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古長江” 長江中游及洞庭湖區可望減少洪災

湖南省國土資源廳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童潛明《關於洞庭湖的地質與治理研究》昨日通過國內專家鑒定。他提出的“恢復古長江”理論一旦被採納,長江中游及洞庭湖區可望減少洪災。

自然因素導致洪災

研究對洞庭湖的治理是湖南省政府1998年交給童潛明的課題。5年間,童潛明深入長江中下游及洞庭湖區數百次,從地質構造、三峽水庫對洞庭湖區的影響等因素,創造性地求證了洞庭湖區經常發生洪災的根源。

童潛明認為,長江中游及洞庭湖區洪災頻繁首先根源於地質構造。我國東部地區地形構造大體為高—低—次高,長江中游水流比降為陡—緩—更緩。這樣的地形構造使長江上游洪水直瀉中游而不能暢通下游,造成洪水在長江中游地區“易進難出”或“易吞難吐”。洞庭—江漢盆地由洞庭凹陷和江漢凹陷及其間的華容隆起組成,受地幔物質流動的影響,南北凹陷以華容隆起為支點似翹翹板式的運動,一個相對上升湖域萎縮,另一個相對下降湖域就擴大,擴大的湖域就是裝過量洪水的“水袋子”。如此由“一江兩湖”(荊江、洞庭湖、雲夢澤)構成了“調蓄瀉洪自然體系”,保證了長江中游地區環境的平衡發展。

然而,童潛明指出,長江中游“調蓄瀉洪自然體系”已經遭到破壞。令人遺憾的是調蓄瀉洪自然體系現在還是難以恢復。現代地殼形變,江漢盆地下降速度大於洞庭湖區,江漢盆地在相對下降,洞庭盆地在相對上升,按自然地質作用“應是雲夢成大澤,洞庭變小渚”,但圍湖造田、荊江大堤和堵塞北口等人為地質作用逆反了自然規律,阻礙了“雲夢成大澤”,又加速了“洞庭變小渚”。洞庭湖變小,洪水肆虐之時,湖區抗洪任務異常繁重。

人為因素加劇洪災

“荊江裁彎減少了洞庭湖區水患嗎?”1966至1992年下荊江人工和自然裁彎,使長江河道縮短了78公里。童潛明告訴記者,裁彎加大了下荊江的沖刷及降低了水位,同時從三口分流入湖的泥沙大幅度降低(裁彎前入湖的泥沙約1.96億噸,裁彎後減少到約1億噸,減少了近50%,因而使洞庭湖的面積、容積、洲灘面積等裁彎後基本保持不變。但另一方面,未入湖的泥沙基本淤積在城陵磯以下河段,城陵磯至螺山河段淤積更為嚴重。大量泥沙堵住洞庭湖口,洪水來臨時,湖內水位抬高,水患同樣給人民帶來災難。

“那麼,三峽工程對洞庭湖防洪有何作用呢?”童潛明分析道,三峽水庫運作“上堵洪水”有利洞庭湖的防洪,但由它派生的泥沙淤積在城陵磯以下河段,造成“下堵泥沙”不利洞庭湖防洪。

恢復“古長江”減少洞庭湖區洪災

究竟怎樣才能減少洞庭湖區洪災?童潛明提出恢復嘉魚九宮湖至鄂州樊口的古長江。古長江由現長江的嘉魚九宮湖一帶開始,流經武漢市江夏區的法泗鎮、魯湖、土地塘,至鄂州市的梁子湖到樊口如長江。恢復古河道,將其作為長江的一個分洪河道,汛期啟開分洪,平時關閉而不改變長江航道。這樣既能解除洪水對武漢的威脅,又能縮短河程,加大對城陵磯以下河道的沖刷能力。恢復古長江是根除長江中游地區洪災,發揮三峽水庫防洪效益的配套工程。假若此項成果被應用到長江中游及洞庭湖區治理上,那麼,長江上游帶來的泥沙將不再“整體”淤積在城陵磯以下的河道內,洞庭湖水可順暢到達長江中下游。長江中游及洞庭湖區洪澇災害將大大減少。

據介紹,恢復長江古河道除部分要開挖運河外,大部分皆可利用現有湖泊和水系,故其工程並不巨大和複雜,現有國力完全可以承擔。(記者 斯茅庚)

《瀟湘晨報》 2003年10月27日


長江流域11省市
攜手保護長江生命之河
長江防總緊急通知 要求做好漢江中下游防汛工作
長江今年最大洪峰順利通過武漢 防汛形勢依然嚴峻
上、中游來水量大 長江幹流部分河段超警戒水位
國家防總要求密切關注洪澤湖及長江中下游汛情
汛情/旱情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