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墓為何盜掘未遂?  

    隨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坑槨木原地脫水保護工程已初見成效,這項工程不僅使人們再次看到曾侯乙墓的宏大氣勢,也破解了曾侯乙墓屢遭盜掘未遂的千年謎團。

    

    1978年夏,曾侯乙墓發掘初期,考古人員在墓的中室東北角發現一個盜洞,墓內文物卻未被盜走。從盜賊留在洞口的物品分析,盜墓時間約在墓主下葬後300年左右的戰國至秦漢這段時間。這一盜洞曾給考古人員帶來疑惑,是什麼原因使盜墓賊未能得逞?20多年來,人們有過種種推測,均因證據不足而未破解。

    

    1978年曾侯乙墓考古發掘工作結束後,根據國家文物局的意見,墓坑必須長期保存。當時在對大型墓坑保護尚無先例的情況下,權宜之計只有回水保護,因我國民間早有“幹千年,濕萬年”之説。20餘年的實踐表明,這一坑水由於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而長期呈酸性,木槨表層的腐蝕程度已相當嚴重,這一情況引起文物部門的高度重視。1998年,國家文物局批准了對曾侯乙墓墓坑進行原地脫水保護方案。1997年曾侯乙墓墓坑木槨脫水工程課題組在研究墓區水文地質情況時,發現曾侯乙墓墓區岩石和地下1-9米處都含有水。今年1月,當把墓坑中的水抽盡後,墓坑周圍滲進墓坑中的水量每晝夜達兩三立方米。

    

    專家們認為,這一現象説明曾侯乙下葬以後若干年或更長時間,墓坑中開始積水(不排除當時河床較低,地下水較少),當盜墓賊鑿開槨木後發現墓坑積水,不敢冒險下去,使墓中文物免遭被盜的厄運。

    

    《湖北日報》 2002年9月11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