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儒教思想與生態環境保護

    香港孔教學院院長 湯恩佳博士

    遵循自然規律辦事,節約自然資源是儒教生態倫理思想的主流和內核。合理利用資源和保護自然資源在中國古代農業社會有其深厚的歷史淵源。據載,大禹曾具有良好的生態保護意識,“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長,夏三月,川澤不入網罟,以成魚鱉之長。”(《逸周書大聚解》)周文王在臨終前囑咐武王要加強山林川澤的管理。他説:“山林非時,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長;川澤非時,不升網罟,以成魚鱉之長;……是以魚鱉歸其淵,鳥獸歸其林,孤寡辛苦,鹹賴其生”(《逸周書文解傳》)。周文王這番話是在訓誡自己的接班人時説的,足見他把生態資源的保護看成是關係國計民生和國家治亂興亡的首要大事。

    儒教認為,“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中庸》第二十六章)正是從這個意義上,儒教主張人應節制慾望,以便合理地開發利用自然資源,使自然資源的生産和消費進入良性迴圈狀態。儒教自孔子起就堅決反對濫用資源,明確提出“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論語學而》),(《論語述而》)所載孔子“釣而不網,弋不射宿”,曾子所説的“樹木以時伐焉,禽獸以時殺焉”(《禮記祭儀》)都表達了取物有節,節制利用資源的思想。孟子對這一思想作了進一步的發展,要求統治者節制物欲,合理利用資源,注意發展生産。他説:“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時,用之以禮,財不可勝用也。”“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林木不可勝用也。”(《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認識到其他物類對人類的重要性,所以提倡“仁民愛物”。他所提倡的“仁民愛物”反映了儒教重物節物的思想。他認識到,只有重物節物才能使萬物各按其規律正常地生生息息,人類才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生活資源。

    如果説孟子承續了孔子較多地從人道自然的層面理解人與自然的關係的話,那麼半個世紀之後的荀子則較多地從人道自然的角度理解自然,倡導尊重並保護自然。

    儒教的自然觀認為,人本身是自然的一部分,人類應尊重自然秩序和生命。但在實踐中,人們很少能夠尊重自然,不能從長遠和全局考慮如何更好地與這個星球的自然環境協調發展。人類對環境的破壞速度超出了人類自己的預料,同時也正在為自己的行為而自食惡果。江河洪水氾濫,資源枯竭,宇宙射線對人類健康構成威脅,所有這些都警示人類,自然不是可以隨意盤剝的對象,而是與人類生存和發展息息相關的生命共同體。遺憾的是,長期以來人們對這一警示並沒有給予高度重視,越來越無所顧忌地大肆攫取和揮霍自然資源,造成了生物資源,水、土地和礦産資源的急劇減少。如地球上的淡水資源已經減少了四分之一,生物資源減少了兩萬餘種,人類目前的主要能源石油、煤、天然氣的已探明儲量只能再維持開採五十年(以上數據來自世界觀察研究所報告)。資源的急劇減少驗證了儒教資源節約思想的正確性。只有珍惜和節約資源,取之有度,用之有節,並依靠高科技手段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同時還要開發新的非耗竭型的資源,才能維持人類社會持續健康地發展。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00年08月03日第三版)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