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平遙喝彩  

    平遙古城是世界建築中“獨一無二的珍寶”,聯合國專家田中淡曾稱讚“平遙古城甲天下”。它因保存有完好的古民居、古城墻、古縣衙及我國最早的銀行票號和精美絕倫的佛寺廟宇,展示了非同尋常的文化、社會、經濟及宗教發展的完整的歷史畫卷,而被列入世界歷史遺産名錄。

    

    然而,由於過去的遺産保護工作只局限在保護古建築上,忽略了整體環境的保護,以至在古城四週出現了500多座小焦爐及30根污染企業的大煙囪,縷縷黑煙籠罩古城,嚴重損害了古城風貌。

    

    “古城是個完整的大文物,必須全面保護。”平遙縣的決策者聽取專家意見,以壯士斷腕的決心,于不久前作出決策,徹底拆除古城周圍煙囪和焦爐及一切影響古城風貌的現代建築。為此,當地將減少七成左右財政收入,還有成千上萬的人會因此而下崗。但是平遙人為了保護好世界遺産,主動地承受犧牲,坦然地面對困難,果敢地付諸行動。

    

    平遙縣縣長李定武説得好:保護古城已是迫在眉睫,短期看付出經濟代價不小,但越往後付出代價會越大。文化遺産是無價之寶,它能給當地帶來聲譽和機會。保護好了,它會為當地帶來長期、穩定的收入來源;草率行事,會把文化遺産永遠破壞,損失將是無法估量的。只有忍得眼前的痛,付出必須付出的代價,才能保住古城,使文化遺産傳之後代、永葆享用。通過這次大拆除,不僅能使平遙恢復古城古色古香的全貌,也將促進平遙縣産業結構的調整,為平遙贏得新的發展生機。

    

    平遙古城在申報世界遺産成功後,為保護真實性和完整性,繼續開展整治、修復和搶救工作,值得人們讚揚;由保護代表性古建進而保護整體風貌,將文化遺産及其環境的原初性和完整性全面保護起來,融人文歷史與自然景觀于一體,平遙古城更為我國世界遺産和文化遺跡保護工作帶了個好頭,更值得我們喝彩!

    

    新聞連結: 聯合國專家讚不絕口 山西炸出古色古香的平遙

    

     平遙古城炸煙囪

    

    “五、四、三、二、一、起爆”,隨著沉悶的響聲,三根20多米高的煙囪徐徐倒下,一陣黃煙從地上捲起,瀰漫在空中。

    

    在山西平遙古城外的幾家焦化廠,昨天中午共炸倒了12根煙囪。為保護世界文化遺産平遙古城,近期內,平遙縣將要炸掉30戶污染企業的30支煙囪、拆除400多座焦爐。

    

    圍觀的當地群眾面露喜色,焦化廠工人黃兆亮對記者説;“煙囪拔掉了,我下崗了,但平遙城會變得乾淨,肯定會吸引來更多的遊客。”

    

    歷經滄桑而保存完好的民居、城墻、縣衙、票號,為人們展示了一幅中國明清時期文化、社會、經濟及宗教發展的完整畫卷。平遙古城自1997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後,逐漸引起世人的關注。當地農民或者靠著熟悉風土人情當起了導遊,或者擺攤賣起了工藝品,或者開著電動車接送遊客,遊人多時一天能掙上百元。

    

    然而,過去當地的一些人卻沒有認識到保護文化遺産的重要性,竟然在古城四週建起了不少污染嚴重的工業企業。古城周圍環繞著500多個小焦爐,還有織染廠、煉鐵廠等污染企業,區域污染物一直得不到有效控制,影響了當地旅遊業發展。

    

    今年,平遙縣委、政府展開了“工業治污、城市治臟、旅遊治亂、軟環境治緊”大行動。除對污染企業限期關停外,平遙縣將對城內4.5萬居民和企業分步驟搬遷。到目前為止,學校、醫院、橡膠、鑄造廠等已經開始整體外遷。

    

    平遙縣縣長李定武告訴記者,目前煤焦生産的收入佔全縣財政收入的60%以上,而旅遊只佔10%,關停煉焦廠肯定會影響縣財政收入。“但保護好文化遺産迫在眉睫,而且從長遠看,旅遊文化資源才是用之不竭的。”

    

     炸出一個古色古香的平遙

    

    昨天中午,一陣“轟轟”的爆炸聲在平遙古城的周邊響起,隨著一根根煙囪的倒下,一股股濃煙散去後,一座古城裏凸顯在居民和遊客的面前。

    

    平遙古城美不美?美!那裏有始建於北魏的城墻、最早的金融票號舊址、集中體現古代縣城的禮序程式的街市格局、展現濃厚地方風格的三千多處傳統民居和精美絕倫的佛寺廟宇。

    

    就是這座古城,卻又給人們留下了太多的遺憾:古城周圍佈滿了大大小小的土焦爐,將古城籠罩在縷縷黑煙之中;古城內,隨處可見的垃圾、雜物、污水,使古城的形象大大受損;一些外貼彩色瓷磚的現代建築和大片低矮民房和工廠,水塔、煙囪、電線桿、不銹鋼欄杆和燈箱廣告也影響著古城風貌。人們在讚賞古城豐厚的文化底蘊時,對令古城“色香俱損”的環境頗多抱怨。有人甚至説,不去平遙會遺憾,去了平遙更遺憾。

    

    近年來當地政府和居民為保護古城也做過不少工作。目前,縣里正對城內4萬多居民及企業分步驟搬遷,學校、醫院的搬遷步入實質性階段,橡膠、鑄造等數家污染企業已經整體外遷,逐年取締了周圍的多家焦化廠,並對剩下的進行了技術改造,同時宣佈今後不再上新的焦化廠以及其他污染項目,將古城附近的300多家織染企業遷入新區,對180臺鍋爐進行改造,拔掉了污染嚴重的煙囪,使95%的居民用上了型煤。平遙古城的污染源基本上被控制了。

