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胡祖六:對中國經濟的分析判斷和宏觀調控建議
中國網 | 時間:2004 年08 月18 日 | 文章來源:

一、中國整體的當前的經濟形勢,是好、是壞,未來的走勢如何,不僅是中國的學術界、政策界投資者所面臨的一個焦點,熱點的問題,也是全球高度關注的一個重大的問題。中國經濟的走向,美國連美聯儲貨幣政策的走新和國際原油價格的走向,這是世界經濟三個最大風險的因素。他們究竟如何來評估中國的宏觀形勢,假如我們從火星上空降一位經濟學家,看到請我們國家統計局的姚景源先生要來一組數據,兩季度平均真實的GDP的增長率是9.7、CPI通貨膨脹是3.5%,失業率是4%,問來自一個另外一個星球的學家怎麼評價這個數據。我想這位外星球的經濟學家一定會毫不猶豫地説非常好,簡直是一個完美的宏觀經濟數據的組合。當然我不是外星人,而是土生土長的經濟學家,當然我也會持相同的結論。因為上述的結論是我們國家統計局正式公佈的官方的統計數據。如果這些數據可靠的話,我認為中國的經濟形勢真是非常的不錯,即使我是一位完美主義者,但我實在難以想像,GDP增長9.7,CPI通貨膨脹是3.5、失業率4%這套完美的組合。在全世界我作為經濟學家,MF180個國家,很難在任何時候、任何國家在任何一個時期的數據找出這麼一套數據,這是非常罕見的表現。但是讓我比較驚訝有如此多的學者、官員等等對於目前我國的經濟憂心重重,經濟嚴重過熱的説法應該是廣為流行,而國際市場上,關於中國經濟是一個大泡沫,硬著陸的形象,國際市場對中國的企業是完全關閉了中國的企業在作IPU尤其是四五月的時候幾乎是認為不可能的事情,認為中國經濟過熱,硬著陸事在難免。而我們政府在決策層次的官員也是非常的緊張、關心、拼命地加以調控。

對於中國經濟的主流意見,或許過於的悲觀,如果對於中國經濟主流的意見過份悲觀的話是什麼原因?我認為缺少一個共同的分析框架,缺少一個公認的清晰的準確的定義。過熱是一個高頻率的詞彙,這幾次宏觀經濟的論壇也問究竟什麼是過熱?我猜測每個人談過的時候都會有一個不同的定義。在我看來,如果我們負有成效的討論的話,必將對過熱的問題有一個統一的認識。在我看來過熱非常接近,非常相似,也可以替代的定義:第一、經濟中總需求遠遠的高於總供給,供需嚴重的失衡,這會説經濟過熱。第二個定義和這個很接近,實際的産出遠遠地大於潛在的潛能。無論你傾向於接受哪一種定義,對於一個過熱的經濟體國家統計局都會有一個觀測的症狀,這些症狀包括第一通脹飆升,具體表現在在我們國家過去半年來去年第三、四季度以來,非典以後我們的CPI確實在上升。現在六月份的CPI的物價指數已經上升了6.5%,這顯然在過去的兩年前,和CPI無的指數有天壤之別,但是在中國這麼一個快速發展的經濟體,生産力提高很快,CPI即使上升5%,也不足以引起大驚小怪。在過去兩三年前,我們一直在通貨緊縮的情況下生活著,無論對政府決策當局、對企業來説通貨膨脹壓力的滯後。還不能光看國家統計局頒布的大標題的通貨膨脹率,還要看核心的問題。很多物價上升的壓力主要來自於第一糧食、食品、農産品價格的上漲;第二是原油價格上漲,這兩者都帶有很大的積極性,是比較短暫的約束,並不是代表價格長期的趨勢,所以我們應該衡量我們的通貨膨脹率趨勢的發展,最好是看核心的戰略,也就是説要把這些受積極性因素影響比較短暫的影響要剔除在外。來看基本的價格的走向,來看中國的核心通貨膨脹率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官方公佈的核心通貨膨脹率,我本人一直在觀測這個數據調整,我發現這個核心通貨膨脹率一直在1.5%-2%之間,所以説還是相當溫和的通貨膨脹。

