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銷售潛伏危機 中國證監會將立新規遏制弊端

動輒幾十億元甚至是上百億元的發行規模,基金噴薄而出的銷售額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統計顯示,今年成立的10多只基金,個人投資者認購佔95%以上,久違的儲蓄資金蜂擁而出。基金銷售如火如荼,看似皆大歡喜,實則潛伏危機:基金公司之間惡性競爭,銀行和券商方面的推銷人員苦於“攤派”壓力,對茫然無知的百姓誇大基金收益,忽視風險提示;券商與基金公司之間基於利益基礎上的“分倉”,助長“炒單”交易量畸形膨脹;對此,中國證監會已經和即將訂立新規力圖遏制諸多弊端,但頂風逆行者猶存

上篇 扭曲的熱銷

銀行獨佔鰲頭

中國工商銀行北京某支行工作的李某非常沮喪,“行裏通知今天下班後要接受培訓,最近又要銷售一隻基金,那家公司要培訓我們,告訴我們該基金的特點,怎麼去做宣傳,這樣的事情最近經常發生,已經習慣了。”

多家銀行員工告訴記者,這種所謂的“培訓”就是告訴員工們要如何去做宣傳。“一般是基金公司的人對總行或是分行的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培訓,然後分行的講師再給我們講。其實,要做的很簡單,就是完成任務,多賣唄!”

“總部要求營業部每個人都要完成1000萬的基金銷售指標。”不少證券公司營業部人員告訴《證券市場週刊》(下稱《週刊》)。據《週刊》多方調查發現,很多基金代銷機構都對員工提出了類似的銷售指標,其中不乏國有商業銀行和知名券商。

對私人客戶有四大招數

招數一:模棱兩可+避重就輕

據多家銀行員工介紹,這種銷售手法針對那些對金融知識有一定的了解,但並不十分清楚的客戶。“這類人最容易‘上鉤’,因為他們往往自詡對金融很在行,但實際上並不是理解得很透徹。這就為我們推銷留出了餘地。”某銀行員工總結道。

針對多數投資人不甚了解基金品種特性的弱點,很多金融機構的推銷人員都會採取這種辦法:對産品的介紹中一般只強調基金産品的優勢、基金公司以往的業績如何“輝煌”和當下股市如何火爆。而對於風險和基金産品本身所具有特性只字不提,“如果有人問起來,我們要不就輕描淡寫,要不就避而不談,這類人覺得自己很懂,不願意丟人。”中國工商銀行北京某支行員工表示,“這當中很多人有過投資國債和股票的經驗,因此,不太願意讓人家説自己不懂。”下面是一段在中國工商銀行北京銷售網點的實錄:

客戶:“最近買基金好還是國債好?”

銀行:“當然是買XXX基金了,收益率可高了,大約有12%,您買肯定划算。沒看見最近賣得多火啊!搶瘋了。國債一直跌,您就算了吧!”

客戶:“基金我了解,這是有風險的,你説這麼高的收益有戲嗎?”

銀行:“一看就知道您懂,您想想,最近股市這麼好,我推薦的這只基金,他們公司的XX基金做的就不錯,您還擔心什麼啊!”

客戶:“那股市跌了怎麼辦啊?”

銀行:“您看您,這麼點金融常識都不知道啊,基金就這麼輕易虧啊?再説現在正在賺錢,多賺些,以後就算虧點您怕什麼?”

客戶:“得了,聽您的,我買!”

招數二:雲山霧罩+誇大收益

這些手法主要是對付手中有閒錢的老年人。因為許多老年人一般情況下選擇的是儲蓄或者投資國債,對基金品種的了解幾乎為零。 “對於這些客戶,一看就知道,張嘴就問買基金和國債一樣吧,不會賠本吧!你只要可著勁兒地説好聽的,把賺錢的那一方面多説就行了

高收益的誘惑,自然給無數的投資人帶來投資衝動。很多投資人到銀行劈頭就問:“你們這只基金的利息是多少?”雖然有點哭笑不得,但仍可以看出,基金確實點燃了老百姓的投資熱情。實際上,這種現象相對比較普遍,目前在銀行的宣傳中對基金預測收益率一般都不會低於6%,更高的甚至達到了兩位數以上。但是一旦涉及風險方面的,則很少有銀行向投資者提及。有業內人士表示:“現在仍有相當數量的投資者認為基金是沒有風險的,這就與宣傳的不恰當有著極大關係。”

