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碰撞:喜歡像韋小寶的小燕子,可以嗎?  

    編輯留言:

    

    備受青睞的小燕子將要在黃奕的演繹下全新亮相,然而,關於趙薇版小燕子的爭議卻仍未結束。孩子們為什麼會喜歡“瘋瘋癲癲”的小燕子?小燕子帶壞了廣大青少年?痛斥“小燕子”現象,有必要嗎?歡迎廣大網友各抒己見,進行探討。來信請寄觀點頻道信箱:opinion@peopledaily.com.cn

    

    評説連結:

    

    喜歡小燕子,人們何以“犯賤”?

    

    想到“犯賤”這個詞以及上述陳年舊事,是有感於我素所尊敬的魏明倫先生最近發話痛斥“‘小燕子’現象”。“小燕子”怎麼哪?出身貧寒,無知識學問不是她的錯,她不是動輒學人搬用成語,以示向學之心嗎?她在流浪中長大,缺乏教養也不算大錯,心地善良就好。魏先生不能容忍的是她有一些任性,還有一些囂張,有一些叛逆,還有一些瘋狂,沒事吵吵小架,沒事説説小謊,一言以蔽之,有些痞子氣,也就是有些“犯賤”。魏先生憂心的、憤怒的是,“小燕子”的形象成了孩子們的偶像,帶壞了廣大青少年。

    

    可是,魏先生為何不想想:孩子們為何喜歡“小燕子”,“崇拜”這樣一個有痞子氣的姑娘?魏先生難道不知主席的名言:世界上絕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從上幼兒園“手背後,身坐正”開始,我們的孩子身心所受的壓抑太沉重了!他們渴望“犯賤”撒撒野。電視劇人物,作為一種虛擬的生活形象,像別的藝術作品一樣,是“苦悶的象徵”,是“白日夢”,借用馬克思論宗教的話來説,是“人民幻想的幸福”,是對現實的苦難的抗議(參見《馬恩選集》第一卷第2頁),人們欣賞它是要在虛擬世界獲得情感宣泄和心理補償。這點淺顯的道理,魏明倫這樣的戲劇大家難道不懂嗎?這種“偶像崇拜”怎麼能説跟“個性解放”的要求水火不容?模倣“偶像”又怎麼樣?當年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惱》問世,維特一時間成為德國青少年崇拜的偶像,一些小夥子不僅模倣維特的服飾,還模倣他自殺,就像據説有孩子模倣“小燕子”上吊一樣;但是,未聽説德國青少年因此普遍發狂,《少年維特之煩惱》也仍然是舉世公認的名著,就像魏先生的川劇《潘金蓮》雖遭異議,仍是名作,也未見誰把今日的色情交易、婚外戀氾濫歸咎於《潘金蓮》的“誤導”作用一樣。不必把事情看得那麼嚴重,以致義憤填膺嘛。

    

    魏明倫委員痛斥“小燕子”現象

    

    魏明倫説,現在青少年當中,很多人將“小燕子”當作偶像,從幾歲的兒童開始,就將“小燕子”當作仿傚的對象。“小燕子”風行的作用是潛移默化的,現在還看不到負面效應,但“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以後會發現這個問題是比較嚴重的。

    

    “小燕子”是個什麼形象?魏明倫不無憂慮地説,説白了她就是一個以無知、沒有文化為榮,無知即無畏,帶有一些痞子性的一個女孩子。《還珠格格》的主題歌《有一個姑娘》,就是“小燕子”的獨白,“有一個姑娘,她有一些任性、還有一些囂張,她有一些叛逆、還有一些瘋狂。沒事吵吵小架,反正醒著也是醒著,沒事説説小謊,反正閒著也是閒著。……整天嘻嘻哈哈,看到風兒就起浪,也曾迷迷糊糊,大禍小禍一起闖。……”這就是“小燕子”的人生觀。

    

    魏明倫説,“小燕子”有點像一個女的韋小寶。但是金庸在寫韋小寶時是帶有批判性的,他把韋小寶身上的人格缺陷、弱點都暴露出來,並不讚揚他,因此人們不會去仿傚韋小寶。但是瓊瑤在寫“小燕子”的時候,是帶有一種欣賞、讚揚的態度,這樣就起了引導的作用。“小燕子”形象通過電視進入到千家萬戶,進入到上億少年兒童心中。很多幼兒園的小朋友都迷“小燕子”,整天迷迷糊糊扯點小謊,從小就成了一個小痞子。哀莫大於心壞,我們説的很多社會弊端都是由“心壞”引起的。

    

    

    人民網 2002年4月12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