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以北地區第一具漢代濕型女屍發現紀實(圖)  

    長江以北地區發現第一具漢代濕型女屍

    

    -女屍原被保存在液體之中

    

    -屍體似有被捆綁的痕跡

    

    

    -博物館館長慶倖未在露天下開棺

    

    2000多年前的中國女性是什麼模樣?最近,在江蘇省連雲港市被發現的一具保存完好的漢代女屍可以幫助人們更準確地回答這個問題。這是迄今為止我國在長江以北發現的第一具漢代濕型女屍。考古學家們從女屍的隨葬品中發現了一枚印章,從而判定這位2000多年前的女子名曰“淩惠平”。

    

    “不知有魏晉”的“淩惠平”何以在2000餘年間深藏地宮“獨善其身”而不朽?今朝重見天日能否適應?科學家們該如何善待這位千年女子?大規模的工程建設還會驚醒多少個“淩惠平”?

    

    日前,本報記者走近“淩惠平”和她的發現者們。

    

    -挖土機挖翻一口棺材

    

    連雲港市海州區因為擁有秦東門、孔望山(據説孔子在此登高望海)、錦屏山等景點而小有名氣。為了開闢孔望山與錦屏山之間的一座尚不十分知名的小山——石棚山,當地政府決定快速修建一條名為花園路的馬路,以鼓勵更多的遊客前來領略這座據傳是宋代大詩人蘇東坡曾經登臨作詩的山。老百姓稱之為“形象工程”。工期定得十分緊,施工隊幾乎是24小時在運作。

    

    7月7日,開黃色挖土機車的姜茂東師傅一鏟挖下去,頓時感到吃勁,以為是碰到石頭,結果卻挖出兩塊木板。隨後又是一鏟下去,一口棺材顯露出來,且被翻了一個個兒。姜師傅有點兒緊張,忙向領導彙報。

    

    -警察協同文物單位保護現場

    

    這事發生在當天下午2點半左右。消息傳到連雲港市文管所已經是下午4點10分。4時40分,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副書記孫亮和市博物館副館長程志娟等人首先趕到現場時,看到一個寬約20米,南北長約30米,深約5米的大土坑底部,有一座大型古墓葬,墓葬木槨已有兩塊被掀至大土坑上,一口棺木被挖土機挖出墓坑,倒置於一旁。

    

    倒置一旁的棺木上有一道60公分長、10公分深的痕跡,這就是挖掘機留下的痕跡。此時,惹事的挖掘機正在離棺材20米處繼續幹活呢。孫亮馬上與已經到達現場的海州區建設局的同志商量,讓挖掘機暫停工作,對現場進行保護,並且批評姜師傅不該再挖第二鏟。所幸這兩鏟並沒有造成嚴重的危害。

    

    孫亮曾經參加過1993年東海尹灣6號古墓的挖掘,經現場調查,發現此處與當時的情形有很多相似之處,被挖出的槨木有40公分厚,4米長,全部楸木。棺木的上漆鮮亮。考古人員立刻判定,這是一座夫妻合葬豎穴土坑木槨墓,其形制應與1993年發掘的東海尹灣6號墓一致,時代當屬西漢中晚期。連雲港已經十多年沒有這樣的發現。孫亮感到此事比較重要,當即向市文化局副局長王亞平彙報,同時決定派人看守。

    

    此前,當地110接到報警後已經派出民警到現場幫助維持秩序。考慮到圍觀群眾較多,現場顯得混亂,施工工期緊張,不能完全停止,孫亮陪同王副局長專程去海州公安分局與局長商量保護措施,並得到了支援。這些措施的重要性在事後得到了充分的證實。

    

    -深夜突然而至的摩托車被警燈嚇跑

    

    當晚,朐陽派出所副所長楊慶成到現場來查看安全,發現大家都站在現場,很是疲勞。據當地氣象部門稱,那天當地溫度為35攝氏度。夜間溫度似乎低了點,卻無風悶熱。周圍雜草相伴,蚊子不斷發起攻擊。他提議大家租一輛車,坐在裏面守護。孫亮説當時他們大概是因為太興奮了,誰也沒有去想這些。如果不是楊慶成的提議,他們大概只有讓蚊子一次咬個夠了。