《週刊》了解到,一些代銷機構為了攀比銷售量,居然明目張膽地打出“買基金,3個月盈利15%”的條幅,在外地甚至有打出高達25%的。一些機構在回答投資者詢問時,大談該基金如何收益高,好像買了該基金就可以天天等著拿紅包了;而對於投資市場的風險,則是輕描淡寫。

還有不少基金公司用 “預期收益率”的障眼法。以去年8月上旬為例,當時正在發售的博時裕富、華夏回報、海富通精選和德盛穩健等4隻基金都對收益率做了預期,尤其德盛穩健相當高調。記者在某銀行櫃檯前就曾經看到了“收益率7%-10%”的醒目標牌。

值得一提的是,開放式基金在銷售時多會計算出模擬預期收益率,高者超過10%。相比而言,銀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1.98%,還要扣除20%的利息稅,基金的豐厚回報令投資人聞之心動。對此,業內人士提醒説,開放式基金年管理費、託管費和申購贖回一次的費率累積達3.75%左右,即實際收益率高出3.75%的部分才是其真正收益。

平日裏隨便走到一些銀行網點,翻閱基金銷售的宣傳折頁,高投資回報率的承諾等醒目話語躍然紙上。而對風險的提示則或者沒有,或者用較小的字體印出。“有些基金公司宣傳的收益率達到30%左右,而有些基金公司的宣傳圖表有誤導投資者的嫌疑。”國聯安基金公司一位人士告訴《週刊》。

在實際的行銷中,許多基金公司誇大甚至承諾可以獲得最低收益,基金公司的這種做法已經引起了管理層關注。中國證監會提出要求,“不得採用任何方式向基金投資人保證獲利或承諾最低收益”。

招數三:聲東擊西+掩人耳目

隨著基金業、保險業和其他金融産品的逐步豐富,龐大的金融銷售超市正在逐漸形成,對投資者而言,面對花樣繁多的基金品種,投資者會感到無所適從。這也為銀行提供了“聲東擊西”的機會。

由於很多投資人相對比較認可保險、國債等産品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因此,如果普通投資人在“拿捏”不準是否應該購買基金時,他們就會拿基金産品和保險、國債等産品做比較,一般情況下主要是強調基金的高收益性和“隨時”可以贖回的特點,“我們會説,基金就和存款類似,而且是‘活期’的,可是凈收益卻多得多。”中國銀行員工透露説。

還有一種手段就是所謂的“掩人耳目”。中國證監會規定:“基金的銷售宣傳內容必須含有明確的風險提示和警示性文字,提醒投資人注意投資風險,不得誤導、欺騙投資人”。但大多數銀行在安排宣傳時還是會把諸如“下跌有界、上漲無限”、“安全高收益”、“避險更增值”、“本金100%增值”等頗搶眼球的火熱字眼放大擺放在醒目的地方。

招數四:小恩小惠+有獎促銷

“這是最小兒科的手法,不過還是很管用的。”銀行員工笑言。

比如買基金送一些小玩意,諸如電話本、鑰匙鏈、小水杯等等,不過,這種促銷手段也在升級,現在有些地方已經開始贈送食用油或是汽油,有的甚至直接和商家“結盟”贈送購物券等等,新形式和花樣迭出。 銀河證券當時在北京的營業部展開促銷活動,買5000元基金就送一大桶食用油,買兩萬元

金就可以選擇30升汽油或100元的購物券,以後每增加1萬元基金份額,再送30升汽油或100元的購物券。而國聯安基金公司銷售新基金時甚至開展了送保險的促銷活動。 最高促銷獎是深圳一家老牌基金公司創下的。該公司曾在基金宣傳小冊裏附了一份“理財需求有獎調查”問卷,最高獎金為相當於10萬元人民幣的10萬份基金。 對公銷售恩威並施

