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慶偷稅敲響恥辱鐘  

    劉曉慶涉嫌偷稅被逮捕的消息著實引起了不小的震動,演藝圈的明星更是忙不迭地把目光鎖定在自己的錢包和稅單。《揚子晚報》昨天還報道了“湖南演藝圈明星忙補繳個稅”的情況。據報道,長沙市地稅局向長沙演藝圈明星等高收入人群進行了個人所得稅專項檢查,查補稅款總額2200多萬元。其中,查補個人所得稅907萬元。僅一名著名電視主持人就補繳漏稅近20萬元。

    

    不管這些去補繳稅款的明星們是出於何種心理,但他們無疑看到了偷漏稅款是一件多麼“丟人現眼”的事。電影《世界末日》中那幫拯救了地球的“英雄”們,即使在偷偷提出“不想納稅”的要求時,我們還是可以從布魯斯威利斯的臉上看到明顯的恥辱。更可以想見,作為萬眾矚目的公眾人物,一旦把自己的“醜行”公諸於眾時的那種尷尬。

    

    偷稅的恥辱在於它不是一般的“偷竊”。“竊書不算偷”的邏輯似乎永遠與稅收扯不上邊。相反,作為一種強制執行的義務,一旦冒了這個天下之大不韙,面臨的將是法律的制裁。

    

    有位教授對此做了一個絕妙的比喻:“小偷偷東西,大多是偷一個人的錢;但是,無論誰偷稅,都是偷大家的錢。”從經濟學的角度看,稅收是國家財政的來源。政府或曰國家本身既不能創造財富,也不擁有財富,它的作用是把社會的財富重新分配。這重新分配的財富就是納稅人的錢。也就是説,所謂國家撥款並不是國家印鈔機裏涌出的鈔票,而是來自每一個納稅人一點一滴的積累。偷漏稅款也就是偷了“國家的錢”,偷了國家每一個公民的錢。它意味著我們損失了應該享受到的公路、綠地、體育設施等等與每一個人密切相關的東西。

    

    但遺憾的是,這些東西的損失並不具有像丟了錢包那樣的切膚之痛,這也因此造成了社會納稅意識的淡薄,以及對偷漏稅行為的冷漠。錢給出去就是別人的,大家“同樂”遠不如一個人花大家的錢來得痛快。這種來自人性本身的自私,加上法律上的漏洞,使偷稅、漏稅成為一些富人們的冒險遊戲。此前,高層領導曾經對“越富的人越不納稅”痛心疾首,不管這件事和“劉曉慶事件”本身有沒有關係,我們可以看到的是,有關偷漏稅問題正在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對於全面完善稅收制度來説,“劉曉慶事件”只是一個開始。

    

    據報道,被視為“富翁搖籃”的北京和浙江、廣東等沿海經濟強省已將完善個稅稅收制度提上了日程。北京將從今年10月起將對市內30多萬家納稅單位中年薪過10萬元者實行監控。同時,每個區縣的100名高收入者將被列為重點監控對象,其中不乏演藝和體育明星、高科技企業的CEO和民營企業老闆。浙江省已將個體和私企業主為代表的高收入階層定為監控重點。廣東省正耗資5億元建立以電腦網路為依託的個稅監控體系,對金融保險、電信、航空以及演藝和體育界明星、高級企業管理者等高收入行業和個人建立專項檔案。廣州市地稅局已掌握了一份7000多人的重點監控納稅人名單。

    

    但僅僅有這些是不夠的,對於那些層出不窮的偷漏稅花樣,制度永遠是滯後的,永遠是不“完善”的。對於企業本身來説,會計制度的虛弱和一些領導人絕對的一言堂而形成的附庸關係,也形成了滋生偷漏稅的土壤。對於納稅人來説,僅僅有偷漏稅可恥、偷漏稅犯法的觀念是不夠的,“納稅光榮”不能僅僅停留在口號和標語上。報章上屢見呼籲的“納稅憑證”等制度,以及如何更好體現納稅人權利的問題都值得我們在“劉曉慶事件”之後認真思考。

    

    

    《北京娛樂信報》 2002年7月31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