    

    然而對照專家學者和不少遊客提出的意見,保護平遙古城的工作做得還遠遠不夠。著名古建專家、同濟大學教授阮儀三曾指出,“第一,平遙古城是國家寶貴的財富,要認真保護;第二,整個古城是個完整的大文物,不能光保護一圈城墻或幾幢古建築古住宅就算了。”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專家委員會委員羅哲文也指出,平遙古城的內容豐富,除珍貴文物古跡外,其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的內涵豐富,是研究我國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發展的歷史的活的樣本,世界上少有。

    

    治重疾就得下猛藥。好在保護古城的決策者終於開出了一劑猛藥,隨著爆炸聲,古城周圍30戶污染企業的30根煙囪、543個焦爐將被徹底拆除。與此同時,當地政府發出"工業治污、城內治臟、旅遊治亂"的號令,影響古城古風古貌的現代包裝將被逐步清理,制約古城向高層次發展的一系列病症將得以診治,正像平遙縣縣長李定武説得那樣:“這次爆炸,將炸出平遙縣新興的産業結構,炸出一個古色古香的平遙古城。”

    

     聯合國專家眼中的平遙古城

    

    幾年前聯合國人居中心的專家曾盛讚平遙古城是世界建築中“獨一無二的珍寶”。曾赴平遙古城作實地考察過的聯合國專家田中淡先生還欣然留下了“平遙古城甲天下”的評價。

    

    田中淡先生説:“這是一座完整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古城。城內古建築可謂儒釋道三教並存,傳統禮制和漢民族精神多有映現。”

    

    田中淡先生是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研究所教授,曾留學中國專研中國建築史。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委託,他在對平遙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産項目作投票前最後一次實地考察了平遙古城。

    

    考察期間,田中淡先生對平遙古建築遺存進行了重點考察。他認為,平遙古城匯集了各種歷史文化遺産,但最能代表古城價值的要數古城的建築。

    

    田中淡先生眼中的平遙古城,是按照中國古代城市的等級禮序與傳統習俗嚴格建成的。大至整個古城的佈局,小至民居四合院,都體現了五方四象、突出中心、強化中軸、面南為尊等漢族文化的禮序程式。五方即東西南北中,四象代表漢傳統中的四種靈獸符號: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

    

    登上古城中心的市樓,但見南大街以一條鮮明的中軸線縱貫全城,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條蚰蜒巷巧妙組成一幅龐大的八卦圖案。城隍廟與古衙署、文廟與武廟、道觀與寺院呈對稱分列南大街的左右兩側。田中先生在這裡看到了漢代古城建築中“人神共治”和“三教合一”的現實模本。

    

    令田中淡先生頗為動容的是,平遙古民居群建築所折射出來的“傳統人文精神”。平遙民居多是磚石窯洞和木構磚瓦房相結合的形式,以外觀封閉的二進、三進式四合院居多。在中國舊式城鎮歷史上曾經少有的富庶繁華給平遙人留下了近四千處建築精美的深宅大院,至今保存完整有文物價值的民居仍有四百多處。 在平遙古城的票號和古商號舊址,門楣楹聯、堂前屏風等每個建築細節透出的漢民族儒商精神中“誠信”、“樹德”、“修身兼濟”的傳統文化,同樣深深吸引了田中淡先生。

    

    田中淡先生還注意到,即使在平遙古城中的寺廟、道觀等宗教建築,那氣宇不凡、古樸莊重的飛檐鬥拱、懸梁吊柱、黃綠色相間的琉璃瓦頂,都是中國漢傳統文化在古建築上的外在體現,研究學者從這些宋金到明清時期的宗教建築可以看到傳統文化在不同時期的歷史演進。(高風 孟暉)

    

    平遙古城

    

    平遙古城位於山西太原以南90公里,它歷史悠久,保存完整。城中有始建於北魏的城墻、最早的金融票號舊址、集中體現古代縣城的禮序程式的街市格局、展現濃厚地方風格的3797座傳統民居和精美絕倫的佛寺廟宇。

    

    1997年12月3日,平遙古城被列入世界歷史遺産名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委員會對它的評價是“平遙古城是中國漢民族城市在明清時期的傑出範例,平遙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徵,而且在中國歷史的發展中為人們展示了一幅非同尋常的文化、社會、經濟及宗教發展的完整畫卷。”

    

    在中國古代,依據漢族傳統“禮”制規劃建設的縣城,原來是很多的,如今所剩無幾。就全國而言,目前漢族歷史文化遺存保存最多最好的,就數平遙古城了。

    

    平遙古城是中國明清時期的縣城。這是一座嚴格講求方正端莊,經緯分明,中軸對稱的古城。按照中國古代城市的等級“禮”序,國都城方九里,州郡府城大的城方七里,次的城方五里,平遙是縣城,因而城方三里。平遙古城由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蚰蜒巷構成街巷格局,院落重重,中軸強烈,氣勢莊重,且中軸線一直向南延伸到衙外較遠的南橫街上。這種以衙署為中心,延伸中軸線,用以烘托"禮制"等級氣勢的規劃程式,在中國漢文化地區頗為常見。

    

    鱗次櫛比的店舖都是明清時期商業街的真實遺存。高達25米的市樓,矗立在南大街上,成為全城的制高點。

    

    平遙古城因其豐富的文物古跡、獨特的旅遊資源、深邃的歷史文化內涵和巨大的市場開發潛力越來越引起世人的關注。(高風 孟暉) (新華社 2002年5月16日電)

    

    

    人民網 2002年5月26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