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濟動態
財經資訊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地方通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廣州“南越國”全面發掘將申報世界文化遺産

    ●廣州南越王宮署11月底全面發掘,與南越王墓、漢代水關“捆綁申報”

    

    ●核心區域居民將逐步遷出,兒童公園遷至人民南 

    

    新快報訊(記者黃越堯 通訊員彭小群) 譽稱“東方龐貝”的廣州市南越王宮署遺址的全面發掘工作將從11月底推開。這是記者昨天從廣州市政府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獲悉的。

    

    發掘面積近5萬平方米

    

    據廣州市文化局副局長陳玉環介紹,南越王宮署遺址的全面發掘方案已獲國家文物局批准。南越王宮署遺址東起倉邊路,西到廣大路,南達中山圖書館,北至越華路,總面積達15萬平方米。

    

    陳局長説:“我們不可能把這麼大的一片地方都挖個底朝天,我們主要發掘宮署的核心部分,即以兒童公園為主的部分。”核心部分南起中山路,北到廣州大廈前,東至忠佑大街,西至北京路,面積4.8萬平方米,早已被市政府劃定為絕對保護範圍。

    

    這部分的發掘工作將分三區,原計劃5年完成,但目前預計極有可能提前完成。

    

    據介紹,從11月底開始,這4.8萬平方米內的建築和居民將逐步搬遷,兒童公園也將搬至新址。

    

    為申報世界文化遺産而挖

    

    陳局長介紹説,發掘南越王宮署的工作從一開始就是朝著申報世界文化遺産的目標進行的,南越王宮署遺址發掘工作全面結束後,將與南越王墓及在西湖路發現的漢代“水關”遺址———即南越國的南城門“捆綁”起來,以“南越國”的項目申報世界文化遺産。

    

    專家認為,這比以單一項目申報的成功系數更大。

    

    因此,南越王宮署的發掘工作將按照世界文化遺産申報的各項規範要求進行,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屬下的國家考古所以及廣州考古研究所組成的發掘隊伍,將同時進行地質、生物、歷史、地理、物理、建築等學科的研究,每一步的清理、整理、記錄等工作將更細緻更科學。

    

    前期投入已高達5億元

    

    為切實做好南越王宮署遺址的發掘和保護工作,市政府投入大量資金,之前向外商補償的費用已達1.92億元。而首期第2區的發掘費用就達1400多萬元,這還不包括搬遷、補償等的費用。

    

    政府同時斥資3億多元,準備將兒童公園遷建到“中建廣場”。該廣場佔地面積14580平方米,位於人民南路以東、仁濟路以西、一德路南部、仁濟西路北部。此處缺乏公園等公共設施,選址於此,能改善城市空間狀況,但比原兒童公園現面積要小。

    

    為保證在11月底開始發掘工作,首期工程的籌備工作,包括南片(主要是兒童公園部分的遊樂設施及部分建築)的拆遷、管線的遷移及綠化部分的遷移和處理等工作正在緊張進行。

    

    南越國和南越王趙陀

    

    秦朝,秦始皇在南方設置桂林、南海、象郡。

    

    秦末,南海郡龍川縣令趙陀乘中原動亂,據嶺自守,兼併了桂林、象郡,建立南越國,自稱南越武王。此後,趙陀接受漢王朝授予的“南越王”封號,與漢修好。

    

    趙陀從中原引進生産工具和生産技術,發展生産。趙陀還採取了“和輯百母(越)”的策略,緩和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促進嶺南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史記商帝紀》載:“南海尉陀居南方,長治之甚有文理,中縣人以故不耗減,粵(越)人相攻擊之俗益止,俱賴其力。”

    

    兒童公園:千年古城中心

    

    從秦漢時期至今,廣州一直是嶺南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歷經兩漢、隋、唐、宋、元、明、清,廣州依次被設為南海郡治、都督府治、嶺南道、廣南東路、廣州府治及廣東省省會。

    

    據考古發掘證實,2000多年來,廣州古城中心一直在今天越秀區中山四路至中山五路的兒童公園一帶。因此有人説:“站在原兒童公園的地方一層層往下挖,可以一層層挖到清、明、元……兩漢、秦的歷史遺存。”這一説法在發掘中得到一些證實:在這一帶,歷代廣州的古城正是層層疊疊地建起來的,如從地表往下被列為第七文化層的是南越王宮署遺址、列為第八文化層的是垃圾層、列為第九文化層的則是27年前發現的秦代三船臺遺址。(黃越堯)

    

    漢代水關:南越國的南城門

    

    去年8月,國家文物局專家組5位考古權威人士,在考察了廣州市西湖路東南角一個龐大的木結構遺址之後,初步判斷出土的是一個漢代“水關”(水閘)基礎,其上可能有一座古城門。

    

    地面5米下的遺址面積為390平方米,遺址內有大面積疊壓的木構建築。其中一組木結構呈“八”字水關形狀;另一組直接建在河邊,清楚可見有梁架式結構夾在淤土中。

    

    專家認為,這裡有可能是城墻下面的水關,有可能是南越國的城墻,城門面臨珠江,當時南越城的最南邊可能就在這裡。

    

    南越王宮署:譽稱“東方龐貝”

    

    1995年,中山四路忠佑大街一工地挖出2000多年前的文物,南越王宮署遺址初現。

    

    1997年,南越王宮署禦花園被發掘出來,這是我國現存年代最早的宮苑實例,在世界上也是罕見的。

    

    2000年,經挖掘,南越王宮署遺址在兒童公園內露出冰山一角。

    

    考古發掘現場位於兒童公園東邊。初步試掘,已發現2000年前的兩條南越王宮殿的“散水”、1300年前的唐代鋪磚廊道等各種建築結構的遺跡。

    

    部分專家對這一重大發現的評價相當之高,稱其為“東方的龐貝”。王墓和王的首都同時在一個地方出土,這在中國是唯一的一個,而且它是目前找到的古代諸侯王國的第一個都城。

    

    南越王墓:嶺南最早最大的墓

    

    南越國第二代皇帝趙昧之墓,位於越秀區西邊的象崗山,墓主約死於元朔(西元前128至前123)至元狩(西元前122至前117)年間。此墓是嶺南地區目前所見年代最早、規模最大,也是唯一一座西漢前期石室壁畫墓。

    

    該墓于1983年發掘,墓主身著絲縷玉衣,面罩覆面。隨葬器物一千多件,還有8枚印章,其中龍鈕金印是目前所見最大的西漢金印。墓中有一件波斯銀盒,是中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舶來品。

    《新快報》2001年10月30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