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話劇《未成年》:大學生給中學生排的戲

    離開校園久了,我們也許難以看清孩子們笑容背後的真實面孔。一部名為《未成年》的話劇卻讓人們對於現在的孩子有了許多新的認識,儘管這部話劇裏表現矛盾的引子,依然是“早戀”和“日記被偷看”,但劇中頗懂教育藝術的老師卻從來不用“早戀”這個很有傾向性的字眼,而是説“交往過密”。

    “交往過密”可不是編劇想當然的創造,而是他們到校園采風和孩子們密切交往的結果。《未成年》的劇本被老師和學生否了9次,劇組十易其稿才最後搬上舞臺。這部戲公演後受到了家長和孩子們的關注,光是在去年暑假期間,就連續演出14場,有1萬多人觀看了他們的演出。

    該劇的演出和編導人員全部是中央戲劇學院的在校生和剛畢業的學生,導演姬沛説,創作這部戲的原因,一個是由於自己剛走出菁菁校園,對於那段生活有特別多的反思;另一方面的原因是現在表現中學生題材的原創話劇特別少,很少去聆聽他們,表現他們,和他們溝通交流。

    姬沛反感別人稱這部戲是“青春劇”或“校園劇”。她説,這是一部“青春抒情校園社會教育問題劇”。那麼,未成年的孩子有什麼“問題”?

    “有些孩子的言談舉止有一種超常表現,他們顯得比那個年齡的孩子更老道、世故和冷靜,超出了我們對他們的認識。”姬沛説。

    《未成年》中刻畫了一組群像,其中的6個孩子都各有特點,也都有各自的苦惱和問題。他們令大人們有種過時感,一時搞不懂這些早熟又天真、熟悉又陌生的孩子。

    劇中有這樣一個情節:班長陳池被父母懷疑“早戀”,他又在一次遊玩活動中,不小心把老師碰到了山下,結果老師摔成了骨折,陳的父母為了如何教育兒子大吵大鬧。陳池以脫衣服的方式開始示威,當他把自己全脫光的時候,父母突然停止了爭吵。像劇中所講的那樣,未成年人的另一個特點就是特別希望有人注意到自己,哪怕是用一種極端的方式。他們希望有機會為自己申冤,渴望得到來自家長的理解,而不是盲目的訓斥。

    陳池哭著説出了一句孩子們的心裏話:“我沒有談戀愛,我什麼都沒有做,你們從來都不考慮我的自尊,從來都不知道我在想什麼……”

    姬沛説,這部戲表現的主題就是孩子和家長的溝通。但劇中採取的是兒童本位,家長並未在舞臺露面,惟一齣現的成年人形象就是老師,他同時也是一名家長,這位老師家長在想方設法與孩子們進行溝通之後解開了孩子們心中的結。

    顯然,話劇裏,編導們給出了自己對於“代溝”的解決辦法。

    但是,現實生活中的真實情況又如何呢?

    劇組在演出前後還做了相關調查問卷,在回收的300份有效調查問卷中,有90%的孩子願意和成年人交談,10%的孩子不願意;對於“你了解家長的壓力嗎”這個問題,有99%的孩子選了了解,並在空格處填上“工作、生活”等內容。對於“你願意幫助家長解決問題嗎”這個問題,100%的孩子選願意。但是,對於“家長會主動了解你嗎”這個問題,49%的孩子選擇“主動”,有51%的孩子選擇“不主動”;而“何時主動”,有的孩子回答説“老師叫家長到校,學習成績下降”。更有意思的是,在“你心目中的偶像”中,有80%的孩子選擇歌星影星,只有1個孩子選擇老師,有2%共6個孩子選擇父母當他們的心中偶像。

    顯然,真正做到理解孩子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中國青年報》 2001年3月14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