    

    租到車後,他們坐在車裏,開著車燈,加上對面施工單位的照明燈,整個現場清清楚楚。大約在夜裏1點多,施工單位的燈光暗了,守在車裏的四個人也漸漸話少了。沒想到,在夜裏3點20分左右還真的出現了情況。對面一束光突然照了過來。車上人被驚醒後,聽到摩托車的聲音。司機趕緊將遠光燈打亮,看見一輛紅色摩托車停在前面。摩托車主被車燈照了以後,馬上向左拐進了巷子裏。原以為摩托車不會再出來,沒想到,兩分鐘後,那輛車從孫亮的車後轉了過來,向孔望山方向跑了。

    

    後來,孫亮他們聽當地的群眾講,古墓的消息很快就傳到廣州了。有幾家親戚已經從那邊打來電話,詢問詳細情況。孫亮知道,如今跟著挖土機跑的文物販子不在少數。所以,他説自己覺得這一夜熬得值。雖然第二天早上7點半他就直接從現場與同事趕往贛榆。臨行前,他給博物館的同志打電話,要求各部門做好準備,包括酒精、容器、裝絲綢的玻璃板等,可是,他並沒有想到,這次考古發現遠比他想像得豐富,這樣簡單的準備是根本不足以解決問題的。

    

    -次日又發現了三口棺木

    

    就在孫亮他們撤離現場後,市博物館考古部的項劍雲主任開始工作了。這位有著23年考古經驗的考古工作者也並沒有料到此次考古會有如此大的收穫。

    

    上午9時,項主任等人到達現場,正式發掘開始。經過對墓葬痕跡的檢查,他們發現,已經發現的這個墓槨內有三口棺木。當時就有人猜,中間是男主人,兩邊一妻一妾,也有説是兩妻的。大家從左到右依次編為1、2、3號棺。前一天最早發現的棺木被定為3號棺。

    

    就在大家準備依次對三口棺木進行現場清理時,有人發現,在墓槨的南側發現了較短的頂槨板,南北走向,這和整個槨的東西走向不符。最初有人疑為角廂或邊廂,結果,卻發現是另一相倣的槨,裏面只有一口棺木。項主任將此編為四號。由此,清理工作按照4、1、2、3的順序展開。

    

    可能是因為埋葬的時間最早,4號棺受損程度最嚴重,發現的物品也最少,只有一個七子漆奩盒。項主任解釋説,這就像今天女人用的手飾盒,大小七個,一個套一個,有銅鏡、木梳、木梳篦等少量物品,但是否能據此判斷這是一女性墓穴。項主任笑答:不行。事實上,這些墓葬品顯然很普通,在其他的墓裏多有發現。

    

    -三號棺被運回博物館繼續清理

    

    一號墓的清理成果要豐富得多。墓裏保存有相對較好的頭骨。通過對牙齒間受損程度、下顎、頜骨等部位的研究,可以推斷出這位墓主的年齡、性別之類的基本情況。但是,目前這一工作還在進行之中。同樣,這裡有一些隨葬品,但也少得可憐。和4號棺木相比,只多了一把硯臺刷子。清理工作不到一小時就完成了。

    

    二號棺的清理則要令人興奮得多。首先在棺蓋上發現了“東公”兩個字。記者看到,這和現代漢字並無兩樣,呈隸書體。究竟“東公”為何意?專家們也沒定論。棺木裏隨葬有私人印章,橋形鈕,硯臺,配有精美玉飾的鐵劍、鐵書刀,文字清晰的木牘等大量珍貴文物。而最重要的是,主人的顱骨幾乎完好無損。

    

    清理完三口棺木已經是晚上8時多,光線已經很暗,繼續在現場清理三號棺非常不安全。而且,當時建設施工仍在繼續,現場圍觀群眾太多,全天守候在現場的連雲港市文化局副局長王亞平與博物館周錦屏館長商定,將早先被掀出槨外的棺木(3號棺)運回市博物館保存。

    

    按理説,這樣的文物都應該就地清理,就地保護。但是,當時的實際情況不允許考古工作者繼續清理,而且,這口棺木已經被動過,且翻了個兒,裏面再好的東西恐怕也差不多毀壞了。所以,並沒有人明確反對將棺木運回博物館。