今年年初在元月份的時候,我記得是在崑崙飯店,中國市場週刊舉辦了一個預測會,當時我也談了我對經濟過熱的看比,關於對2004年通貨膨脹的預測,我預測是5%,引起很多與會嘉賓的不同意見,他們認為太高了,通貨膨脹的壓力,不止是看消費,還要看資産的價格,具體的説地産、股票市場的價格。除了地産行業比較有爭議以外,我本人也是擔心可能在有地區、比如一些高端的房地産價格確實漲得很快,也許有一些泡沫,但是其他的資産具體的説像股票市場並沒有説嚴重的泡沫。大家知道,像我們的股指並不是狂漲,並不是像地産一樣泡沫,那個還為時尚遠。我們看一下勞動市場,處在經濟過熱的系統裏面,勞務市場一定非常緊俏,勞務供求持續率一直走低。我一開始講外星人看中國失業率的數字是4%,那是官方的估計,其實我們要高很多,其實在城鎮失業率接近10%,我個人的看法是10—11%,絕對不是4%,因為我們很多的下崗、新增的勞動力,還不算農村的,只是城市的,還有鄉村的。勞動力的平衡更多的使失業率居高不下。所以這點,也是跟傳統的經濟過熱非常不一樣的。

最後還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增長,表現在當一個國家的經濟嚴重的過熱是一般經常帳本的失衡,這個缺口越來越大,事實怎麼樣呢?我們國家第一季度經常帳戶確實變成了赤字,到4、5月這個情況已經改變過來。基本上過去10年經常帳戶我們還是盈餘的,這個盈餘取決於客戶,一般在5%到6%的之間波動。中國並不是一個典型的經濟過熱的國家,我在倫敦的《金融時報》發表的一篇報道,後來編輯給我加了一個標題“中國確實很熱,但並沒有過熱”,這是翻譯過來中文的意思,但是我覺得編輯加的這個題目還是挺貼切的,因為我們經典的宏觀經濟的評測的方法,來評估中國的經濟是否健康,這個結論是不言而喻的。中國面臨系列的短期的風險,但絕非是一個大泡沫,中國可以硬著陸。我跟他們説,如果人們堅持説中國經濟是過熱的,也只能説是非典過熱,這是跟我們趨勢發現的SARS一樣,我們的過熱是非典的過熱。因為它不可能跟全球的經學框架並不完全一致。所以,這是我講的第一個問題,也就是説如何判斷中國當前的宏觀經濟的形勢。

我這樣説可能跟大家所聽到的、所讀的可能不太一樣,但是我想跟大家講我絕對無意要講的這麼樂觀。這是我這麼一個階段跟我的經濟學分析的來的,我確實認為中國經濟的形勢總體來説不錯,大家不要杞人憂天,尤其相信中國一定要硬著陸。我們第一季度GDP是9.5,第二季度是9.7%,數字的回落會放緩,但是總體來説還會導致比較高的速度,可能在8%-9%之間,8%和9%的基本的增長基本上非常的接近中國長期潛在的增長率的水準,當然很多的經濟學家估計的不太一樣,我本人認為中國長期持續增長的速度可能在8—9%的之間。所以,總的來説,如果評估中國的經濟形勢我覺得是不錯的。

二、中國經濟的風險。我認識到中國經濟目前確實面臨著一些週期性的問題和風險,當然更有結構的風險比如説是銀行體系,這是我寫了很多的文章關注的問題。我們經濟中確實因為增長很快,出現了很多不均衡的現象,值得關注。比如説電方,南方普遍出現的電力供應的緊張;汽車,電解鋁等等行業,需要重點的調控,對這些行業需要大量的投資,我也是非常關注的,而且我也感到投資的增長確實可能太快了,應當引起關注。尤其是地産行業,地産和別的行業不太一樣,在經濟學上稱為不可貿易的行業,地産和電器不太一樣,不適合做貿易的,不可能把地産出口到美國、日本。

