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給新童謠多些理解和寬容

    一週來,北京和外地的一些媒體對今年第一、二期合刊的《少年兒童研究》上刊登的“新校園童謠31則”提出了批評意見。北京某報刊登題為“謠啊謠,謠到媽媽不讓瞧”的文章,反映了一位家長對孩子接受這種含有戲謔、自嘲和玩笑的新校園童謠的擔憂。

    幾乎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童謠。不論童謠的內容是否有教育意義,每一段童謠,都充滿了美好的童趣,每一段童謠都會帶給人們童年的回憶。於是有位作家説:“沒有童謠便沒有童年。”

    世紀之交的歲月,校園裏又傳來的新的童謠:“日照香爐生紫煙,遙望北京烤鴨店,口水流下三千尺,只是兜裏沒有錢。”“現代老師武藝高,個個都會扔飛鏢,教學更是有法寶,不是作業就是考……”,“書包最重的人是我,作業最多的人是我,每天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人,是我是我還是我。”這些童謠,有的詼諧,有的抱怨,但多數是學生們的生活寫照。《少年兒童研究》雜誌的編輯們,從這些童謠中品出了孩子們的幽默、快樂和苦惱,覺得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關注、分析和思考這些新童謠帶給教育的意義,應該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於是,他們專門請人收集了31則童謠,沒有修改和潤色,原汁原味地端給了讀者。由此而引發了各種意見。有的家長説這是在糟改唐詩,有的老師説唱這種童謠,讓我們還怎麼教課?

    就在媒體和讀者為這些童謠的健康與否爭執不休時,《少年兒童研究》雜誌近日分別召開了小學高年級學生、家長和老師的座談會。有的孩子説:挺好玩的,我們早就唱了。有的説,我看了笑得在床上滾來滾去。但沒有一個孩子説,因為傳唱這些童謠,讓他們更加仇視學校。

    老師們有些擔心,學生們傳唱這樣的童謠,會不會加劇老師和孩子之間關係的緊張度?

    家長們則明顯地希望自己的孩子最好接受純凈的教育,不要聽這些調侃和牢騷,更不要向他們推薦變了味的“唐詩”。

    兒童教育問題研究專家孫雲曉認為,沉重的學習壓力,不盡如人意的師生關係,尚未改革到位的教育教學方法等,是引起學生諸多不滿的眾所週知的原因。孩子們通過童謠的形式來發泄自己的不滿,從心理學角度看,是種自我防禦機制,能借此使緊張的心理得到放鬆。唱這類童謠的孩子大多都有一個較為平和的心境。他很同意沒有童謠便沒有童年的説法。他説,童謠集娛樂、審美、自我保護、認知和教育5種功能于一身,即使是那些看似沒有任何教育意義的童謠,也客觀上存在娛樂的意義。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研究所陳會昌教授在接受《少年兒童研究》記者採訪時説,童謠自古就有,是孩子們生活的一部分。但是現在的童謠流傳勢頭比以前要廣得多,這是一種校園的亞文化,或亞亞文化,單靠禁止是禁不住的。出現這些童謠的原因應該有兩點,現在的孩子學習壓力大,為了減輕擺脫壓力,編一些校園童謠來説一説,其實是一種自我保護。另外,現在的孩子個性開放,他們生活環境多元化,自由度也超過以前,他們壓抑自己的程度比我們少。

    對於童謠,陳教授説,“我覺得它就像前一段時間在學生中流行的電子寵物。孩子拿到寵物時,心情大多很放鬆,情緒處於愉快的狀態。只要是孩子們感興趣的東西,都有這種效果。童謠是孩子們自己編的,不可能都有教育意義。當然,對於個別不太健康的童謠,要加以引導。對於一些消極的內容,老師們也可以反思一下。”

    著名兒童詩人高洪波説,新童謠表現了當代孩子智商高、會觀察、語言幽默、心靈健康的特點,表現了他們健康的生活態度。小孩子唱一些對大人不滿的童謠,我們不必如臨大敵,童謠只是提醒我們還存在哪些問題。有些成年人之所以恐懼,也許因為不了解童謠的特點。正劇、喜劇、鬧劇、悲劇等形式,在童謠中都有所表現。有些童謠並無什麼意義,只是音律鏗鏘,節奏明快。其實,宣泄壓力或幽默本身就使童謠包含了某些意義。如果分析孩子們為何什麼童謠都唱,那就是因為適合他們的童謠太少,他們等不及大人的創作了,乾脆自己創作或修改前人的作品。

    《中國青年報》2001年3月2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