對公銷售的主要手法是退還或是降低手續費、許以優惠條件以及答應在未來的其他銀行業務中給予方便等等。

退還手續費是比較常見的手法。“雖然明著不可以做,但可以暗地裏做。”證券公司基金銷售人員表示,“很簡單,明著是向客戶收取認購費,但仍可以通過不同的形式將這筆認購費返還給客戶。”儘管銀行對券商的“零費率”行為頗為反感,但實際上銀行也在給購買量大的客戶給予一定的手續費優惠。

另外,“高回扣鼓勵再多發”。一些基金公司為了能賣出更多的基金份額,給代銷機構再次增加代銷費用。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拿了那麼多的代銷費用,焉有不使勁推銷之理?

銀行還可以利用自身的“權力”來“迫使”潛在的大客戶購買基金産品,這在2002年可謂是非常嚴重,儘管目前伴隨基金熱的升溫而有所緩和,但還是有些地方的銀行會向自己的貸款客戶和長期合作的夥伴“要求”購買基金。

而對於一些股份制銀行,儘管他們無法獲得託管行所帶來的穩定收益,但是,“我們也希望通過這種方式拉近和一些大客戶的關係。包括基金公司自己有一些資金也可以拿來啊!”為了更多的網路客戶,許多銀行在具體的行銷中往往向投資的機構許以很高的基金收益率,“以前敢説到5%,現在基金賣‘火’了,有的銀行都敢説7%—8%。”某知情人士稱。

銀行銷售系統存在誤導投資者的問題,但是,銀行也有苦衷。一來因為銀行職員對開放式基金了解有限,對産品的理解難免出現偏差;二來大多數銀行會下達具體的銷售任務,銀行職員為了完成任務則可能極力遊説儲戶購買,這種現象尤其在銀行剛開始大舉殺入基金銷售這一中間業務時更為突出。“每只基金銷售時,銀行都有指令性計劃,銷售任務分解到個人,賣不掉時職工只有自己掏錢買,大家都有些情緒。”記者曾聽到銀行職員在抱怨。

由於銀行職工,尤其是銀行的大客戶以完成任務為目的買入了開放式基金,直接的後果就是,3個月封閉期一過就要贖回。曾有報道稱,某商業銀行華東一家分行代銷某只基金時賣了5000萬份,居於銷售排行榜前列,但3個月封閉期一結束,贖回率就超過了90%。這種規模的速增與速減引發的投資風險,最終都得由投資人承擔。

“以前完不成任務要扣獎金,不能評先進,現在基金品種多了,行裏也顧不過來了,但是,完不成任務一樣要受罰的。”工商銀行職工稱,“很多時候都是和其他行‘攀比’,行領導説某某行發了100億,我們要超過它,然後各級領導都會不顧實際情況來申領任務,反正落實到人頭,不完成也不行啊!”

另外一方面,從《週刊》的採訪中發現,是否獲得了託管行資格對各大銀行在基金銷售中的行銷力度有著非常巨大的影響。民生銀行基金銷售負責人就告訴《週刊》:“那些獲得託管行資格的銀行當然會願意賣得多,因為基金託管的費用幾乎是沒有任何風險的一筆收益。而沒有託管行資格的動力顯然就不是很足,因為,我們不過是一個銷售渠道罷了。”

券商奮起直追

從基金銷售的趨勢看,券商渠道的優勢日益凸顯,所佔市場份額逐步擴大,正在快速縮小與銀行銷售渠道的差距。統計數據顯示,在今年第一季度近900億元的基金首發總規模中,券商代銷基金的數量約為300億元,所佔比重達到1/3,創出了歷史新高。同時,一些券商在部分省市的基金代銷量甚至超過了銀行,顯示了強勁的銷售能力。

其中,在海富通收益增長創下的131億首發規模中,券商代銷掉的部分不低於25%。據海通證券經紀業務總部總經理金曉斌透露,僅海通證券一家銷售的海富通收益增長份額就近15億。 而在中信經典配置基金121億的首發規模中,中信證券和其旗下的萬通證券銷售了近20個億,佔到了中信經典配置基金首發總規模的16%左右。

