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美國電影以暴抗暴

    和《大逃殺》類似,2月9日,美國米高梅電影公司的重頭戲《沉默的羔羊2:漢尼拔》將在美國全線推出,但該片還未上映,就在美國引起了廣泛爭議。其原因是該片向觀眾展示了駭人聽聞的暴力鏡頭,甚至出現了吸食活人腦漿的場面,這使很多富有社會責任感的人士感到不安。

    90年代以來,美國因暴力而引起爭議的影片不計其數。1992年保羅范霍文的《本能》、1998年斯皮爾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1999年大衛芬奇的《角鬥俱樂部》、2000年瑪麗哈倫的《美國精神病》等都遭到了指責和批評。1996年,著名導演奧利弗斯通的《天生殺人狂》惹的麻煩更大,該片講述的是一個關於兩個以殺人為樂的青年在媒體的推波助瀾之下成為公眾英雄的故事。當年兩個少年在看完影片後開槍射殺了一名店員,手段和影片中描繪的一模一樣,斯通因此而遭到起訴。

    這些大導演在電影中加入這麼多的暴力成份,原因很複雜:有些電影雖然表面上很暴力,但實際上卻是反暴力的,比如《拯救大兵瑞恩》,以血腥鏡頭提醒人們遠離戰爭;而有些電影則以暴力內容表現對社會問題和社會思潮的認識,比如《角鬥俱樂部》中所表現的一代人空虛迷惘的精神狀態,《美國精神病》對中産階級殘忍自私和虛榮的精神狀態的諷刺;當然,也有些影片只是把暴力當成一種賣座的要素,希望引起觀眾的好奇心而贏得票房,比如《本能》和《漢尼拔》。

    儘管有著這樣或那樣的原因,但電影中的暴力對觀眾,尤其是青少年會産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卻是肯定的。美國校園暴力頻發,在很多案例裏都可發現施暴者著意模倣某部電影的證據,這使得美國政界覺得對電影中的暴力問題不能坐視不管。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就曾多次申明,他希望能夠通過法案,制定更細化和更嚴格的電影分級制度,使青少年不能接觸到有過多色情、暴力成份的電影作品。克林頓還提出給電視節目加上像香煙一樣的標簽,以使硬體製造廠商可以加入一種晶片,幫助家長濾去不適合兒童觀看的節目。

    但娛樂界的很多人對克林頓的要求持抵制態度。電影從業者擔心更嚴格的審查制度會限制藝術創造的自由。還有的理論家認為,不能因為幾起校園暴力事件就斷定電影中的暴力有罪,因為藝術既有激勵作用,同時也有宣泄作用。正因為有了這些不同的聲音,所以雖然美國政府已在口頭上宣佈向電影中的暴力開戰,但關於這個問題的爭論並沒有中止,而且似乎在很長時間內還將繼續下去。

    《環球時報》 (2001年02月06日第十二版)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