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淇縣發現一個距今2200多年的戰國戰俘坑  

     河南省淇縣近日發現一個距今2200多年的戰國戰俘坑。考古專家認為,這一發現為研究戰國時期的文化、經濟、戰爭等方面提供了有力證據。

    這一戰俘坑是當地民工在施工時發現的,坑內有14個排列整齊的人頭,以及一些釜、板瓦等文物及文物殘片,在人頭骨的北側還發現了多具完整的人體骨骼。

    據考古專家介紹,根據頭骨周圍的土質文化層及出土的文物判斷,這些頭骨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據戰國時期戰爭的歷史記載,當時勝利方會割下戰俘頭顱,作為戰利品整齊排列埋入地下。專家們依此確定這些頭骨為戰俘的頭骨。

    淇縣古稱沫邑,先後曾為殷末四代帝都。春秋時,衛國在此設都,歷時403年,歷為兵家必爭之地,歷史文化積澱豐厚。近年來,發掘出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早期的花窩遺址,母系社會的仰韶文化遺址6處,父系社會的龍山文化遺址14處。

    目前,出土的頭骨、文物等已存放在該縣博物館。發掘工作仍在繼續進行。

    新華社2002年9月5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