至此,券商已經成為基金髮行中的重要渠道,而其中隱藏的問題也似乎更為嚴重。

佣金的蛋糕

券商的積極性跟利益驅動是息息相關的。“目前基金銷售中的價格體系完全混亂了。”一位基金公司人士告訴《週刊》,市場正處於一種低價傾銷和惡性競爭的狀態。

《週刊》了解到,就像當初銀行一樣,券商現在也抬高了與基金公司談判的籌碼,“現在,給券商返還的平均銷售費用都在2%以上,最高甚至達到4%左右。”該基金公司人士坦言。 這些銷售費用包括四項:一是手續費,也就是申購費用;二是基金租用券商席位交易(即分倉交易量)所付的交易佣金;三是尾隨佣金;四是承諾的保本收益。

其實,因為基金公司不具備交易所會員資格,必須通過券商的交易席位才能進行交易,此外由於開放式基金規模大,僅通過一個券商的交易席位可能會影響成交速度,因此必然會通過多個券商的交易席位同時交易,這就是所謂“分倉”。合理“分倉”是允許的,但問題是,“分倉”已變質為基金和券商之間的利益交換渠道,已是“為擴大銷售量,遠超過合理水準交易量的行為”。

券商看上的是“分倉”帶來的佣金收入。有關統計表明,2003年共有83家證券經營機構參與了基金服務市場,而2003年受股票市場轉暖及基金市場擴容的影響,基金交易佣金總量達27259萬元,比2002年增長了92%,這個2.7億元的大蛋糕引發了券商的基金銷售激戰。

3月初,記者看到了兩家券商新近給基金公司的報價。除了券商認購基金可以享受申購與贖回手續費全免的老條款外,券商還提出了類似銀行管理費那樣的服務費。報價大致是這樣的:在首發後的封閉期間,券商收取申購金額1.5‰至3.75‰的服務費;開放申購和贖回後,對於未贖回的存量基金份額,券商還要收取其0.25%至0.5%的尾隨佣金。此外,券商要求基金新的分倉量標準也水漲船高。除給予代銷量10至20倍的基金分倉外,存量基金份額在1億以上的,還要給予15倍以上的基金分倉量。

這即是説,如果券商銷售1億規模基金,基金公司至少要讓券商得到2.3%-3.95%的收益率。

這樣的報價,讓基金公司感到有點負擔不起。基金公司給予券商一定的服務費,確實有助於調動券商的代銷積極性,但是券商的這種高要求,對於基金公司本身就不低的運作成本來説,不啻是雪上加霜。如果每家代銷券商都按這樣的標準收取服務費,一隻30億規模基金一年的管理費都得賠進去。

而且,“基於利益互換基礎上的‘分倉’,後患無窮。”業內人士對記者分析説,“分倉”比例一般是1:10,即券商每賣出1億份基金,基金公司要承諾在其席位上做出10億元的交易量來,那麼今年以來通過券商渠道賣出的約300億元銷售額即需要有10倍的交易量,“這等於是,基金公司有可能被迫成為炒家,這對股市及基金持有人來説,都是可怕的事情,而且,基金公司原本是代人理財,交易量帶來的收益其實是屬於投資人的,基金公司憑什麼以此交換利益呢?”

另外,“第三方違規擔保”的問題也非常突出。有的代銷機構更不惜冒著違規風險,推出了第三方擔保制,承諾只要投資者購買了一定數量的基金份額,就可以給你找第三方金融機構來擔保保本,虧損有人負責。當然,這種擔保可不是白擔保,當基金凈值漲到一定幅度時,收益可就不是全給投資者了,擔保方理所當然地要與投資者進行利潤分成。

為了協助券商銷售基金,一些基金公司還得特許券商給客戶保底承諾,即如果券商的客戶發生虧損,由基金公司出面彌補損失。

何以基金公司會不計成本,呈現惡性競爭的局面呢?大型老牌基金和小型新基金之間便開始互相抱怨。南方基金管理公司一位基金經理認為,由於股票型基金的盈利平衡點大約在30億元的規模,很多新基金為了達到這一平衡點,爭相盲目擴張;而泰信基金公司某基金經理則認為:“由於這些大基金管理公司還有封閉式基金的收益為其撐腰,就算開放式基金髮行成本不菲,他們也有實力通過價格戰來壓制小基金的發展。”據統計,2003年封閉式基金給基金公司帶來的收益佔基金公司總收益的50%以上。

