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英雄不問來路——點評央視主持人大賽

    觀看央視主持人大賽,只覺一陣陣春風吹來,獲獎者個個朝氣蓬勃,一樣的年輕,一樣的講話方式,一樣生動的面孔。為什麼大賽會評選出如此相似的主持人?評比標準太過統一是原因之一。 雖然大賽在報名時就提出年齡要“放鬆”,在20歲到45歲之間,上下浮動很大。但在人們頭腦深處還是把這種大賽當成了俊男靚女的專利,報名的多數人在30歲以下。而統一的評比標準也使那些長相頗有創意和已到不惑之年的人或望而卻步或不願問津,所以大賽從一開始報名起就註定了今天的結果,必然走向單一。 聯想到前幾天採訪香港鳳凰衛視資訊臺副臺長吳小莉時有個發現,她們新推出的主播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反應敏捷的“青春靚麗型”,一種是博古通今的“智慧學者型”。主播們分別來自新聞界和專家學者群,承擔的責任也各不相同。前者承擔記者責任,後者承擔評論責任,分工明確。而“央視大賽”評選的主持人似乎更像“鳳凰”的記者型主播,都是能言善辯,多才多藝,一眼望去全是營養充分、長勢良好的新苗。那些能夠對事件作出獨特評價、有自家觀點的主播並未找到。 現今電視發展日新月異,速度之快令人不敢想像。今天冒出個欄目,明天就有可能辟出個頻道,哪一樣都缺不了主持人。大賽評選出來的主持人可能會適應其中一些欄目,而更多的主持人是以不同方式走進欄目的。正是英雄不問來路,不論是年輕人、老人、孩子都有可能成為主持人,觀眾可不管你是怎樣來的,喜歡你是不講理由的。

    《北京晨報》2001年3月13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