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安門城樓8日起停止開放進行文物維護修繕

    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門地區管理委員會發佈公告宣佈,經上級批准,因進行文物維護修繕,從2月8日起至4月30日天安門城樓暫停對外開放。

    這位負責人對新華社記者強調説,此次修繕內容主要是對城樓上的地磚及部分供電、通信、照明等設施的改造、維修和完善。

    記者8日上午在天安門城樓下看到,登樓售票處已停止售票。城樓下的空地上,身穿工作服的工人正在往城樓上搬運各種施工材料、搭設施工專用角手架、設置施工用料場和進行施工圍擋。天安門城樓上,修繕工程已經初步展開,工程技術人員正在利用測量儀器隨時對施工品質進行監測、把關。

    依照國家有關文物修繕的規定,此次天安門城樓修繕工作更加科學、合理,符合文物保護的規定。

    由於中國古建築磚木結構的特點,對天安門城樓維修已成為一項經常性的工作,北京幾乎每年都要對城樓進行各種日常維護工作。

    北京市文物局局長梅寧華8日上午對媒體表示,天安門城樓的這次修繕方案是經過許多專家的反覆論證,一直籌備醞釀了三四年的時間。

    北京市文物局文保處有關人士稱,參與古建築施工的施工隊都要具備古建施工資質。這次對天安門城樓進行文物保護,在施工隊伍的招標上也同樣注重了這一點。

    新中國成立後,天安門城樓曾分別於1952年和1970年進行過兩次較大規模的修繕。在迎接新中國成立五十年大慶前,天安門城樓又經歷過一次大修。

    天安門城樓正面的兩條橫幅大字標語牌已于2000年年底前完成翻新,更換後新的大字牌匾沒有採用以往的木結構,而是選用了彩色噴塗鋁板和半透明亞光耐力板製成,這與原木製件相比,更為結實、耐用、美觀。

    現高34.7米的天安門城樓始建於明朝永樂十五年(西元1417年),原名承天門,曾兩次毀於大火。清朝順治八年(西元1651年)大規模重建後更名為天安門,在古代這裡是皇帝頒詔大典的地方。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在天安門隆重舉行。從此,天安門城樓成為黨和國家舉行重大慶典活動的重要場所。

    1961年,國務院將天安門城樓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作為中國最著名的一座古建築,1988年,天安門城樓開始對外開放接待中外遊人參觀。目前,天安門城樓年接待人數達到240多萬人。

    8日上午,來自黑龍江的李京與母親本是專門來城樓參觀的。“沒想到卻趕上城樓修繕不開放,這太遺憾了。”李京説,“但我們相信城樓經過這次修繕一定會更加莊嚴和漂亮,到時候我們一定要再來登天安門城樓。”

    新華社2003年2月9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