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2020年人類將移居海洋

黃冠圖 曉東

    目前,人類海洋建築學家正在勾畫海洋城市的藍圖:日本人在建成海上飛機場之後又要建立海上城市;美國人要在夏威夷群島的海底建造環島海底城市。21世紀將是人類開發利用海洋的世紀。為此,國際科技界展開了新的競技:開發利用海洋的同時,看誰最先把海洋城市的構想變成現實!

    “趨海移動”早成現實

    人類專家預測,21世紀中後期,世界總人口將突破200億。有限的陸地空間如何滿足人類正常生活的需求?小小的地球能否承載人口大爆炸的壓力?如果人類需要向陸地以外遷居,人類將遷居何方?月球?還是火星?有關專家、學者提出,讓我們回到大海吧!生命從那裏起源,它也將能在那裏獲得新的發展。

    “由於海洋的氣候、資源、區位等適合居住的優勢,‘趨海移動’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我國海洋局海洋發展戰略研究室研究員劉容子説。目前我國有將近50%的人口居住在海岸帶上,美國、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則高達60%至80%。

    據介紹,“趨海移動”不僅是到沿海地帶居住,而且包括開發利用海洋空間,如建設海上機場、海上娛樂場、海上城市等。在2020年前後,我國設想在上海建設海上高新技術産業區和大型海上公園、海底儲藏基地等。

    海上城市如何頂住風浪?

    海洋約佔地球表面積的71%,平均深度約為350米,如此廣闊的生存空間,將為人類的遷居提供極好的場所。我國的渤海灣海上平臺上有居民區、生産區、簡單的娛樂區,工人坐直升飛機上下班,人類可以在這個平臺上長時間居住。隨著海上人工建築物越來越多,人類對海上城市有了一種初步設想。

    劉容子研究員説:“目前,日本已經在設想建立海上城市,使它具有完善的城市功能,包括如工業、娛樂、交通、管理等多功能的現代化設施。”

    海洋城市應座落在海上、海中,還是海底呢?海洋建築學家意見不一:有的設想利用數萬根鋼鐵立柱的支撐,在100-200米水深的海面上疊立起“海市蜃樓”;有的設想加固小島,建立海上“島國”;也有人設想把海上城市漂浮在海面上,遇到龍捲風等災難性的天氣時,就封閉起來沉到海底,天氣好時再浮出海面,像潛水艇一樣。

    那麼,如何有效防止地震和海嘯對海上城市的破壞呢?設想也有種種,如利用先進的傳感設備,及時準確地預測預報颱風、海底地震或海嘯;利用巨型水罐結構支柱的慣性、推力和反推力作用消解巨浪的衝擊力,並控制震動;或利用電腦自動控制系統調節力度,確保海上城市的平衡性,給人們的感覺就像在陸地上一樣;在海上建築物上設置通風孔,讓強風從中透過,等等。

    海上城市的水電供應怎樣實現自給自足?採用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波浪或海底暗流發電、海水溫差發電等方式供電;採用海水淡化或凈化方式供應淡水。目前海水蒸餾淡化技術在沿海發達國家和一些缺水國家已經形成了巨大的産業,反滲透法海水淡化技術業已在日、美等國家形成技術優勢和規模産業。

    借助於高科技,專家們提出了種種設想。在波濤洶湧的海上構築城市,會不會是一種神話呢?劉容子説:“國際科技界相信,只要有時間和投資,這是做得到的。”

    有鰓人在海底購物?

    1993年,美國建成了世界第一家海底大酒店,有關專家認為,這種新型的海底建築將成為21世紀海底城市的雛形。

    這家酒店位於美國佛羅裏達州基拉各市的淺海底,酒店最尖端離水面9米。酒店用金屬合成材料製成,面積達90平方米,包括客廳、臥室、廁所和浴室,安裝了錄影、彩電、音響、電話和微波爐等現代化的家用電器設備。最吸引人的是從每個窗口都可以看到海裏的魚類和貝殼類動物,如身臨水晶宮一般。這家海底酒店取名為“凡爾納海底酒店 。凡爾納是19世紀法國的科學幻想小説家,著有《海底兩萬里》等神奇的科幻小説,如今他的幻想已成為現實。

    但是,這僅僅滿足了人類海底觀光的需要,並不能稱為真正的“海底城市”,它完全沒有城市的眾多功能,比如人們不能隨便地上街購物、串門等。也就是,人類如果能像魚兒一樣可直接在海中呼吸,那麼海底城市才是真正“自由”的。

    美國潛水生理學家彼得貝納特博士找到了這種可作呼吸用的液體氯化碳,德國的科學家邁克遜運用氯化碳成功地研製出了供潛水員用的人工水肺。帶上這種水肺,潛入水下30米,可以像魚一樣在海水中直接呼吸,停留40分鐘仍然感覺良好。在嬰兒身上出現的反祖現象中,有的會長出“鰓”,這不禁使我們浮想聯翩:人類會長出鰓嗎?基因學者認為,人類是從有鰓動物進化而來,在了解了人類基因組和魚類基因組的基礎上,讓人長出鰓完全可以做得到的。

    大海也會“沙漠化”?

    隨著海上人工島、海上城市、海上公園和海底樂園、海底工業城、海底採礦區以及其他海上海底設施的建成,人類最後的綠洲能否會因為被人類濫用而“沙漠化”?如何構建海洋城市的排污系統,才能保證周圍的海域不受污染?

    劉容子研究員介紹,近年來我國近海海域污染程度加重,其中錦州灣、渤海灣、大連灣、膠州灣、長江口、杭州灣和珠江口污染嚴重,“赤潮”發生的頻率越來越高,每年造成幾十億元的經濟損失。由於目前海洋環境污染監測手段和系統跟不上海洋開發利用的需求,污染災害造成的損失觸目驚心。

    將來的海底城市如果周圍漂浮著油污、雜物,海水散發著臭味,我們人類在地球上最後的容身之所也將消失。又該遷居何處呢?劉容子認為,雖然海洋自身有一定的自凈能力,但是對於海洋的開發利用與保護必須同步。人類對海洋的利用不能肆無忌憚,因為海洋生態系統有流動、變化和大區域等特點,治理起來非常困難。它不像自己家的院子,臟了可以掃一掃。

    因此,在利用海洋的同時,人類也開始自覺地意識到保護海洋生態的重要。許多專家紛紛呼籲應建立包括綜合管理在內的“海洋大科學”。海洋環境保護與海洋生態環境修復技術是近20年興起的以高技術為主體的新技術領域,我國海洋生態環境變異的預警、預報、控制和管理、修復等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海洋立體觀測時代到來

    國際海洋已經進入立體觀測的時代,衛星遙感技術越來越廣泛地應用於海洋環境監測,1995年-2001年,國外用於海洋水色探測的衛星將達到10顆,成為“全球海洋觀測系統(GOOS)”的重要組成部分。

    劉容子非常感慨地説:“對海洋的認識甚至還不及對太空的認識。”現在只是發現一個地方,離了解它、認知它、控制它、利用它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海洋城市的建立是一項超大工程,不是可以隨便開工的,但是海洋城市的建立卻是必然的。

    《北京青年報》 2000年07月28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