    

    當天晚上9時,3號棺被運至位於新浦區的市博物館。打車從現場到博物館約20分鐘。出差回來的孫亮一聽説,棺木由自己想像的兩口添到四口,真是“後悔到腳後跟”。一個考古工作者能有幾次這樣的機會啊。好在,最好的還是後面。

    

    -一隻腳趾避免驚天損失

    

    7月9日上午,項主任早早來到博物館。那口棺材停放在院裏。打開棺材,清理文物是他和同事們今天最主要的任務。他從附近的施工隊借來了工具,準備撬開棺蓋。這具棺木是整塊木頭做成的,去掉蓋子後,下面是一層天花板。他在檢查後,沒有發現天花板上有任何花紋,便繼續撬。撬開一個5公分的縫後,項主任發現一截白色物體,形似蓮藕。他感到奇怪,伸手準備去摸。就在這時,一旁的同事孟娟娟叫了起來:“那不是腳趾嗎?”項主任一聽,伸出去的手馬上收了回來。大家仔細一看,確實是一截腳趾。這個發現讓項主任感到心裏發毛。他説,考古研究23年來,第一次有這種感覺。他們趕緊將天花板合上,並向周錦屏館長彙報。周錦屏不信。等他親眼證實棺材裏有未腐的屍骨後,整個博物館、文管辦等相關單位都忙瘋了。

    

    打電話向上級彙報的同時,他們開始了四處求救。這種心情可以從周錦屏館長對記者的談話中得到體現。他説:“發現古屍,在震驚的同時還有‘罪惡感’相伴,生怕這麼一個重要的發現毀在我們手上。”可是,如果不是這只腳趾浮出來,等棺木全部打開,再合上恐怕就晚了。因為這一切都是在露天進行的。

    

    因此,當務之急,要把棺木運回室內。

    

    -冰塊圍在棺材四週降溫

    

    大家分頭去想辦法,終於請來鏟車,司機本來沒當回事,一鏟才知道,這分量不輕。有兩噸重。沒走幾步,博館物門前排水溝的水泥板斷了三個,鏟車原地打轉。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將棺木運進室內。大家的緊張心情沒有絲毫放鬆。項劍雲主任連午飯都沒有心思吃了。想想自己剛才那一手,如果摸著會是什麼情況呢?不敢想。眼下是想著法子保存好屍體。儘管當時還不確認到底是不是完全的屍體。

    

    他們首先想到是有過同類發現的湖南長沙馬王堆,人家派不出人來。北京、上海、南京,他們開始四處向專家們請教。

    

    有人説要冷凍,他們向冷凍廠求救,可是當地冷凍廠大多承包給了私人,他們説凍個魚蝦還行,凍屍體可不行;殯儀館館長是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想幫助可是沒有設備。最後,博物館只好買來大塊的冰,放置在棺材周圍,降降溫。

    

    -10桶純凈水配成福馬林貯存屍體

    

    開棺後屍體放在什麼容器裏呢?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浴缸。可是,派人到市場一看,沒有這麼大的浴缸,而且浴缸兩側都是傾斜的,太淺,會損壞屍體。於是又有人建議買魚缸。魚缸師傅沒有什麼困難,只是至少也得一天時間。因為魚缸的膠水至少需要24小時才能完全粘牢。24小時對於分秒必爭的女屍保存工作無疑是太遙遠了。

    

    最後,終於有了一個辦法。臨時搭一個架子,上面鋪上塑膠紙,然後將屍體移至其中。

    

    可是用什麼來保存屍體呢?專家們已經有了建議,既然原來是保存在液體中,現在最好還是保存在液體中。建議用5%~10%的福馬林。找了很多地方,沒有人能提供這麼多的福馬林,最後,還是衛生局的領導指示市人民醫院的病理學專家白玲大夫和另幾位同事完成了這項任務。

    

    孫亮和他的同事們這時最擔心的是,這福馬林可千萬別配錯了,他們就這樣不斷地提醒著,白玲大夫不得不進行了多次的檢查,確信無誤後才開始操作。總共加入了十桶純凈水,185升。

    

    -3分鐘內完成搬遷

    

