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舞劇與人生的真情告白:《乘願再來》

桂傑 崔悅民

    今天是大型現代舞劇《乘願再來》在北京保利劇院公演的最後一場。記者見縫插針,採訪了該劇的女主角和策劃者卓瑪。雖然昨天演出時卓瑪受了點輕傷,可她步履輕盈,沒有一絲倦意。她把我拉進她的化粧間,凝神地看我,握我的手,笑得謙和且親近。

    這部舞臺劇,講述的是一個有關“人生”的寓言故事。卓瑪想去天堂,請求神鷹相助。神鷹卻提出條件——進入天堂之前必須經歷人間的風霜雨雪。為了實現進入天堂的夢想,卓瑪決定勇敢地去品嘗人間的酸甜苦辣。於是卓瑪開始遊歷人間,她經歷挫折、抵擋誘惑、面對競爭、享受成功、體驗愛情、承受恐懼,還要啟蒙智慧……現實的艱難凶險撞擊出卓瑪生命的火花,生命因此充實而閃光,人生的樂趣和意義也因此而顯現,人間之旅重塑了一個智慧而強大的卓瑪。卓瑪從神鷹那裏感悟:為愛而付出才是至善至美的人生境界。在經歷了人間無數的艱辛歡樂和愛的情感之後,卓瑪領悟了生命的美好——原來天堂就在人間。

    舞臺劇《乘願再來》不是西藏傳統的風情歌舞。藏族新一代女青年舞蹈家——卓瑪,以真人、真名、真情融入劇中,這是她對養育她的那片土地和民族的重新解讀,是一個藏族姑娘用心、用血對天、對地、對生命的一次詰問和搏擊,是一曲靈魂的歌、一支生命的舞。《乘願再來》風格銳利而清新,絲毫沒有冗長感和沉悶感,一切都在輕鬆中解決。

      《乘願再來》的投資高達400萬元。它的出現使沉寂已久的舞劇重現生機。眾人對此劇評説紛紜,有人稱之為話劇,因為它的獨特之處在於,除了舞蹈,還運用了少量對話和歌唱穿插劇情。

      卓瑪把它稱為怪胎。她絲毫不反感“怪胎”這個詞,覺得美麗。卓瑪説,以前的舞者完全用肢體説話,自己提問自己回答,這部舞劇卻把對人生的一些追問明確地提了出來,交給觀眾去思考,然後用舞蹈的方式去做一種訴説,並給出屬於舞者本人的一份理解。卓瑪認為,舞是一種交流,它和音樂家的音符、畫家筆下的線條一樣,應該追求讓觀眾看懂。

      但進過劇場的人,未必能輕鬆作出自己的結論。

      畫外音在叩問,生命是什麼,活著是什麼,神是什麼,天堂是什麼,慾望、死、永恒、瞬間又是什麼?這部劇的哲學味兒非常濃烈。

      卓瑪告訴我,這些問題也經常騷擾她,她把自己內心的焦慮和痛苦放大到許多和她年齡相近情感經歷相似的青年人身上,放大到整個時代上。舞臺上四個巨大的天梯,還有作為背景的群體舞者都在用各種方式,把這些問題掰開揉碎,思索再思索。

      卓瑪的舞蹈獲過許多獎,而她卻坦白説,她曾經有過放棄舞蹈的念頭,因為舞蹈中所表達的人和事,離她的感情太遙遠了,不知道自己為何而舞。

      在《乘》劇中她實現了昇華。她説:“《乘願再來》是我的,劇中的卓瑪就是我自己。”

      《乘願再來》的孕育和生産過程對於卓瑪來説意義重大。一年來,她不光是一個舞者,還擔任整個劇目的主要策劃者。卓瑪看重這一點:“以前的我老是在塑造別人給我的角色,今年跳這個,明年跳那個,很容易迷失,我覺得自己都空了。”

      卓瑪很真。她喜歡時常回望自己走過的路,過濾自己。停下來的時候,她想把自己看清楚,想跳得更好。緣分的到來,是她遇到了該劇的總導演王潮歌和舞美設計樊躍。她讚賞他們對於舞蹈獨有的理解。她説自己和王潮歌的第一次見面就充滿機緣,兩個女人穿的衣服都一樣,她們在審美上驚人地相似。而樊躍,她説,他有大師的風範,他的血管裏流的簡直不是血,是藝術。

      她對舞劇的每一句讚美都是在讚美他們這個群體。

      她告訴我,如果這是她的獨舞晚會,即便動作跳得再高難,編排得再完美,也不會有如此轟動的效果。《乘》劇是舞劇劇場的一個新生命,它的整體創意,舞臺道具的充分使用,藏族符號的存在,群舞的震撼效果,出色的舞檯燈光,這一切賜予了它騰空而起的合力。

      經典的意義也許在於延續,《乘》劇可以一直跳到下個世紀嗎?我問。

      可以。卓瑪的回答毫不猶豫。

    中國網綜合報道 12月25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