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山兵馬俑如何保護和利用

    許多曠世奇寶不是被千年的風雨所損害,而是出土後因後人的保護不當所破壞。據説外地的文物販子已經到了章丘。危山兵馬俑發掘尚未結束,但未雨綢繆,我們應當怎樣保護和利用先人的遺産?

    

    山東省文化廳文物處處長由少平説:“考古是一項破壞性的工作,歷史土層由不同時期的地層組成,如果貿然挖掘,就很可能挖出了一些文物,卻破壞了這處遺址其他方面的歷史文化價值。山東乃至全國像這樣的大墓不多了,所以我們對俑坑發掘比較慎重。目前這次發現已經上報國家文物局申請搶救性發掘。冬天和夏天是最不宜發掘的季節,因為冬天土層不好辨認,土質堅硬,給挖掘帶來很大困難。所以發掘工作應儘快進行,預定15至20天結束髮掘工作。”

    

    危山兵馬俑考古隊執行領隊崔大庸説:“出土的陶俑大多數都有不同程度的破損,並且由於早期被破碎擠壓,地表水浸蝕,許多彩繪或者脫落,或者失去原色。”由少平介紹説:“色彩的保護問題是彩繪文物保護的最大難題。這些彩繪陶俑歷經千年以上,色彩的附著力已經非常弱了。現在對色彩的保護有許多種方法,就要看這支考古隊對哪種方法最擅長了。”

    

    在專家們思考如何保護這些兵馬俑時,當地人想得更多的是如何用這個祖宗留下來的寶貝發展當地經濟。當地政府對記者一再叮嚀道,請一定要註明兵馬俑發現地是在危山風景區。風景區管委會主任劉元忠説,這次考古將給風景區帶來很大的積極影響。聖井鎮計劃投資1.3億建設風景區,並已經列入章丘市整體規劃。危山風景區緊靠309國道,距離濟南、淄博只有幾十公里,他們認為這次的發掘為當地旅遊業增加了吸引力。

    

    新華社2002年12月2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