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評述

從黨的十六大到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按照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更具活力、更加開放的經濟體系的要求,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又邁出新的步伐。“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在各項改革措施的推動下,生産力得到進一步解放,中國經濟社會呈現出更加生動活潑的面貌。

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重視改革工作。今年1月,胡錦濤總書記在北京市考察工作時強調,要高度重視並切實推進制度建設和創新,堅持從實際出發,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不斷邁出制度建設和創新的新步伐,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證,創造良好的環境。新一屆國務院召開的第一次常務會議確定,在抓緊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實施的同時,要著力推進農村稅費改革、國有資産管理體制改革、金融改革等多項改革。

於是,在確保實現宏觀調控四大目標的同時,黨的十六大以來,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中國經濟體制改革也在有條不紊地向前推進。

國有企業和國有資産管理體制改革邁出重要步伐。國務院成立了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委員會,頒布了《企業國有資産監督管理暫行條例》,管資産與管人、管事相統一的國有資産出資人制度基本確立。這標誌著國有資産管理體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國資委主任李榮融説,“隨著出資人到位,‘婆婆’加‘老闆’的問題將迎刃而解。”

農村稅費改革在全國範圍展開,城鄉分割的戶籍制度進一步打破。全國農村稅費改革試點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召開,試點工作全面推開。目前,試點省份已擴大到20個,試點地區的農業人口約6.2億,佔全國農業人口的四分之三以上。戶籍制度改革加快推進的步伐。在河南省,從下半年開始,全面取消城鎮入戶限制條件,實行以實際居住地登記戶口。

金融體制改革穩步推進。金融分業監管體制繼續完善,國有商業銀行和保險公司股份制改革步伐加快,資本市場進一步開放,利率市場化、農村信用社改革等多項金融改革試點取得突破。電力、民航等壟斷行業改革邁出新的步伐。按照國務院的統一部署,11家電力新公司掛牌成立,電力企業廠網分開開始資産劃轉。繼聯合重組六大集團後,民航總局又決定在年底前撤銷23個民航省(區、市)局,把93個機場移交地方政府管理。

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有了新的進展。發展改革委、商務部以及銀監會掛牌,不但合併了交叉的職能,而且按照“決策、執行、監督”對各部門進行重新排序,使機構在制定平等遊戲規則的同時,真正扮演一個權威而公正的裁判。目前,新設立、組建部門和單位的各項工作已步入正常有序軌道。國務院決定第二批取消406項行政審批項目,另將82項行政審批項目作改變管理處理,移交行業組織或社會仲介機構管理。

改革賦予中國經濟更多的活力,增加了中國經濟的抗風險能力。今年一季度,我國經濟增長9.9%,創造了近幾年的歷史新高。二季度,受到非典疫情的影響,增長速度下滑到6.7%。三季度經濟增長迅速恢復,預計仍將超過8%。經濟發展呈現出工業增長快、投資增長快、進出口增長快、吸引外資增長快的“四快”態勢。

改革讓廣大人民更多地享受到經濟增長的成果。截至7月末,城鄉居民儲蓄達到10.6萬億元,比年初增加了11697億元。農村稅費改革試點地區農民減負率一般都在30%左右。

目前,新一輪改革大潮在中華大地涌動。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中國的改革顯示出新的特點:一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建立到完善,更加強調協調發展、整體推進;二是開放倒逼改革,改革的緊迫性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強烈;三是以利益的全面調整為重點,改革的難度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大。

正在召開的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將總結改革的經驗,按照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項措施,推動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步入新的階段。(記者 趙承、齊中熙、劉錚)

新華網  2003年10月14日


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研究報告
十六屆三中全會聚焦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