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濟動態
財經資訊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地方通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為文化産業吶喊助陣
——談文化事業的産業運作

     最近,報紙上不斷有人寫文章對文化産業問題發表不同的見解,有提出過分強調發展文化産業會影響文化事業觀點的;有提出要把文化産業分為事業性文化産業和經營性文化産業觀點的;有提出公益性文化事業不能盲目提倡産業化觀點的;還有人提出文化産業不能擴大化觀點的等等。這些觀點,有可能使人們對正在發展的文化産業發生誤解,所以,這裡不揣冒昧,提出一些不同見解,以求教于各行家裏手,同時也為正在熱起來的文化産業吶喊助陣。

    首先,從文化産業在我國的提出來説起。我們知道,在我們國家,文化産業是在20世紀80年代中、末期文化事業走入低谷時提出來的。當時文化事業的困境,我想只要是實事求是的文化人,都應該記憶猶新,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一些不甘沉淪的文化人,才嘗試著搞起了文化産業。實踐證明,凡是文化産業搞得好的地方或單位,其文化事業不但沒有受到影響,反而發展得更好,較著名的例子就是張家港市的以文化産業來促文化事業的成功經驗。重溫文化産業的提出背景,主要是為了説明,文化産業的提出與文化事業的發展並沒有必然的衝突,反而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

    其次,從文化産品是不是公共産品説起。對文化産業或産業化持異議的同志的一個主要理由就是文化産品是公共産品,需要政府給予大力支援。這裡需要説明的是,提倡文化産業的人們,沒有一個反對文化産品是公共産品的,也沒有一個人提出政府應減少對文化産業支援力度的。關鍵是必須明確,作為公共産品的文化産品,它只佔文化産品中很小一部分,而文化産品的大部分還是大眾文化産品。説大眾文化産品是公眾精神消費品,恐怕是誰都無法反對的。那麼,既然文化産品中的大部分是非公共産品,它們實行産業化運營,恐怕也是誰都否認不了的。

    再次,我們從文化消費是不是社會消費來論。我們都知道,近幾年來,文化消費作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隨著經濟生活的進一步好轉並快速增長。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否認文化産業或者否認部分文化事業的産業化運作,只能抑制文化産業的發展,放緩人們對文化消費的增長速度,進而也會直接影響文化事業的進一步發展,而不會如持不同見解者想像的那樣,反對提倡文化産業,就會促進或保證文化事業的發展,這只是一種善意的想像罷了。

    第四,從文化體制改革來説。我們都知道,中共中央組織部、國家人事部已于去年8月聯合發出了《關於加快推進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見》。《意見》中明確提出了事業單位改革的方向和原則。而就在最近,《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中明確提出了“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建立科學合理、靈活高效的管理體制和文化産品生産經營機制……完善文化産業政策,加強文化市場建設和管理,推動有關文化産業發展。”可以這樣預見,下一步,隨著市縣級行政機構改革的完成,事業單位改革的步伐必然會進一步加快。改革的大致方向也就是,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建立新的文化事業運營機制。在這種前提下,加大文化改革力度,樹立文化事業産業運作的新觀念,可以説是我們的正確選擇。

    第五,從加入WTO的需要説起。我們都知道,加入WTO以後,外國文化産業集團和文化産品會很快大規模挺進我國。如果我們還死抱著文化事業的招牌,拒絕文化産業運作,我們就會在這場競爭中失敗,就會很快失去市場。如果真是這樣,我們的民族文化所受到的損失將會是巨大的,甚至是不可估量的。

    第六,從財政供給體制改革來説。財政體制改革的方向是建立公共財政供給體制,這決定了下一步財政供給必然要從一些生産性和營利性領域退出來。一方面我們的部分文化事業單位已經被列入了下一步財政重點供給單位;另一方面我們的一些事業單位也被列入了財政供應退出之列,如最近河南省財政部門已經在研究對藝術表演團體新的財政供應辦法。財政供應的部分退出,必然使我們的部分事業單位面向市場,走向産業化。

    由此,我們認為,我們無論如何都不能拒絕文化産業。拒絕文化産業,不但與事無補,不會改變文化事業改革和財政體制改革的方向,而且會適得其反,會阻滯文化産業的發展,會使我國文化産業喪失佔領市場的優先機會。

    當然,提倡文化産業決不意味著國家財政就可以不再增加對文化事業的投入了。文化産業發展以後,不但財政應當繼續增加對文化事業的有效投入,而且,文化産業的投資渠道更加暢順了,投資主題也更加多元化了,這肯定是會更有利於文化事業發展的。

    人民網2001年3月15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