銷售另有技巧

“在我這裡買基金,不僅減免手續費,承諾你一定收益,還送你手機”。這不是天上掉下的餡餅,是南京不少券商在基金銷售時開出的誘人條件。

在利益驅使下,部分券商不斷地拉攏基金公司的機構客戶,原先通過基金公司直銷渠道的客戶也被拖到券商代銷渠道下,並以此要求基金公司的交易量,這樣等於增加了公司的運營成本。

券商之間的惡性競爭是基金銷售混亂的一個主要原因,“現在有一些小券商在攪亂基金銷售這塊市場業務,他們要求基金交易的手續費十分低,或者僅僅要交易量,這等於把券商自己推向絕路。”華夏證券經紀管理總部總經理周笑予對此毫不掩飾。

海通證券有關人士表示,對於基金公司來説,當前是“生存靠銷售,發展靠研究”,因此基金分倉給券商交易量呈現出新的特徵:從過去只跟著研究走,到現在銷售與研究並重。也就是説,如果過去基金在挑選券商席位時看中的是它的實力,而現在,基金公司除了這個因素外也要考慮到銷售環節的貢獻。

雖然承認是商業機密,但海通證券金曉斌還是透露了一些行銷秘訣:該公司2003年以來成立了經紀業務總部,按照採用研究與經紀業務聯動的做法,在考核制度和激勵機制上都有細則,一方面有制度約束,一方面有激勵機制。而與基金公司的合作方式也非常明確:海通證券的基金代銷量要與這些基金在海通營業部的分倉交易量掛鉤,這種激勵措施促成了營業部與基金銷售的良性互動。由於基金銷售方面的出色業績,不少基金公司找到府來要求幫助他們做行銷策劃。

同時,利益驅動的傳遞作用迫使一些證券公司內部只能搞攤派,部分券商營業部明確規定:每個人都要完成1000萬的基金銷售指標。許多券商將基金銷售作為經紀業務的重中之重,爭取到某基金代銷資格後,就從上到下分配指標,並每日對各地證券營業部的基金銷售量張榜排名;由於代銷費要到基金髮行完成後才能到賬,有的營業部就自己先墊資獎勵銷售人員,對個人採取具有吸引力的激勵措施(給予1.5‰或者更多的獎勵,最高不超過3‰);由於基金按照券商銷售規模作為未來分倉多少交易量的標準,更有券商不惜將自己的客戶全部轉為基金客戶。情急之下,證券營業部員工自然不遺餘力推銷基金,甚至要個人掏腰包購買,他們往往和客戶達成默契,先保證任務過關,時機一到立即贖回。

下篇 立新規與擦邊球

基金擴容本來是一件好事,不僅能給資本市場帶來充裕的資金,同時還可以改善資本市場的投資者結構。但是,如果基金擴容演變成了單純追求首發規模,那對市場的危害也大。有專家預計,截至2004年年底之前,境內基金髮行的規模有望達到4000億元,較2003年年底的水準增長1倍。於是,基金市場的“井噴”局面也讓監管層警覺起來。 證監會將立新規 3月25日,證監會一紙《關於規範近期基金銷售行為有關問題的通知》(簡稱《通知》)著實給過熱的基金銷售迎頭潑了冷水,最直接的效果是各種不正當的、惡性銷售行為轉入半地下狀態。

《通知》中規定:各基金公司和基金代銷機構不得惡意壓低基金的銷售費用,不得詆毀其他正在銷售的基金。同時,不得直接或間接地進行基金認購、申購費用打折,以低於成本的銷售費率銷售基金。

對於基金公司和券商通過交易量進行間接的利益輸送的行為,《通知》也明確表示,“不得利用基金資産進行利益輸送,不得為擴大基金銷售量為證券公司交易席位承諾交易量。”對於券商的承諾保底行為,則規定“基金公司和代銷機構,不得採用任何方式向基金投資人保證獲利或承諾最低收益。”