    一切準備就緒後,再次打開棺木。這次,項劍雲主任站在屍體的頭部。因為這是最關鍵的部分。屍體已經浮在液體上,非常完整。液體成棕褐色。大家小心翼翼地用彩條布從屍體下面繞過去,然後十幾個人一起,拉直彩條布,將屍體轉移到旁邊的福馬林中。項劍雲則一直注意著屍體的頭部,生怕會發生什麼意外。其實所有參加搬運的人都是這樣想法。否則,一個千年古屍,至於要十幾個人來搬運嗎?前後轉移工作在3分鐘內完成。

    

    屍體一打開後,醫生就在上面蓋上脫脂棉,防止氧化。根據館長的要求,醫生對屍體的性別進行了鑒定,確認為女性。

    

    項主任説,當時從外表也可以看出來,這是一個老太太。身高158釐米。肚上有一道縫。這是很多人沒有注意到的。左腿內拐,右腿直伸,手放在下腹部,像是捆過。

    

    市文管所在給上級的報告中寫道:“經我市(連雲港)病理專家、考古專家初步鑒定:古屍為女性,皮膚大部分已變成棕褐色,局部呈灰黃色,皮膚有一定彈性,完整,皮下肌肉組織可能已開始腐爛,有握雪感,頭髮已局部脫落,目前用10%的福馬林浸泡,在常溫下保存,並用冰塊降溫。”

    

    “之後,考古人員提取保存了棺中所有液體,並對棺中隨葬物品進行了清理,清理出銅鏡、龜鈕銅印、衣物疏、木胎漆奩盒、木梳篦、紡輪、頭髮、骨笄等一批重要珍貴文物。”這些文物能否解開女屍的全部秘密呢?目前研究工作仍在進一步深入。

    

    -“淩惠平”帶來多少待解之謎

    

    走進博物館考古室項劍雲和他的同事辦公的地方,一股醫院裏特有的氣味充斥其間。歷史部主任高海燕女士稱,這次考古共有文物76件,現在他們正在進行進一步清理。而屍體則被密封著,為此博物館專門買了空調。室內的溫度保持在22攝氏度,屍體則保存在18攝氏度的液體中。

    

    至今20余日最大的進展可能就是女屍的名字被確認。在隨葬品中,有一枚龜鈕銅印,上面標有“淩惠平”。不過,會不會有意外呢?目前還沒有進一步的證據來佐證。

    

    陪葬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卷頭髮。它是戴在“淩惠平”頭上的,可是她的髮根完好,像是刮過。有人説是“假發”,可究竟這假發源於何人或何物?為什麼工作人員對假發進行了多次漂洗後,仍然冒油花?

    

    “淩惠平”的真實身份是什麼?從隨葬品中發現她有龜鈕銅印,可以判斷他們家當時的俸祿應該在2000石以上。項主任解釋説,俸祿2000石者大約相當於今日地區專員。可是,當時的連雲港所在地朐縣縣令只有800石的俸祿,因此,“淩”家至少在太守以上。在2號男主人的墓裏也發現了龜鈕印。這在一定程度上可判定他們是一家人。可是男主人左側的1號棺木為什麼破毀得特別嚴重呢?按理説,左側當為男主人之第二個妻子或妾之類的。同樣的,為什麼男棺反而沒有保存得如女棺一樣完好?孫亮猜測這可能和男棺裏的刀劍有關。這些金屬器物可能加具了屍體的氧化。但此説法並未得到公認。

    

    區別可能還在於,四口棺木裏都有液體,但3號棺液體不知為何渾濁,呈棕褐色?有人解釋説,這渾濁是因為棺材被動了,攪渾了。可是,這中間還是平靜了一段時間。難道説是幾個小時不足以使之恢復清澈?

    

    棺木挖掘現場原來是海州化工廠所在地。有人懷疑,這些液體是不是地面滲透進去的。而地表水能否滲透到5米之深處,且透過如此密封的棺木又有人對此表示了懷疑。這些問題都有待於專家們進一步研究。即便沒有這些未解之謎,僅僅是中國第三具漢代濕屍的身份已經足以讓“淩惠平”身價倍增。

    

    《北京青年報》2002年7月24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