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全部清洗完畢  

    長沙市考古研究所所長宋少華昨天説,1996年在長沙走馬樓出土的三國吳簡已于近日清洗完畢,吳簡的確切數量為14萬枚,而不是以前所説的17萬枚。考古專家認為,破解三國吳簡之謎的工作由此邁出關鍵一步。

    

    宋少華説,清洗後的14萬枚吳簡保存在長沙市博物館的庫房裏。目前,長沙市考古研究所正對這些吳簡進行日常性的研究,主要工作集中在整理、繪圖和登記三個方面。

    

    出土簡牘呈灰棕色或黃褐色,長短寬窄各異,字體工整有序,隸中帶楷。每片字數多少不等,木牘每枚80至120字,竹簡每枚30至40字。

    

    經長沙市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專家初步研究,出土簡牘的用途和形制大致可分為五類:一是券書;二是司法文書;三是長沙郡所屬人名民簿;四是名刺、官刺;五是賬簿。

    

    中國社會科學院簡帛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謝桂華説,三國吳簡數量龐大,內容豐富,涵蓋了基層人民的社會生活、經濟關係、土地制度、賦稅制度等史料,考古價值十分重大。即便集合國際簡牘學界的科研力量,至少也需要一個世紀的時間才能將三國吳簡之謎破解。

    

    走馬樓三國吳簡是1996年10月在長沙市中心的走馬樓建設工地中一口古井中發掘出來的。這批埋藏了1700多年的三國時期孫吳紀年簡牘,包括竹簡、木簡、木牘、封檢等,共計14萬餘枚,超過中國歷年出土簡牘數量的總和。這是中國上世紀繼殷墟甲骨卜辭、敦煌文書之後,在古文獻資料方面的又一重大考古成果。

    

    

    新華社 2002年7月25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