中國改革開放25年以來,可以參加貿易的行業效率都大大的提高了,競爭力很強,地産在中國還是個比較年輕的行業,更因為它是不可貿易的産業,並沒有到全球的市場進行檢驗,進行競爭。也許歷史證明,不僅是中國,甚至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海南出現的地産的泡沫。地産行業在英國、澳洲很多國際的經驗和我們自己國家歷史經驗的表明,地産行業是特別容易引起投資性的泡沫的行業,甚至是資産性的行業。如果你覺得地産行業確定投資過多,價格增長太快了,也應當引起投資者的警示。我個人的看法和主流的看法不一樣,投資是非常盲目的,非常不理性的,但事實上不見得那麼盲目、不見得那麼不理性。預期投資回報率很高,汽車價格的上漲,房地産的上漲,很多人資金的投入。這其實是一種非常理性的投資的決策,這也是因為市場機制在起作用,價格的信號,所以從政策的當局來説,你對大量投資可以表示關切和擔憂,但是不能盲目地投資,政府部門是最理性、最聰明、最盡力的,他們一定知道這個行業的風險比較高,比民營企業或者跨國公司都知道,不能重復建設。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看到我們很多的調控和措施都是採取行政的,或者説産業政策。本來97年以來,亞洲金融經濟危機爆發,産業政策不能實行。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産業政策沒有明確,比如電解鋁不能投資、鋼鐵不能投資;汽車不能投資,就等於説我們沒有非常明確的産業政策。農業哪些行業不能投資、是重復建設、是産業過剩。本來我們覺得改革開放25年以來,是靠市場機制、靠價格、靠利潤的指導,但是事實上我們是在調控産業的政策,行政的政策裏面,我覺得有幾個負面後果:

一、這種強勢干預的産業的政策並不是很有效,鋼鐵、汽車、電解鋁、甚至地産很多項目都停了,如果再這樣的下去的話,就會導致價格更高,這樣就會引起很多非法的資金,千方百計地通過腐敗,融入這些行業,堵是堵不住的,要靠行政打壓、圍堵是堵不住的。

二、道德風險。關閉鐵本的項目,本來你以為有很好的成本,有很高的投資回報率,一關了以後,民營的主體、投資企業、銀行他們不需要什麼投資決策,信貸決策擔負責任,引起道德風險。

三、過剩生産能力。你會發現我們這一兩年來,在鋼鐵也好、汽車也好等等確實有很多新的投資,但這些新的投資都幹什麼去了呢?都是綠地投資,建新的廠、新的鋼鐵投資,沒有進行並購整合。不管是鋼鐵、汽車也好,我們一方面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但是我們有一百多家大大小小的汽車企業或者鋼鐵企業,很自然,如果你覺得這個市場會過剩,就應該有一種機制,有一種力量,低效率的技術層次比較低的會關掉或者吃掉,但是因為很多法律的、政策的、行政的、人為地障礙,很多投資都是綠地的投資,導致生産過剩的根本原因。中國是高度開放的經濟體制,佔GDP85%,我們中國作為一個大國,進行我們的市場投資,但是我們定位是在國際舞臺定位。我們是玩具大國、家用電器的大國、紡織大國,為什麼我們不能成為鋼鐵大國、汽車大國。汽車這幾年增長幅度非常快,佔到75%,在未來三年五年也是遠遠高於全球的速度的。即使五年以後,十年以後中國的需求慢慢的回落緩和也不值得驚慌失措。當本國的生産能力完全超過了本國的需求,也不要驚慌失措。我們可以出口,像鋼鐵行業,為什麼怕過剩。我們看美國,布希是靠關稅來支援,完全可以把美國的鋼鐵行業打敗、甚至把歐洲打敗。中國是鋼鐵消費大國,我們也可以成為生産大國,也可以成為一個進口出口大國。所以在開放的經濟條件下,過剩的東西要重新的反思,計劃官員説,我們每年計劃需求多少噸鋼,如果多了幾百噸,一千噸也不必驚慌失措。

這些重點的行業,鋼鐵、地産、汽車、電解鋁等。看著大量的資金流入,大量的資金開工投資增長過快,這些都是比較正常的,為什麼投資這麼多、這麼快?歸根到底中國經濟的流動性太足,貨幣供應增長太快;歸根到底中國的資本成本太低或者利率太低。所以如果説決策部門、政府官員擔心這些行業投資過熱,不應該採取行政下文件、下命令具體的項目去查,使宏觀貨幣政策信貸提高率。

