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國GDP比上年增長9.1% 專家首次評估GDP數據 

2004年1月20日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記者招待會,在會上,國家統計局局長李德水發佈了2003年國內生産總值數據。記者招待會由國新辦副主任王國慶主持。

一、 關於對GDP數據進行開門評估的情況

國家統計局局長李德水指出,今天的發佈會是國家統計局改革GDP核算和數據發佈制度以後的第一次發佈會。為了進一步增強GDP核算工作的透明度,提高GDP數據的準確性,客觀地反映國民經濟運作狀況,更好地為國家宏觀經濟決策和社會公眾服務,國家統計局在局內進行認真核算和評估後,于1月17日又邀請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官員和社科院、北大、人大的專家學者召開了2003年度GDP初步核算數據評估會。在評估會上,各位官員和學者踴躍發言,各抒己見,充分肯定了國家統計局對GDP的核算方法,並一致認可國家統計局提出的2003年GDP初步核算數。同時,也指出了GDP核算工作中需要進一步完善和提高的意見與建議。這是國家統計局首次對GDP核算數據進行開門評估,具有重要的意義和深遠影響。今後,國家統計局要把GDP核算的開門評估作為一項制度,堅持下去。

二、關於2003年全年GDP數據的初步核算結果

國家統計局局長李德水介紹説,經初步核算和評估,2003年我國國內生産總值為11669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1%,是1997年以來增長最快的年份。在遭受非典疫情和頻繁發生的自然災害情況下,取得這樣的成績確實是來之不易的。按照現行匯率計算,2003年我國GDP總量相當於1.4萬多億美元,每人平均達到1090美元。

分産業看,第一産業增加值為17247億元,增長2.5%,增幅同比減慢0.4個百分點;第二産業增加值為61778億元,增長12.5%,加快2.7個百分點;第三産業增加值為37669億元,增長6.7%,減慢0.8個百分點。

分季度看,去年一季度增長9.9%,二季度6.7%,三季度由原先發佈的9.1%修訂為9.6%,四季度為9.9%。

三、關於改進和規範地區GDP核算

國家統計局局長李德水説,為了科學地計算和使用GDP,參照國際通行的做法,並報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統計局決定從今年開始對地區GDP核算工作進行如下的改進和規範:

一是改進地區每人平均GDP的計算方法。每人平均GDP是一定時期內GDP與同期人口平均數的比值。按照國際慣例,人口數應該用同期常住人口。我國在核算制度中也規定,無論是國家還是地區,計算每人平均GDP時人口數都採用常住人口。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在實際工作中,各地區在計算每人平均GDP時,使用的人口數據口徑不盡相同,一些地區採用戶籍人口,一些地區採用常住人口。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地區間人口流動日趨頻繁,一個地區的戶籍人口與常住人口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採用戶籍人口計算每人平均GDP,難以客觀地反映一個地區的實際情況,也影響了地區每人平均GDP的可比性和準確性。為了準確地計算各地區每人平均GDP,保證地區之間數據的可比性,決定各地區要統一使用人口統計中的常住人口計算每人平均GDP,並對歷史數據做同口徑調整。過去採用戶籍人口計算每人平均GDP的地區,作為過渡性措施,可在兩年內同時計算兩種口徑的每人平均GDP,兩年後取消按戶籍人口計算的每人平均GDP。

二是規範地區GDP及相關指標的中文譯名。GDP的英文全稱為Gross Domestic Product,我國習慣上將國家和地區的GDP統稱為國內生産總值。Domestic一詞有“國內、地區、當地、家裏”等多種涵義,一些專家和學者認為,將全國和地區的GDP一律稱為國內生産總值顯然不恰當,香港特別行政區統計部門在使用這一概念時就是用的“本地生産總值”。為了更加準確和規範化地表述,決定將地區GDP的中文名稱作如下調整:地區GDP的中文名稱改為“地區生産總值”;特定地區的GDP用行政區的名字作定語,如“XX省生産總值”,簡稱為“XX省GDP”。各地GDP 稱為“各地生産總值”。

此外,國家統計局已以國統字[2003]70號文印發各地區,要求各省、區、市統計局年度GDP初步核算數的發佈時間不得早于次年1月15日,季度初步核算數的發佈時間不得早于季後10日,並規定不再發佈月度GDP數據。

中國網 2004年1月20日


中國首次對GDP數字進行專家評估
2003年我國GDP比上年增長9.1%
我國將修改GDP核算方法 使用常住人口數量計算
中國今年每人平均GDP將超過1000美元
我國制定綠色GDP核算體系 與幹部考核體系掛鉤
國家統計局:今年我國GDP有望突破11萬億元
國家統計局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