主要是其一以貫之的自由意志和批判意識,他在魯迅的文本裏嗅到了一股不盡的生命氣息,仿佛一道激流,引導著他在跋涉中得到了快慰。具有先鋒意味的余華,也很喜歡魯迅,在看過了《吶喊》、《徬徨》之後,有相見恨晚的感覺,並嘆:魯迅自己就是一部文學史。山東作家張煒在自己的小説裏,常常融進魯鎮式的陰影,敘述口吻裏夾帶了幾許蒼冷感。他新出版的《外省書》,有人就讀出了魯迅式的調子。作者對歷史境遇是那樣的迷戀,小説富有魅力的部分,正是歷史精神的勾勒,以及人物命運的形而上的凝視上。作者不僅青睞魯迅的小説,而且對其雜文也十分喜歡。他發表的《荒漠之愛———夜讀魯迅》,找到了許多精神線索,見解是精闢的。殘雪在解讀魯迅小説《鑄劍》時,大發感嘆,説:

    “以‘天人合一’的文化滋養著的國人,最害怕的就是這種靈魂的分裂,所以魯迅先生作為純粹藝術家的這一面,長久以來為某種用心所掩蓋、所歪曲,而對魯迅藝術的固定解釋的模式,長久以來也未得到任何突破。我輩愧對先生之處,就在於讓他的孤魂在荒漠中長久地遊蕩,遇不到同類。”

    關於魯迅世界的不同感慨,我們在王蒙、林斤瀾、邵燕祥、李銳、王安憶、劉恒、林賢治、王朔、劉震雲等人那裏,仍可以看到。邵燕祥的雜文有魯迅氣象;劉震雲小説的某些意象,閃著《吶喊》的影子;而在劉恒那裏,魯迅作為一種參照,一直是巨大的存在。有人在《虛證》裏看到了魯迅《孤獨者》的韻律,在《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中體味了阿Q的某些精神。當代作家不僅在魯迅那裏看見了思想的美,也從中悟出諸多藝術之美。王安憶在《類型的美》一文中,就有趣地説到魯迅小説的特色,發先人未發之言,令人很覺新鮮。林斤瀾從《故事新編》中,找到小説的一種特別的形式,體味十分獨到。作家們談魯迅,與學者眼裏的魯迅,略有不同。但在一點上大家走到了一起:魯迅作為一種文化資源,是開發不盡的。

    青年知音漸多

    魯迅持續地受到關注,在於在青年讀者中,有一批相當的愛好者,不久前某電視臺的統計表明,有近一半的中學生喜歡魯迅。魯迅博物館每年參觀的人數,一半以上是中青年人,有關魯迅的普及讀本,很受歡迎。魯博書店經理蕭振鳴説,來書店的學生,對魯迅傳記、魯迅著作導讀之類的書,很感興趣。每年有相當一部分圖書,是由學生們購買的。

    而目前把魯迅搬上舞臺、銀幕的,大多也是青年人。張廣天等導演的《魯迅先生》,演出人員大多數在二十幾歲,但他們對魯迅的理解,卻是特別的。年輕的一代對文學前輩的塑造,雖不同於前一代人,但基本上也能把握到一些精神,且具有著新的時代的特色。他們對魯迅産生感情,一方面來自對歷史的解讀,另一方面乃自我的生活體驗。在“全球化”浪潮一浪高過一浪的今天,青年們感到,能以真正的人的聲音與惡的文化勢力抗爭的,惟魯迅的精神。張廣天等人以現代手段對魯迅的解讀,一定程度體現了年輕一代的夢想。

    與此對應的,在學術界,一批青年學者漸漸走近魯迅。高遠東、王培元、秦弓、高旭東、王乾坤、孫歌、李書磊、吳曉東、曠新年、郜元寶、王彬彬、房向東、唐復華等,都寫過較有分量的文章,且對學界産生了一定的影響。一大批魯迅研究新秀,也是帶動魯迅研究熱的原因之一。這些青年學人,有的是從現代史研究走向魯迅,有的是因當代文學研究而走向魯迅。像曠新年,本來是胡適的研究者,但在深入的思考、對比中,發現了胡適的諸多問題,對魯迅反而産生了感情。高遠東在對比魯迅與周作人時,也發現了魯迅高於周作人的地方。他認為:“比較起來,魯迅與學生、青年的關係顯然比周作人之於俞平伯、沈啟無更具現代性的。”曠新年在比較魯迅與林語堂、周作人之後,也發出了類似的感嘆,他説:“像胡適、林語堂、周作人,他們與我們民族的生存經驗是脫節的。胡適、林語堂身上挂滿了西方的獎章,周作人甚至可以作漢奸。他們活得那樣精緻漂亮,和我們粗暴的靈魂災難的歷史有絲毫關係嗎?”那麼多的青年,重新返回到魯迅的世界,或許是現實感受與歷史感受的一種呼應。在經歷了所謂“後現代”、“新新人類”之類的潮流衝擊後,人們猛然感到,中國人的心理結構和文化結構,還沒有走出魯迅的視野。在魯迅的余蔭下徘徊,看來是一種歷史的新選擇。

    《北京日報》 2001年4月22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