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來興委員:我國要加強對新經濟梯度轉移問題的研究




    一、新經濟正在從源頭向世界各地梯度轉移,新經濟崛起勢不可擋

    (一)新經濟發展速度驚人

    全球資訊産業的市場規模已突破2萬億美元,其增長速度是全球經濟的56倍,目前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産業;上網的國家和地區從90年代中前期的22個上升到1999年底217年;全球網際網路用戶從1996年底4000萬戶增至1999年底2.59億戶,預計2005年將達到12.5億戶;目前網際網路的通信量和網上交易量以每100天增長1倍的速度發展。

    (二)新經濟投資強度加大

    1998年全球私人股本和風險基金投資中有29%投向科技産業,1999年則達到創紀錄的33%。1999年美國風險投資為356億美元,2000年上半年達到367億美元。

    (三)新經濟佔整體經濟比重大幅提高

    據統計,新經濟所佔比重最高的20個國家中,排在第一位的荷蘭達46.1%,排在第20位的匈牙利也達到30.8%。美國新經濟産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由90年代初的14%迅速上升為55%,目前新經濟在整個國民經濟中所佔比重為40%,其中資訊産業已經佔到整個經濟的1/4以上,而汽車工業産值只佔4%左右。

    (四)新經濟正從源頭向世界各地轉移

    美國是世界新經濟的源頭,並向世界各地轉移,迅速波及全球。具體表現在:

    1、轉移週期大大縮短。首先,從科學到技術,從技術的室內研究、開發到産品進入市場,當轉机化的時間越來越短,從而使得科學、技術在短期內直接産業化並在全球擴散,轉化為現實的生産力;其次,技術創新和産品升級換代加速,技術和新産品生命週期平均為3年,而90年代前企業産品生命週期平均為3年,而90年代中期則縮短為不到2年。IT行業某些産品甚至幾個月就面臨淘汰,摩爾定律揭示IT産業新産品價格性能比每18個月就下降一半;第三,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和資訊技術的發展,世界各地的經濟聯繫的資訊交往比以往任何時代都更加密切和迅速,新技術、新産品、新商業模式、新市場等新經濟的內容,可以極快甚至同步傳到各地,使得轉移週期大大縮短。

    2、智力資源成為推動轉移最重要因素。專家分析表明,有形物質資産投入對造成地區經濟增長差異的作用大約只佔19%,大部分直接或間接歸回于資訊、知識、技術、人才、市場等無形因素的影響。這是因為新經濟産業基本上都是智力密集型,它與“機器取代人”的現代化工業不同,其對專業人才需求很大,如軟體業就是新經濟的“勞動密集型”産業。在這樣的經濟形態下,勞動力的素質與技能成為至關重要的決定因素。一個國家或地區完全可望憑藉其人力資源優勢在新經濟産業梯度轉移中處於有利位置。

    3、市場的支撐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比較優勢。新經濟是一種全球化經濟,而全球化經濟的本質則是全球經濟的市場化。新經濟的發展主要取決於是否有足夠的市場支撐,否則就會受到很大局限。市場規模或市場潛力巨大的地區可望優先從新經濟的産業梯度轉移中受益,以市場技術、換資金甚至參與技術標準的制定,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具實質含義。

    二、確保我國抓住新經濟梯度轉移先機的對策建議

    (一)選準新經濟梯度轉移的突破口

    我國發展新經濟必須選準突破口,集中力量在新經濟産業鏈中具有比較優勢以及涉及國民經濟發展全局的重點領域尋求突破。

    1、資訊産業中軟體和部分硬體製造業。資訊技術和資訊産業是新經濟的顯著標誌。但資訊産業的發展應該有所側重。就硬體産業而言,現階段我國應遵循比較優勢的原則,集中發展最終産品組裝和需求量極大的電子元器件、配件製造等技術和勞動密集型的生産環節。積累一定資金和技術後,隨著比較優勢的變化,可逐漸實現産品的技術升級,選擇性進行主要元件和核心晶片的生産,條件成熟後再考慮核心技術的研究開發。