最後一個觀點,對未來宏觀政策調控的建議,其實我的建議很簡單,因為大家聽了我第一個問題的介紹,雖然我們經濟中有很多短期的風險,很多週期的風險,包括投資過多過快的風險,中國並不是一個病入膏肓嚴重的過熱經濟體。從建議來説主要是三個方面:

第一,因為房地産也好,汽車也好,電解鋁也好,投資過熱,基本都是因為流動性太多,資金太充裕,你要採取宏觀調控,而不是微觀調控,宏觀調控就是要貨幣政策收緊,還有産業政策收緊,也包括匯率的調整。宏觀政策不影響到某一個具體的産業、某一個具體的企業,是影響這個企業的系統。投資哪一個項目該上不該上,是企業主體銀行來的決定,政府不應該代替這種微觀的投資決策,政府只是宏觀的政策。有人問我,近半年來,中國的宏觀調控效果如何,是不是階段性的成果、初有成效,我説中國的調控是有成果的,但不是宏觀調控是微觀調控。這點我覺得應該是矯正過來的,這是我的第一個建議。有人會説你説的有道理,但是我們國家是轉軌經濟體,你所説的建議是西方國家的市場調控?我説,第二個建議恰恰應該是我們下一階段要做市場的調控,而不是行政的調控,我們要作為宏觀的不是微觀的要做市場的而不是行政的,注意到我們國家是轉軌的經濟體,突擊檢查具體項目去整頓,就會進一步壓抑市場的基本,妨礙市場的形成。所以企業、銀行、真正自負盈虧,真正自己擔負風險的主體。第三建議,政策一定要把握這個平衡。結構改革和宏觀調控相結合。我們剛才談的很多,比如説地産行業、鋼鐵行業投資過多過快,很多是週期性的表現,很多反映到我們深層次結構的問題。為什麼這麼多鋼鐵、電解鋁行業過熱,説明風險的薄弱,所以要大力的加快銀行體制的改革,結構改革和懲處,同時我們還要加快資本市場的發展。投資75-85%,都是靠信貸資金、企業的自由資金、企業的利潤還有股權的資本,包括政府公共的開支。基礎設施並不是靠政府支援,而是靠銀行貸款,這些經濟的增長是非常大的威脅,所以我們覺得銀行改革本身,包括所有的改革,包括風險治理的改革,我們還要加快股票的市場的改革,卻恰恰是我們忽視:的,我們年初也公佈了國務院發展我們企業融資當中的上市,或者再配股、再增股發行,非常的困難,企業的老總、董事會到大量的部門去遊説。我們的資本市場根本沒有辦法分配這種有限資金的公有。在這裡,我覺得做一個機制的改革非常好關鍵是我們的人數和宏觀調控要緊密結合起來。

最後一點,談到我們國家是一個開放經濟體,是一個市場開放,要跟全球一體化的大框架來調整我們的結構,我略微講一下汽車行業,我不能簡單的下結論,我們的競爭能力,我們一定在物體上面看中國的宏觀經濟和經濟産業的配置和資本的配置。我們如果能把握這幾個結合改革,跟銀行、跟宏觀調控相輔相成,我覺得我是非常樂觀的,我覺得我們的宏觀調控形勢總體來説非常得好,但是我請你到MF180個國家,隨便哪一年,把通貨膨脹率、失業率等等,像我們國家那麼好的。所以最近一段我們的調控是取得一個階段性的成果,是取得了成效,但並不是我們就此鳴鼓息兵。我們一定要走在前面,等你通貨膨脹失控以後,再去調整就不是那麼容易的。我所擔心的是你怎麼把一些政策實現的排除在外,這本身是作繭自縛、妨礙自己的自由度,正常的是當局應該把所有的武器庫裏面每一件武器都要使用好,尤其是宏觀政策,尤其是市場的宏觀政策,具體的説就是匯率、利率。我們的市場都是微觀的調整,這裡面是我們在下個階段中國政府高度關注把握自己的平衡,由微觀到宏觀。 (胡祖六:高盛集團(亞洲)有限公司董事 總經理 教授)

中國網 2004年8月18日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