同時,《週刊》獲悉,針對代銷機構魚龍混雜的現象,監管層希望來一次徹底整風:共分8章49條的《證券投資基金銷售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將在近期出臺。這是繼《通知》和《關於做好證券投資基金募集工作的通知》後,證監會在近期內針對基金銷售連續發出的第三道指令。

證監會這次整肅基金銷售的重點直指券商在基金銷售中的不規範行為,“其實,更希望中小投資者能樹立起對基金投資的風險防範意識。”監管部門有關人士向《週刊》描述此舉的另一目的。

在《通知》頒布後的幾天中,基金公司銷售點的銷售秩序果然大有改觀:原先挂著“買某某基金,3個月盈利25%”的大條幅被取下;一些給予投資者5折以下的優惠手續費折扣活動也已取消。表面看來,基金惡性競爭銷售大戰已經偃旗息鼓。

但當記者作為投資者再次向國有商業銀行基金代銷人員諮詢時,該銷售人員給記者看了一個基金模擬投資14%收益率,並告知,實際收益率可能更高。“《通知》的出臺會讓不正當的銷售活動有所收斂,但要全部遏制住,也是不現實的。”一位國有銀行基金託管處的管理人員説道。

在券商營業部內部,基金銷售人員也告訴《週刊》,現在很多基金的競爭活動從明處轉入了暗處,做起來比以往更小心,“如同委託理財一樣,承諾收益率的現象屢禁不止。”

這種“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現象其實並不少見。“近期還傳言,證監會可能會出臺有關‘一家基金公司一年只能發行兩隻基金,超過此數量的新基金將不批准’的新規。”南方基金公司基金經理分析道,“證監會是意在給大規模首發資金降降溫,但基金只要擴大每次發行的募集資金規模,讓兩次發行的規模等於數次發行的話,很容易就規避了這一政策。”

當問及基金銷售為何仍存在不良行為時,部分銷售人員則認為,除了利益誘惑,主要是《通知》中,對於一些惡性競爭的定義還不夠明確,有時很難將其同正常的促銷手段區分開來。 “當然,證監會如果真的查起來,肯定能查出問題,但過程比較麻煩,大家估計不會嚴格徹查,所以還是在打擦邊球。”銷售人員告知記者。

對於證監會對惡性競爭的處罰問題,中信證券基金研究員薛繼銳認為,證監會對於基金銷售問題,給予基金公司的口頭警告在《通知》之前也時有發生,至於進一步的“暫停和取消代銷資格”等措施,到目前為止還未聽説。

基金縮水 遭遇贖回

按照有關規定,新基金在成立之後,應在3個月內建倉60%。因此,短期來看,基金大擴容對股市資金面無疑是大利好。但從長遠來看,基金業若不儘快摒棄種種誤區,即使“圈了錢,上了規模”,也未必能成為管理層所倡導的“資本市場的主導力量”。部分專家紛紛提醒投資者,不要忽視基金髮行熱帶來的風險。

目前國內股票市場的流通市值約為1.4萬億元。在2003年底,基金規模為1600億元,按照60%比例投資股票計算,當時入市規模至少有1000億元,達到股票流通市值的10%以上。如果按照今年股票基金預測的最低擴容規模800億元計算,有望進入股市的資金量將達到500億。有業內人士甚至預測:2004年年底基金投資將會佔到股票流通市值的25%左右。 在2003年“惟基金是瞻”的投資狀態下,基金投資已經有一種“蝴蝶效應”,基金行動將會引領更多資金關注和集中在基金投資的行業和股票上。但中國市場的狀況是優質股票數量有限,所以多家基金共同重倉投資某些大盤績優股的情形將會加劇,其實這種“擠車”現象在2003年就已經出現。2003年,多數機構都把投資目標瞄準在中國石化(600028)、中國聯通(600050)等這些流通盤大、業績好、符合價值投資理念的投資品種上面。而這類藍籌大盤股的流通市值估計在1500億元左右。

“這很可能會導致股票型基金的流動性問題。”招商基金成保良説。

另一方面,與基金銷售火爆形成反差,今年2月份以來中國聯通等過去基金核心資産股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寶鋼股份(600019)、中國石化等前期的明星股亦都明顯弱于大盤。