    2、利用強大商貿網路,發展電子商務、物流中心。我國市場遼闊,商貿網路規模巨大。在強大商貿網路基礎上發展電子商務,已證明是其成功的先決條件,並將大大促進我國統一大市場的發展。中國巨大的內需市場,進出口貿易總額與日俱增,加上公路、鐵路、海港、機場和電訊設施的發展迅速,都是中國發展物流管理服務得天獨厚的條件。

    3、用資訊化帶動工業化和全面提升傳統産業。我國應大力發展以資訊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産業,加快建設高度資訊化和社會化的知識生産、傳播、擴散的基礎設施,堅持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産業,以資訊化帶動工業化,並促進兩者的融合發展,用“低物耗”的資訊化方式在更短的時間內實現“擴大社會化”的工業化任務,努力提高工業的整體素質和國際競爭力。

     (二)大膽探索新經濟梯度轉移的新途徑

    1、大力培養和吸引新經濟骨幹人才。大力開發和利用國外智力資源,為海外人才特別是留學人員參與國內科技發展和經濟建設創建創造條件。

    2、移植傳統産業梯度轉移的各種成功辦法。在新經濟梯度轉移的過程中,我們可移植成功的辦法,瞄準高新技術項目和業務,通過代人加工、承包、轉包和向國外輸出高級勞務從事現場服務等途徑,大力發展以出口導向的、新經濟條件下的外向型經濟。

    3、以建立創業板為切入點,儘快建立風險投資體系。要使知識有效轉化為高新技術,高新技術有效實現産業化,需要建立一個能有效動員和集中創業資本、加速高新技術“孵化”的風險投資機制。中國要加快創業板市場的推出步伐,進一步建立和健全風險投資體系,以支援高成長性企業的發展,使之成為新經濟的源動力。

    4、參與或影響新經濟遊戲規則和行業技術標準的制定。中國要在新經濟重新劃分市場的進程中,積極參與世界貿易、投資、人才等規則的重新制定。此外,行業技術標準成為新經濟産業競爭的焦點,中國應當設法參與或影響標準的制定。如中國目前在美國CDMA和歐洲GSM標準之爭中,完全可以利用市場優勢對其施加影響,甚至要求參與其標準的制定。

    (三)抓緊制定新經濟梯度轉移的新政策

    1、制定全國新經濟梯度轉移的戰略規劃。要深入研究新經濟産業梯度轉移的趨勢,高起點搞好新經濟的發展規劃和戰略,確立發展模式,並在體制和政策上主動作出調整,有選擇地支援重點地區、重點行業與重點企業。

    2、出臺推動促進新經濟梯度轉移的新政策。國家要制定重大國際科技合作計劃,設立國際合作基金、建設高素質的國際科技合作隊伍;要加強部門、地方及企業各層次的對外合作,大力扶持企業研發機構和科技型企業研發的國際化;要促進高新技術産業走向世界,推動企業技術創新活動向國際慣例靠攏,支援民營企業以同等待遇參與國際科技合作計劃與項目。

    3、制定推動中國高新技術産業的重大扶持政策。針對我國目前技術産業技術源頭與需求終端出現脫節、科技鏈與産業鏈缺乏有機結合的局面,政府要提高對高新技術産業的協調層次,加強經濟與科技的互動、産學研的有機結合和各新聞廣播配合,形成合力;政府要借鑒印度等國家合力支援新經濟的各項舉措,加大對高技術成果轉化的扶持,對中小企業尤其是各種所有制形式的高技術企業予以強有力的政策、財稅支援。

     (四)積極培育推動新經濟梯度轉移的新主體

    1、發展技貿一體出口導向型企業。要以發展新經濟條件下的出口導向型經濟為目標,培育一批技貿一體的高等科技跨國企業。

    2、培育在全國統一大市場動作的電子商務企業。電子商務具有很大的規模經濟,我國要努力創造條件培育一批具有把全國發展成統一大市場的電子商務實力企業,積極發展網際網路和電子商務新産業。

    3、建立一批合資、合作型的新經濟産業運作企業。要通過合資、合作等途徑,發展一批與跨國大企業具有緊密國際合作夥伴和客戶網路關係的新經濟産業運作企業,讓智力、人才和市場充分結合,有效利用合作夥伴的技術、資金、品牌與國際行銷網路,共同發展資金和智力密集型的商科技産業,快速參與到新經濟産業梯度轉移的前沿陣地中去。

    中國網 2001年0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