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熊貓基地8月竣工 建成後分4個功能區

    中國保護大熊貓行動正在探索新的途徑,我國正在通過模擬大熊貓的野生環境,對圈養大熊貓進行野化訓練,使大熊貓最終回歸自然。

    這種轉變的開天之作就是全球最大的熊貓基地——碧峰峽大熊貓基地的創建,該基地將於8月底竣工。9月,世界最大“排場”的大熊貓“遷徙”將從臥龍中國保護大熊貓基地開始,從這裡轉移的16隻大熊貓將作為“先行者”,在碧峰峽大熊貓基地接受野化訓練,以改變它們“瀕危的命運”。

    記者現場提前感受熊貓新家

    昨(15)日一大早,記者驅車前往離成都148公里的雅安碧峰峽,即將竣工的大熊貓新家就位於海拔1100米到1200米的碧峰鎮左右山溝之間。記者和研究基地工作人員徒步上山,沿路都是濃茂的闊葉林,林間鳥鳴婉轉,溪水潺潺。

    穿過紅砂石長廊,我們走進一人字形大門,大門上刻著憨態可掬的大熊貓造型,告訴人們這就是熊貓的家。再沿蜿蜒的山坡行走,不久就看見一幢幢青磚瓦修建的歐式小屋。這所有的小屋都是為大熊貓修建的,有幼兒園、獸舍等,香樟、橡樹等高大濃茂的喬木為這些建築增添了幾分神秘感。而一座近1000平方米的人造湖讓人眼睛一亮,但最讓人開眼界的還是呈“S”形的放養場,場外用壕溝隔攔,有水池和叢生的灌木。

    基地概貌建成後分4個功能區

    研究基地的魏榮平主任介紹道,基地分前門和後門,建有大熊貓繁殖場、大熊貓幼兒園、大熊貓醫院、科研所等20多個活動實驗室和場所。栽種有六七種大熊貓喜食的竹子。基地目前有16套獸舍,每只大熊貓各一間,同時還有16個放養場。每個放養場的面積在1000平方米以上,是臥龍中心放養場的10倍。放養場內有水有竹,山水相依。新家將體現一種“熊貓、竹子與人”的自然氛圍。

    “基地由國家林業局投資建設,”魏榮平説,“從2002年10月18日開始動工修建,總規劃面積6000畝,分三期建設。8月竣工的第一期佔地1047.4畝,投資超過2700萬元,分東西兩個區域,主要提供大熊貓的繁殖研究。首批遷來的16隻大熊貓將按習性安排入住。基地建成後將分為飼養繁殖區、辦公生活區、竹類基地區、野生訓練區4個功能區。它是臥龍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的分支機構,也是集大熊貓繁殖科研、宣傳教育與生態旅遊為一體的全球最大散放式大熊貓生態園,綠被植物覆蓋將達80%以上。”

    在未來5-7年,基地的大熊貓數量將達到40隻。今後還將建成大熊貓的野化實驗區、棲息生態區。

    分家原因為了防止血緣混亂

    對人工圈養的大熊貓群體進行遷徙,這在中國乃至全世界都是第一次。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隨著人工繁殖大熊貓技術的突破,臥龍大熊貓的種群數量不斷擴大,從安全形度出發,減少圈養條件的壓力,必須對大熊貓進行“分群”。

    國家林業局臥龍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張和民局長説,目前,臥龍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人工圈養的大熊貓數量已由最初的幾隻增加到了67隻,野生大熊貓更是達到150隻。為了防止在高密度情況下,大熊貓之間互相感染疾病,同時為了防止血緣混亂,緩解飼養壓力,從2000年開始,熊貓專家就著手選新址。專家們到岷山、都江堰等地考查,從地理環境和氣候等方面進行權衡後,最終把大熊貓的新家定在離臥龍200公里外的雅安碧峰峽,並取名“中國保護大熊貓雅安碧峰峽研究基地”。

    篩選要求可塑性強的亞成體

    昨日,魏榮平透露,16隻大熊貓將在這裡全部接受散養式管理,讓它們的行為更接近自然。他説,對群體大熊貓採取散養,這在全世界還是首次。

    長期人工圈養的大熊貓習慣了踱步和搖頭,行為功能基本喪失。散養管理就是讓它們通過爬樹等運動來接近自然,增強體質,並能促進它們生理、心理的發育,這對大熊貓的繁殖有好處。

    從大熊貓的安全形度考慮,安家碧峰峽熊貓基地的大熊貓都要經過篩選。魏榮平主任説,16隻大熊貓要求可塑性強,年齡以2—5歲的亞成體為主,也會考慮一定比例的成體交叉組合。遷徙方案分為兩種,第一種是16隻整體遷過來;第二種是分批過來。在適應期間,當地的土壤、地理環境、氣候對它們的影響都要作詳細記錄。

    到新家後,大熊貓都將入住有空調、自來水的“星級”標準間。

    連線臥龍(最新消息):

    昨日,從臥龍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傳來消息,中心的3名熊貓專家已起身前往雅安,開始對當地的環境展開摸底。在大本營內,專家正對每只大熊貓的體況跟蹤監測,特別對生活習性一一進行記錄。專家説,屆時會對篩選出來的16隻大熊貓暫時隔離,並用尼桑車送往雅安。

    關鍵詞

    大熊貓:有“活化石”之稱,1961年被世界自然基金會選中為這一國際組織的會徽和會旗圖案。大熊貓僅在中國的秦嶺南麓和四川盆地西北邊緣有分佈,全世界大熊貓總數約1000隻左右,已處於瀕臨滅絕的境地。在中國,大熊貓屬國家一類保護動物。(記者/李慶)

    

    《天府早報》2003年07月16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