市場人士憂慮,在滬深股市的藍籌股經過群體性的價值發現後,短期內價格進一步向上拓展的空間受到限制。手握鉅資的基金會否像過去機構做莊一樣,陷入無法脫身的怪圈,並産生新的股市泡沫。

相對於大盤藍籌股,滬深兩市的小盤股市場表現較為活躍。對於這種現象,目前有一種看法擔心,市場運作軌跡正在重返資金推動型的老路。

銀河證券基金與研究中心杜書明認為,在基金過度熱銷的背後,還是應該注意投資風險,目前市場上推出的多數基金産品均投資于股票市場,既然是投資于股票市場就存在風險。股票型基金在去年取得大豐收,關鍵一點是大部分主力均把目光鎖定大盤藍籌。而今年基金規模暴漲,形勢已經發生很大變化。原因很簡單,基金規模以往只佔股市市值5%左右,選擇的餘地很大,而如今的股票型基金持股市值佔流通股市值的比例提高了將近一倍,挑選範圍明顯減少。隨著基金規模不斷擴大,到時候再想跑贏大盤就並不容易了。

而且,從一季度季報可以看到,股票型基金的持倉比例為73.9%,持股集中度為55.79%。與此相比,下跌最少的5隻基金的股票平均倉位和持股集中度,都低於股票型基金平均水準。其中,招商旗下的招商平衡基金股票倉位最低,不到60%,持股集中度僅為36%。

記者注意到,截至4月23日,今年3月新成立的3隻基金:巨田基礎行業基金、銀河銀泰理財分紅基金和海富通收益增長基金,公佈的凈值均跌破1元,僅一週之內賬面虧損就超過了1%,其中賬面虧損最大的已經超過2%。具體而言,首發規模達到131億元的海富通收益披露,每基金單位只有0.983元的凈值;銀泰理財基金截止到4月22日,其凈值只有0.9779元;而巨田基礎基金的凈值也只有0.98元左右。

另據一份統計數據顯示:近一段時間,由於股市和債市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跌,新發行的基金目前已經全線跌破面值。而且,4月30日成立的融通行業景氣基金共募集25.47億元;另一隻于4月27日結束髮行期的中融景氣行業基金也募集21.95億元,基金的發行走勢已經出現拐點,銷售市場並不樂觀。

中信證券研究諮詢部《2004年一季度基金投資組合透視》的專題研究顯示,除股票型基金外,其他基金均遭遇贖回:股票型基金的總份額略有增加,由511.0億份增加到511.64億份;其他類型的基金均出現了凈贖回。贖回最嚴重的為債券型基金,它因債市持續低迷而連續第三個季度出現凈贖回,總份額由192.22億份減少到126.31億份,贖回比例為34.29%;其次為指數型基金,總份額由69.99億份縮小到58.06億份,贖回比例為17.05%;前期發行較多的貨幣市場基金也遭遇了凈贖回,總份額由151.85億份縮小到127.34億份,贖回比例為16.14%。

如此,投資者熱切盼望的基金高收益率,目前看來卻是“鏡花水月”了。基金熱銷的背後,其實是別有一番圖景。

基金惡性競爭的買單者

基金熱銷

今年第一季度,基金擴容駛入了快車道。截至3月底,已經獲批的開放式基金産品達到19隻,加上4月份正在問世的幾隻産品,就已經達到了2003年發行23隻基金全年的量。

一季度開放式基金850億元的發行天量所激起的巨浪尚未平息,第二輪熱浪又悄然掀起。截止到4月13日,今年開放式基金的募集總額已經達到1068億元,是去年同期的3倍。與此同時,單只基金的首發紀錄也被不斷刷新,銀華保本基金髮行不到10天即募集到60億,南方現金增利首發規模亦達到80億以上。

“3月9日海富通收益增長基金髮行結束,我們首發達到了131.5億。”海富通基金公司市場總監閆小慶説道。這刷新了南方現金增利基金創下的首發紀錄80.48億元。另外,3月10日發行結束的中信經典配置基金,首發募集總規模也已達到了120億。

