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大學支原體研究獲突破 能幫助治療艾滋病

東南大學有關專家經過7年努力,成功分離到生殖支原體、穿透支原體和發酵支原體,證實了中國大陸地區的STD(即性傳播疾病)患者及性亂者、艾滋病患者、HIV(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婦科感染性疾病患者中存在艾滋病相關支原體感染。

由東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趙季文教授和王蓓副教授主持的這個項目日前通過江蘇省科技廳、江蘇省教育廳主持的鑒定。鑒定專家組一致認為,這項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準,部分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準,對我國支原體研究有開拓和帶動作用。

東大公衛學院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系主任王蓓副教授介紹,支原體是一類菌體大小介於細菌與病毒之間的微生物,可分為多種類型,能進入細胞內生長。目前已確定致病性的支原體有7種,多數具有條件致病性,當機體抵抗力下降時其致病性便很快顯現。其中4種致病性支原體與艾滋病的發生、發展和死亡有關,即生殖支原體、穿透支原體、發酵支原體和梨支原體。

科學證實,HIV並不是導致病人死亡的直接原因,而是破壞人體的免疫系統,導致各種感染和罕見腫瘤的發生而致死。80%以上的艾滋病患者死於機會感染,支原體則是造成機會感染的主要病原體之一,而且對人體的免疫功能有一定的抑製作用。

王蓓介紹説,目前各種治療艾滋病的方法主要是控制HIV的增殖,很少直接針對引起機會感染的病原體進行治療。如果患者帶有生殖支原體、穿透支原體和發酵支原體,在現有的治療方案上進行針對性治療,就能夠減少機會感染,延長HIV感染者的潛伏期,也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長患者的生命。(朱旭東 姜平波)

新華網 2003年12月8日


美洲艾滋病藥價兩年下降90% 患者年藥費1000美元
南非:曼德拉領導抗擊艾滋病的鬥爭
印度艾滋病人的悲慘世界
全國艾滋病檢測確認實驗室通訊錄
全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防疫站)通訊錄
我國女性吸毒呈上升趨勢 成為傳播艾滋病的“放大器”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