“這是從未有過的熱潮。”各託管銀行紛紛表示。“從南到北,例如福州、江蘇、上海、北京等城市的基金銷售情況都不錯,特別是一些北方城市,像瀋陽、西安、烏魯木齊等地也很好。”中信基金有關人士表示,“熱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與當地經濟發展程度、負利率連動效應、當地代銷機構的推薦力度以及基金公司過往業績等有關。”

興業基金研究策劃部總監陳守紅表示,去年以來中國的通脹苗頭已比較明顯,整個宏觀經濟狀況與金融形勢的變化為基金熱銷創造了良好環境。

而且,統計顯示,從2003年1月3日至2004年2月13日,以股票為主要投資方向的開放式基金單位凈值平均增長了29.52%,另外基金公司也慷慨分紅,不僅累計分紅比例高,而且次數頻繁,投資者仿佛突然發現了基金的賺錢效應。 散戶擔綱

在2003年11月之前,基金銷售難的問題一度十分突出,各大基金公司想盡各種辦法促銷,仍然收效不大。從半年前遭遇“寒流”,到現在銷售“火爆”,仿佛在一夜之間,普通投資者紛紛涌向基金這一理財工具。

時至今日,銀華基金市場開發部總監蔣國雲仍對銀華保本基金熱銷的情景歷歷在目。“在東莞,因為銀行資金轉賬不方便,許多人都是在其他銀行取款後,轉身背著一大麻袋錢到建行排隊買基金。若非親眼所見,你沒辦法相信這是事實。”

銀華保本的銷售紀錄被一頁頁地刷新。發行首日進賬4億,第二天達到6億,以後幾天竟然突破10億大關,以至於60億份基金份額在9天內售罄。“廣東一位老大媽在發行最後一天買完250萬保本基金後,第二天又打電話過來,問能否再買250萬。”

這樣的事例並非銀華一家專有。在這股基金風潮中,從內陸省份山西、四川,到沿海都市上海、廣州,各大銀行的基金銷售幾乎是一天創下一個新紀錄。在銀行排隊購買基金成了不少城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數以億計的百姓如“螞蟻搬家”扛回了數百億份基金。

“跟原來傳統上機構投資者佔很大比例不同的是,現在是一個非常個人化的投資認購情形。實際上,整個機構購買比例佔不到1%,其餘99%以上都是個人投資者。”在中信基金髮行第10天,中信基金運營總監任通海如此分析中信的客戶群。

買單者誰

“基金價格戰對我們投資者還挺有利的。”一位近期購買了中信平衡基金的周先生正為其三折的手續費沾沾自喜道。原來,基金公司為了刺激銷售業績,已經將手續費那部分悉數讓利於銷售機構,而有的銷售機構就借勢讓利給投資者。

看起來投資者嘗到了甜頭。“然而,對基金管理公司們來説,不管基金投資業績是虧損或是盈利,它們獲得的收入永遠是1.5%的託管費率,這似乎是一個穩賺不賠的買賣。”花旗銀行上海分行研究員説道。

但問題在於,資本市場不是一個能讓所有人都得到好處的地方,泡沫過後永遠玩的是“零和”遊戲。“基金價格戰同其他商品價格戰不同之處在於,其他商品的價格戰的受害方可能是賣方,但在基金中,其實我們已經將風險轉嫁給了投資者。”一位大型基金銷售部經理向《週刊》暗示道。

仔細分析可以發現,投資者在購買基金時,其實支付了兩筆費用:一是購買基金的手續費,一般都在1%左右;另一筆是購買基金份額的本金。投資者所謂得到的好處,只是其支付資金中的很小一部分。而其本金則承擔著所有基金投資業績的所有風險。也就是説,只有投資者才是這一遊戲的風險承擔者,其他的參與者都是保賺不賠的。

因此,寶盈基金楊凱認為,投資者必須注意的是,購買基金的目的是投資其潛在的獲利能力。影響基金潛在獲利能力的是基金價格背後的本質因素:基金的投資風格、基金投資策略、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經理的投資管理水準。這才是投資者選購基金的標準,而不是能夠給予投資者多少價格折扣的“小恩小惠”。

《證券市場週刊》 2004月5月17日


2004基金大擴容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